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構建的形象丨楊好、秦思源、馮夢波深入解讀文藝復興

被构建的形象丨杨好、秦思源、冯梦波深入解读文艺复兴

被構建的形象 ——《細讀文藝復興》閱讀分享會

楊好x秦思源x馮夢波

被构建的形象丨杨好、秦思源、冯梦波深入解读文艺复兴
被构建的形象丨杨好、秦思源、冯梦波深入解读文艺复兴

文藝復興已經過去了500年,但它仍是今天藝術領域中的不衰話題。

對於文藝復興的解讀千人千面,但隨著當下大眾美學的構建日漸失真,文藝復興逐漸成為一種被構建的形象,真實的、具體的形象越來越模糊。文藝復興不應該是隻存在與藝術史裡的常識化知識,也不應是世俗的言語下庸常的美。

被构建的形象丨杨好、秦思源、冯梦波深入解读文艺复兴

我們該如何以當代的眼光,去看到那些歷史久遠的視覺形象?那些遙遠時代美學的構建和今天的視角之間有何聯繫?我們究竟應該還原藝術中的形象還是將形象作為範本再進行重構?

帶著這些疑問,5月13日下午,一好閱讀創始人、藝術史學者楊好、資深策展人秦思源、藝術家馮夢波,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進行了一場名為“被構建的形象”的閱讀分享。

這場分享會中,三位嘉賓從各自的領域出發,基於“視覺”“形象”的角度,深入、仔細地闡述自己所理解的文藝復興形象。

被构建的形象丨杨好、秦思源、冯梦波深入解读文艺复兴

楊好在此次對談中,以其作品《細讀文藝復興》為基礎。在書中,楊好雖然仍講述藝術史,但她一直在掙脫藝術史對於形象的架構,試圖在文藝復興中尋找世俗,也尋找當代。她既用專業視角定義文藝復興,也用當代語境重塑古典藝術。

楊好的書中恰有其親自遴選的145幅原作圖片,其間,楊好的講述也依據這些藝術原作中的視覺形象展開,她所認識的文藝復興樣貌。

被构建的形象丨杨好、秦思源、冯梦波深入解读文艺复兴

秦思源作為藝術家和資深策展人,對當代藝術有著深入的見解。面對古老的文藝復興,他提出歷史需要與當代發生關聯,我們需要找到真實的文藝復興。而在嘗試還原文藝復興真實樣貌的過程中,視覺的體驗和語言的表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馮夢波作為中國媒體藝術的領軍人物,他關注的是全球網絡文化和虛擬世界,以及它們對人的行為產生的影響。在對談中,馮夢波引導聽眾走進文藝復興的大時代,但也走回當代,在視覺形象中,引導觀眾去觀照歷史與當代之間微妙的關聯,正如他的作品擅用虛擬電子遊戲形象反映現實世界一般。

被构建的形象丨杨好、秦思源、冯梦波深入解读文艺复兴

對於文藝復興,人人皆可談上兩句。但在談及時,不應該將文藝復興當作單純藝術史看待,而需要用當代人的視覺體驗去感受文藝復興的藝術,用當代人的共通語彙去解讀文藝復興的人文環境,最終由此進行當代人的個體關照。

被构建的形象丨杨好、秦思源、冯梦波深入解读文艺复兴被构建的形象丨杨好、秦思源、冯梦波深入解读文艺复兴
被构建的形象丨杨好、秦思源、冯梦波深入解读文艺复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