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憤怒的出口

做孩子憤怒的出口

本期嘉賓:

王俊波老師是楊真豔心理教育諮詢機構的專職諮詢師,擅長領域:早期母嬰關係創傷療愈,兒童青少年因情緒問題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和抽動以及多動行為,成年人的親密關係探索、調整,個人的動力性自我探索,各類身心症狀、強迫、恐懼、焦慮、抑鬱傾向等心理困擾。

家長困惑:

孩子上三年級,每天除了吃,就是玩手機,根本不知道學習!孩子不學習時我和他的關係特別好,學習的時候就什麼事都來了: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看看這,一會兒看看那……就是不專心學習,真是讓人發愁啊!”

專家解答:

從小學到高中,好多父母表達過類似的關於孩子的煩惱。

我學生中也會有類似的表現。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你在他(她)擺的沙盤裡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憤怒,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的衝突,但是他們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即使你替他表達,他也是說“是吧”“可能吧”“差不多吧”——就是在他們的語言裡,確定性的話語不多。這樣的孩子需要我用極大的耐心去等待,讓他們信任你,確信你接納他,不會因為他表現得不好拋棄他,他們才會慢慢地把自己的情緒釋放出來。但是,這個過程很漫長。

那麼,是什麼讓一個有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無法表達憤怒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容器”,在諮詢室內諮詢師一定要做一個“足夠好的容器”。所謂的“容器”當然不是隻裝好的(諸如好吃的、好玩的、開心的、愉悅的等等),這個容器同時也要承載一些負性的東西:包括不好吃的、不好玩的、不開心的、憤怒憂傷痛苦等等。那麼我們的父母們呢,面對自己的孩子也要做一個容器,也要去承載孩子的這些負面的情緒。當你的孩子向你抱怨不愛學習、作業多、老師太嚴厲、自己太累等等時,你的感受是什麼呢?你是否覺得“這孩子真懶”“事真多”“真讓人煩”“總是這樣將來可怎麼辦呢”?如果父母是這樣的心態,當然就無法去好好傾聽他(她),因為很可能你就不再是用接納的態度來聽,而是用否定的態度來聽他(她),來勸說他(她),你的這種看似為了他好、為了讓他舒服的語言,也許就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因為孩子表達情緒的慾望被堵住了!那些情緒去哪了呢?可能就會轉化到寫作業的過程中,所以你對他(她)講的所有的道理等於沒講,你還可能會很氣憤,內心裡可能會有無力感和無用感,覺得自己幫不到孩子。

如果你不曾接受“每對父母都不是完美的”,或者“每個人都無法控制情緒的發生”這樣的本質,那麼很可能你和孩子一樣也會陷入到痛苦當中去。可能孩子看到你因為他(她)的表達讓你難過了,他(她)可能以後經常會選擇不對你說,但是時不時地發無名火,這樣的無名火孩子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而你也不知道你哪裡做的不對,一場戰爭在家庭當中一點點被點燃,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經常是相愛相殺,彼此苦不堪言!

但是,如果面對孩子的負性情緒你可以換一種想法,你試著去當那個他(她)需要的容器,明白其實就是他不舒服了,因為他(她)信任你,所以想對你說,你只要傾聽就是對他的幫助,如果他有問題解決不了,那他(她)一定會問你“媽媽怎麼辦”,這時候你們再一起想辦法。“一起”的意思,是你們共同想,是你來提問他來想,而不是把你的認知強加給他(她)——因為那是你的經歷,如果由他(她)來複制,那麼孩子體會不到“原來我是有思想,可能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孩子只有在你的幫助下努力想過了,繼而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那他(她)才會有特別強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他(她)會發現:“呀,原來我也是可以的啊!”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永遠地確信孩子一定會想到辦法,孩子都是充滿了靈性和智慧的。那麼,也許看著是一個負性情緒,或者是一個讓孩子痛苦的事件,卻可能轉化成為你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這樣的感受積累得越多,孩子當然也會更願意和你分享他的痛苦,而再也不會去用逃避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你們的親子關係當然也會越來越好。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些現象,只是孩子的外在行為表現,實際上孩子的內在有許多的情緒,而其中,“憤怒”佔有的比重是最多的。所以,父母做一個可以承載所有東西的“容器”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你去接納生命中所有陰暗的人和事,當然最需要接納的,是你自己的那些你認為不好的感受,尤其是要接納自己可能不是一個孩子眼中的好媽媽或者好爸爸。只有你接納了自己的不完美,接納了你也有那麼多不想去承受的事情和感受,才會知道:原來從黑暗中走出來,去重新看看這個世界,那束陽光才會更璀璨、更耀眼,你才能真正地觸摸到那束光的溫暖。願我們的父母都可以去做孩子的“容器”,承載著他們,把他們“扶上馬、送一程”,去陪伴孩子找到屬於他(她)自己的與生俱來一直在前方等待著他們的——那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