楚汉之争,如果韩信趁机造反成功几率高吗?为什么韩信不造反?

提起韩信,人们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原本只是一个志向远大的“癞蛤蟆”,通过萧何才被刘邦重用,后来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得了天下的刘邦反过来挤兑韩信,更加悲惨的是,原本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萧何最后还反过来勾结吕后,设计将之诱杀于长乐宫,并将其父、母、妻三族人灭族,杀得干干净净。韩信临死前后悔感叹没有听蒯通的话造反!那么当时刘邦项羽争天下,韩信如果造反成功的几率有多高呢?

楚汉之争,如果韩信趁机造反成功几率高吗?为什么韩信不造反?

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了争夺全国的统治权,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这个重要的争霸过程里韩信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在军事上的天份,韩信在双方争霸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公元203年韩信攻下齐国七十二城,强迫刘邦封自己为齐王,从此韩信成为了除刘邦项羽之外的第三大势力。试想,如果此时趁着刘邦项羽争霸到高潮时,韩信要造反,成功几率会有多高?刘邦疲于应对项羽,而韩信又从中造反,刘邦必然无暇顾及,而按韩信军师才能,造反成功几率之大可想而知,就算造反没成功,割据一方必然不是问题。

韩信造反,成功几率很大,错过了这次大好的时机,等刘、项分出了结果,如果韩信再打算造反就不容易了,但韩信却没有造反,这是为什么呢?韩信不是没有想过造反。正当刘邦项羽打得火热时,韩信手下便有个叫蒯通的谋士劝韩信造反,韩信攻下齐国七十二城也是听蒯通的,这次蒯通这样劝韩信,他对韩信说自己会看像,韩信便请他帮自己看像,蒯通对韩信说:相君之面不过封侯而已,还会有危险;相君之背,贵不可言。大概意思就是劝诫韩信,等着刘邦胜利了之后你最多也就能封个诸侯,而且这个这个诸侯还不好当,有大危险,但你的“背”却是有着贵人之像,如果造反呢,说不定就有很大机会成功。

楚汉之争,如果韩信趁机造反成功几率高吗?为什么韩信不造反?

就这样蒯通前前后后劝了韩信三次,第一次的时候,韩信便说出了自己不愿意造反的原因:“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车,食我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乡利背义!”意思大概是说刘邦重用我,给我吃的穿的,对我有知遇之恩啊,我不能见利忘义。

蒯通给韩信举了越王勾践和范蠡、文种的例子说,你觉得刘邦对你很好吗?你看越王勾践和范蠡、文种的关系,他们关系好吧?范蠡和文种还给越王立了大功吧,后来呢?野兽尽而猎狗烹,野兽都打完了还要猎狗来干什么,最后还不是被煮了吃了,你跟汉王的关系能有勾践和范蠡、文种他们好吗?。蒯通还煞费苦心的对他说:“天与弗起,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这上天掉下来的东西你不要,你是要遭天谴的;时机成熟了,你不去造反,你会因此而遭殃的,你不要再犹豫了。

楚汉之争,如果韩信趁机造反成功几率高吗?为什么韩信不造反?

韩信始终没有被蒯通说动,只是敷衍的跟蒯通说让我想想。后面也没有后真的造反,实际上韩信骨子里是那种传统的中国儒家思想,没得到刘邦重用前自己食不果腹,每次都是蹭人家的饭吃,有时还吃不到饭,被人白眼,他始终觉得刘邦给了自己吃的穿的,就像给了自己生命一般,自己对刘邦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么能背信弃义,做那造反的勾当呢?

历史证明,蒯通所言不虚,韩信最后虽然是死在吕后和萧何的计谋之下,但刘邦并没有因此而不高兴,反而因此而感到很高兴,韩信本来就有功高震主的嫌疑,刘邦每次想到韩信都害怕他会造反,杀掉刘邦反而安心了不少。真的是应了蒯通那句“天与弗起,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