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城市擁堵?打通這些“毛細血管”是關鍵!

4月26日,國務院參事、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仇保興的精彩演講:如何破解“城市病”在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播出之後,引起觀眾對城市未來發展、以及城市目前還存在哪些弊病,怎樣才能讓自己生活的城市更加舒適的大討論。針對目前一些城市交堵擁堵的狀況,仇保興認為在城市規劃中應該使用街區制,

什麼是街區制?街區制能否根治交通擁堵的“城市病”呢?

整治城市擁堵?打通這些“毛細血管”是關鍵!

仇保興說,中國的城市跟古希臘、古羅馬為代表的西方城市有一個巨大的區別。古羅馬、古希臘的市民集中活動的場所是廣場,中國城市老百姓活動的公共場所是街坊。街坊是東方城市基本的肌理,是城市真正的客廳,老百姓匯聚的地方,而且是體現城市活力的公共空間,這個公共空間必須要得到尊重。

整治城市擁堵?打通這些“毛細血管”是關鍵!

城市擁堵,都發生在毛細血管不通。仇保興說,看看樹葉的脈絡,每一片樹葉主脈跟側脈的關係是1:15到1:20,低於這個配比會營養不足,高於這個配比是浪費。但是在城市中,主幹道和次幹道的配比變成1:5。特別像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配比在1:3左右。

院子太大,就會壓縮毛細血管,很多車從主幹道上下不來,主幹道變成了停車場。要解決目前面臨交通擁堵的實際問題,最快捷的辦法就是要把毛細血管打通。

整治城市擁堵?打通這些“毛細血管”是關鍵!

仇保興說新建的小區應該是街區制,不能封閉。傳統大院要適度開放,現有的老小區多開幾個門,門打開了,自行車和人就能通行,原來從這個街區跑到那個街區要繞一個彎的,現在中間就可以走了。

毛細血管打通以後,微細管循環、交通循環就可以重新建立,這樣看似不是解決機動車通行的問題,但還是為機動車出行的暢通創造了條件,所以老的封閉小區多開幾個門,讓大家到商店、到公園、到街區能夠更方便。隨著老區改造進一步推進,可以把一部分的人行、自行車街道,逐步有選擇地改造成機動車可以通行,進一步豐富城市交通。

街區多大規模才是合理的呢?以紐約曼哈頓地區為例,紐約人口非常集中,但是曼哈頓地區堵車卻比較少,它每一個街區只有一百米甚至更少,也就是說一百米就有一條支線,一個平方公里的建成區有一百個路口,四通八達,交通上沒有衝突。仇保興說,北京現在新區的規劃是四百米一個街區,一平方公里只有12個交叉口,12個交叉口和100個交叉口的通行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

整治城市擁堵?打通這些“毛細血管”是關鍵!

在仇保興看來,要建立一種對公共交通友好、步行友好、自行車友好、私家車友好的街區模式,就要把街區縮小,街口的密度提升,商業的氛圍也會更加活躍,這是最基本的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