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对相声文化起了什么作用?

郭德纲打破传统,老段新说,古为今用,使相声既与时代相结合,又发挥传统艺术的魅力,这是郭德纲的本事所在。所以与其说郭德纲的能耐是在表演“说学逗唱”的四门功课上,倒不如说是在挖掘传统文化精神的胆识和才识上。

郭德纲自称是相声界的“守墓人”,他不取这么多年来相声界的陋习——蔑视、轻视、无视传统,只把它们当作一个将死、陈腐、消极的东西,或者只从它们那里“捋叶子”,寻找几套路数、手段、包袱格式,如此等等。不是的,郭德纲认为传统非但不是一潭死水,反而是变动不居流动着的生命活水。

郭德纲对相声文化起了什么作用?

郭德纲不仅从老先生们从来没有一代不变、没有一字不改的段子里得到信心,也从老段子里的生活至今还在现实中延续着得到体悟。

是的,难道现如今就没有旧时代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了?他自己的《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不就曾把观众都说哭了?老相声嘲笑的虚伪、自私、贪婪、吹牛等人类通病,不都是还在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

郭德纲对相声文化起了什么作用?

现实只是传统的继续而不是它们的断离,传统中那些最本质和鲜活的东西在现实中还是那么有生命力。对待传统不只有推陈出新、除旧布新一种方式,还可以有温故知新、存旧历另新一种方式。

郭德纲对相声文化起了什么作用?

当然,这或许并不是郭德纲纯理性的研究成果,因为相声界至今也还没有讨论到这一步,他只是从感性上,从他对传统的“迷症”上,从其对相声现状的极度关心和焦灼上,无师自通、自作主张、歪打正着。

郭德纲对相声文化起了什么作用?

或者毋宁说不是郭德纲本人才高八斗的天分,只是他背后传统的渊实厚重,用侯宝林先生当年的话说:“相声不会灭亡,因为它有五千年的文化作后盾。”而我则认为:形式是有生命力的,只是需要有如侯宝林们那些站立形式顶端的风云人物。

但愿郭德纲们能成大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