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專業的零食分類,滿足寶寶的“好吃心”!

零食也分“三六九等”

科學專業的零食分類,滿足寶寶的“好吃心”!

零食,作為寶寶正餐以外的零星小吃,也分“三六九等”。《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把中國現有的零食分為3個等級,分別是“可經常食用”“適當食用”和“限制食用”。

零食三級分類

科學專業的零食分類,滿足寶寶的“好吃心”!

判斷標準

舉例

一級零食(健康零食,可經常食用)

低脂、低鹽、低糖,每天都可吃,只需選擇適當時間。

水煮蛋、無糖或低糖燕麥片、煮玉米、全麥麵包、豆漿、純牛奶、純酸奶、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的紅薯、土豆以及各類水果。

二級零食(可適當食用)

含有中等量的脂肪、鹽或糖類,建議每週可吃1-2次。

黑巧克力、醬鴨翅、肉脯、滷蛋、蛋糕、滷豆乾、海苔片、葡萄乾、奶酪、奶片、鹽焗腰果、番薯幹。

三級零食(限制食用)

含有較高的糖、鹽或脂肪,有較多添加劑、不健康成分,每週進食不能超過一次。

炸雞塊、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夾心餅乾、方便麵、奶油蛋糕、可樂、雪糕、棉花糖、奶糖、蜜餞。

怎樣挑選到健康零食?

科學專業的零食分類,滿足寶寶的“好吃心”!

1.讀懂食品配料表和營養成分,排名越靠前的配料含量越多。

比如,配料表中只有鮮牛奶,說明這是100%的純牛奶,而如果水、白砂糖緊隨其後,代表這是被稀釋的牛奶。

對於那些配料表最後出現看不懂的成分,越少越好,尤其是各類添加劑。

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配料表長並不一定就代表添加劑多,我們還要看它的成分。如嬰兒奶粉,它的配料表一般都很長,但其成分是寶寶成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因此,它的營養價值是比較高的。

2.仔細看營養成分表

有些營養標籤標註的是100g該種食物的營養素含量,而有些可能是每份(如15g)該種食物的營養素含量。寶爸寶媽們在計算時要小心“陷阱”。

3.“無蔗糖”≠無糖

葡萄糖漿、白砂糖同樣都屬於簡單糖,多吃也會引起肥胖、齲齒等,食品標籤的坑也是一個又一個。

4.鈉含量越低越好

高鈉的食物很容易造成寶寶們的腎臟負擔。建議每100g的零食中鈉含量低於100mg,如果超過600mg/100g說明鹽含量較高,還是不要給寶寶吃了。

5名字有“奶”的並不一定是奶

旺**奶、*哈哈、養*多等等都不是牛奶,僅僅是喝著玩的含乳飲品,它們是貨真價實的高糖飲料,只有蛋白質含量≥2.9g/100g的才是真奶。

挑選健康零食的原則

科學專業的零食分類,滿足寶寶的“好吃心”!

量不干擾正餐、零食種類儘量多樣化、避免高糖、重油、重口味、學會讀營養標籤和配料表、自制零食更健康、飯前、睡前1小時不吃零食、1歲後才可以開始引入零食、多選擇新鮮蔬果、奶製品。

注:文章中所有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