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運動“八忌”

適度的運動可提高老年人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或維持各臟腑器官的功能,並使老年人精神煥發、心情愉悅和思維敏銳,達到延緩衰老、健康長壽的目的。但是,老年人身體各個方面畢竟不如年輕人了,所以在做健身時,要注意以下八個禁忌:

老年人運動“八忌”

一忌:急於求成。

老年人由於生理功能降低,對體力負荷的適應能力較差,因而在運動時應有較長的適應階段。30歲以上的人,年齡每增長10歲,對負荷的適應時間約延長40%。因此鍛鍊時一定要循序漸進,對一定的運動負荷適應後再慢慢增加活動量,切忌操之過急而使活動量負荷過大,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反而會危害身體健康。

二忌:變換頭部位置、晃擺旋轉。

如前俯後仰、側倒旁彎、各種翻滾、頭低腳高、腳朝上的倒立等,都是屬於頭部移動的動作。這些動作會使血液向頭部流動,老年人血管壁變硬,彈力又差,一旦經受不住發生血管破裂,就會造成腦溢血,重者危及生命。老年人協調性差,平衡能力弱,腿力發軟,步履緩慢,肢體移動遲鈍。因此像溜冰、盪鞦韆及各種旋轉動作應忌諱,否則易發生危險。

三忌:過分激動。

老年人不適宜進行比較激烈的運動,這是因為一方面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體力運動員慢,協調反應能力差,易發生運動損傷;另一方面,激烈的競賽易使情緒過分激動,容易誘發意外。

四忌:憋氣運動。

老年人多有肺氣腫,憋氣用力時,會因肺泡破裂而發生氣胸。憋氣也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胸悶、心悸。憋氣時因胸腔的壓力增高,迴心血量養活腦供血減少,易發生頭暈目眩甚至昏厥。憋氣之後,血液驟然大量回心,會使心輸出量驟增,血壓上升,腦子血供也猛然增加,易發生腦血管意外。因此像舉重、拔河、硬氣功、引體向上、爬繩等這些需憋氣的運動項目,老年人不宜參加。

老年人運動“八忌”

五忌:爭強好勝。

在體育運動中,尤其是參加體育運動會時,老年人要正確認識健身運動的目的和意義,正確對待勝負和成績,正確處理好健康、友誼和比賽的關係。老年人不論參加哪些項目運動,重在參與、健身,不能運動過於激烈,不要一心想與別人爭高低。否則不僅體力承受不了,還可能因易碰撞、摔倒、激動而發生意外。不能因一時的勝負而過分激動,否則易引發高血壓、心臟病等的發作。

六忌:負重練習。

老年人肌肉有所萎縮,肌肉力量也明顯減退;神經系統反應較慢,協調能力差,對刺激的反應時間延長。因此老年的運動宜選擇動作緩慢柔和、肌肉協調放鬆、全身得到活動的練習,如太極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適。

七忌:飯後運動。

不少老人把“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古話當作健身格言。飯後可以散步,但切忌立即運動。飯後,食物進入腸胃,血管擴張充血,形成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因此,有不少人飯後出現打瞌睡,甚至頭昏的現象。若是飯後立即散步,人體負荷增加,很容易使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功能受陰。

八忌:晨練過早。

很多人認為早晨空氣好,適合鍛鍊。其實,太陽出來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空氣質量較差,所以晨練應安排在太陽出來後1小時,並且不宜在車流較多的馬路旁、樹林密集的地方晨練,因為這些地方聚集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無益健康。

老年人運動“八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