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只上过两年的小学 可著作颇丰 都是他自己写的吗?

现如今,有一位相声演员被粉丝捧为相声大师。在萧陶看来,相声大师至少得具有这么三个条件:

第一,自称一派。他说过的段子,别人一般不敢说,说了也无法超越;

第二,弟子众多,其中许多人都出类拔萃;

第三,有相声理论著作(不含自传),去大学讲过学。

侯宝林只上过两年的小学  可著作颇丰  都是他自己写的吗?

李苦禅之子李燕(左二)与瞿弦和(右一)等人手捧侯宝林的肖像油画

头两条,不光上面提到的这一位,很多别的相声名家也都能做到,唯独第三条,难度系数最高。马三立的大哥马桂元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或许能做到。他是九十年前的高中毕业生,其含金量堪比今天的博士。马桂元是寿字辈里学历最高的,寿字辈相声演员没能做到的事,宝字辈的侯宝林却做到了。

侯宝林生前出版过的著作就有十多本,除了相声作品收编成册外,还有《相声艺术论集》、《曲艺概论》、《相声溯源》以及《侯宝林谈相声》等理论方面的著作。

侯宝林只上过两年的小学  可著作颇丰  都是他自己写的吗?

黑板上的字,您能看懂吗?

不仅著作颇丰,侯宝林还经常去大学讲学。萧陶查到的最早一次是在1955年。那一年侯宝林38岁。应厦门大学之邀,他前去讲学。除了厦门大学外,他还去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广东中山大学以及河北大学讲过学。

1976年11月底,侯宝林复出。他与郭全宝重新登上阔别了10年的相声舞台。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他俩受到万余名观众的热烈欢迎,演完出谢幕多达11次。1980年6月,侯宝林被北京大学聘为中国语言文学系客座教授。

侯宝林只上过两年的小学  可著作颇丰  都是他自己写的吗?

1981年侯宝林在辽宁大学讲学

1981年6月,侯宝林以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身份,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晓玲一起应邀到辽宁大学讲学,被辽宁大学中文系聘为兼职教授。1984年1月,侯宝林又被河北大学聘为语言学、美学教授。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萧陶觉得值得一提。1963年3月到1964年6月,那时侯宝林还不是北大中文系的客座教授,但他受聘成为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一位同学的毕业论文导师。他跟这位同学每周见一次面,辅导他写论文,历时一年多的时间。这位同学最终完成了十万字的题为《明清笑话》毕业论文。该论文通过对明清笑话的系统研究与整理,提出笑话除了具有讽刺和娱乐功能外,还有不可忽视的教育方面的功能以及启迪人生的作用。该论文的观点其实就是侯宝林的主张,也是他后半生奋斗的目标。

侯宝林只上过两年的小学  可著作颇丰  都是他自己写的吗?

《相声溯源》一书由四人合著

侯宝林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可他自述自己只上了两年的小学,能成为大学客座或兼职教授、大学生论文指导老师,靠的就是自学和日积月累。当然也必须承认,侯宝林的著作,除了相声选集外,多数都是与他人合著的,《侯宝林谈相声》是以前所发表的文章的汇编。这些文章大多也都是由别人代笔的,沈阳军区的刘祖法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到侯宝林身边学相声,帮侯宝林写了大约100万字的文章,但文章里的观念和思想都是侯宝林的。

侯宝林只上过两年的小学  可著作颇丰  都是他自己写的吗?

薛宝琨教授曾多次担任央视相声大赛的评委

侯宝林一生最忌讳两件事,其中的一件事就是明明请他去大学讲学,可校方偏要他说相声。已故相声理论家薛宝琨上世纪60年代曾在中央广播说唱团担任创作员,与侯宝林交情不错。后来,他到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侯宝林去南开大学讲学就是他牵线联系的。他生前曾透露说,侯宝林到南开后,陪同他的副校长不经意地说了一句“侯先生,您来一段儿”,侯宝林马上回敬说 “对不起,我是来讲学的”,弄得对方很尴尬。侯宝林不愿意把剧场搬进大学课堂。萧陶理解,如果不这么做就一定有违他的初衷,他去大学讲学是为了弘扬、推广相声,而不是去演出。

一个相声演员能在学术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在中国相声界应该没有第二人。侯宝林才是当之无愧的相声大师。这样的大师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和崇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