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说好的书,真的不一定好

别人都说好的书,真的不一定好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各位爱读书的小伙伴,肯定都有读到一本书,感到不满意甚至很失望的时候。书评君推出的小栏目——“霉土豆”,专门用于吐槽那些我们读到的失望之书。读到“霉土豆”的你,自然想要不吐不快,对于其它爱书人,你的意见,也是他们重要的“防雷”参考。

我们今天吐槽的这几本书,都出自名家之手,有的作品口碑还很不错。但这几位读者读后却有不同感想:觉得难负盛名——可见,读书还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你有没有读到过类似的别人都说好的作品但你却无感的书?欢迎跟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别人都说好的书,真的不一定好

本期发霉书目

别人都说好的书,真的不一定好

《砂器》

译者: 赵德远

版本: 南海出版公司 2007年6月

挖霉人:一只橘子(书评读者)

发霉指数:⭐️⭐️⭐️

发霉点:叙事比较冗长、啰嗦。

推理小说我还算读了不少,从西方的古典推理到日本的本格、新本格、社会派均有涉猎。松本清张的《砂器》作为社会派推理,本身就不具有那种揭露凶手身份、动力和犯罪手法的快感,在叙事上又十分冗长、啰嗦、平淡,揭示凶手时又非常突兀和牵强。以松本清张的水准来看,实在不能称为佳作。另一个踩雷作家是康奈尔.伍格里奇,读过他的《杀人回忆》,感觉就像推理速食作品,情节草率,人物的行为毫无逻辑,结局也让人很难信服。由此看来,推理小说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逻辑性和合理性,这样才不会让读者产生反感;其次还要在智力和技巧上略高于读者,既不会使读者轻轻松松地破解谜题,也不至于手法离奇复杂到难以理解。对于社会派推理而言,必然要有充沛的情感和对社会问题深层次的揭示。总得来说,优秀的推理小说一定有一个“意想不到”,这是读者读推理小说的初衷:为了益智,或者纯粹消遣。千万不要用拙劣的情节和糟糕的文字来欺骗一片赤诚的读者大众们。

别人都说好的书,真的不一定好

《南方的转折》

译者: 陈静

版本: 南海出版公司 2016年8月

挖霉人:鹤(学生)

发霉指数:⭐️⭐️

发霉点:逻辑跟重点都不确切。

没有确切的逻辑性。

作者的采访日记中无侧重点,只是在单纯描述种族之间的争议。

别人都说好的书,真的不一定好

《疾风回旋曲》

译者: 苏友友

版本: 现代出版社 2014年5月

挖霉人:花乱开(学生)

发霉指数:⭐️⭐️⭐️⭐️⭐️

发霉点:名声很大,但读完失望。

  1. 没有创意;

  2. 故事过于简单;

  3. 人物扁平,甚至读来令人感觉不符合常理。

别人都说好的书,真的不一定好
别人都说好的书,真的不一定好

评委会

公告

你读到过哪些发霉书目?欢迎各位小伙伴们继续提名。

下期“霉土豆”,期待听到你的声音。

霉土豆

阅读需要主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