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绩效管理没效果?先检讨指标设计(附制造型企业案例说明)

导读:

孙老师在薪酬绩效管理企业落地辅导和日常的企业咨询中发现:企业越发重视薪酬绩效的导向作用,对KPI、底薪加提成等传统绩效管理方法的局限性有了更深的了解,渴望有一种更有“驱动力”的薪酬绩效管理方法,我们一直倡导的KSF薪酬全绩效模式也得到更多企业的认可和支持。昨天安徽合肥的食品加工企业的老总对我说,他一次性买了几十本《绩效核能》分发给公司的中高层,让大家学习。问到落地情况他说还没有开始,在各岗位指标设计方面就遇到了困惑。鉴于此孙老师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整理了以下文字,供大家参考。

薪酬绩效管理没效果?先检讨指标设计(附制造型企业案例说明)

绩效管理中指标的设计是否可以一矢中的是关键一步

东莞某制造型企业落地辅导案例

1. 案例背景:

该企业为八六年成立港资企业,主营业务是精密冲压件,客户为施耐德、博世、泰科、伟创力等世界知名公司。创立以来一直平稳发展,月销售额在800万左右,各部门设置齐全,中高层管理者多数在企业服务10年以上,从基层提拔起来,某些要害部门管理者是港籍人士。制造环节分为三部分:单冲、连冲、二次加工,企业已使用ERP系统两年。

当前企业的薪酬主体是固定工资,工程部工模组岗位实行KPI考核。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员工工作动力不足,安于现状,以至于订单交付,发外加工环节品质、交期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企业又面临着客户不断的追加订单,要求扩大产能的窘境。

鉴于此,公司联系我们上门,推行KSF薪酬全绩效落地。

薪酬绩效管理没效果?先检讨指标设计(附制造型企业案例说明)

2. KSF方案K指标设计——以PMC部经理为例

薪酬绩效管理没效果?先检讨指标设计(附制造型企业案例说明)

PMC部是工厂的指挥中心

该公司PMC部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 主导销售订单评审,对订单交期负责;

  • 编制生产日、周、月计划下发车间并跟进生产进度;

  • 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与监督执行,对异常问题及时协调处理;

  • 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进度和衔接,对车间生产计划进行调整。

薪酬绩效管理没效果?先检讨指标设计(附制造型企业案例说明)

PMC部经理的K指标设计三易其稿

第一版的指标是企业自行简单编制的。通过岗位职责提取价值点来看,选取的K指标与其岗位职责粘度、匹配度均不理想。如:作为PMC部要对订单交期负责,K指标中仅有延期交付额外费用这个内部运营性指标,没有与交货期粘度更大的指标;另外该部门只有9个人,员工稳定性一直较好,所以考核员工主动流失率就不是有价值的指标;人创绩效也是如此。

薪酬绩效管理没效果?先检讨指标设计(附制造型企业案例说明)

K指标的确定要经过审慎的考量,并和岗位人员充分沟通

第二版设计中增加了平均延误天数、准时交付率两项指标,增加岗位价值的匹配度。设计这两个指标的初衷是:

根据该公司近一年的数据统计,批次订单准时交付率只有43%,大部分订单都是延期的,平均延误天数12天。同步设定这两个指标强化该岗位对订单交付时间问题的重视,同时加上延期交付额外费用这个指标,三位一体的管控交货期,提高顾客满意度。

薪酬绩效管理没效果?先检讨指标设计(附制造型企业案例说明)

K指标的确定要经过审慎的考量,并和岗位人员充分沟通

第三版设计更改是在和公司高层沟通中,他提出与交期相关指标中也要增加一个平均交付天数,原因是:当前的交期指标数据普遍偏低,指标实现性较高,不能完全扭转当前公司面临的交期窘境,增加新的指标后有一个正面的引导,让岗位人员更清楚当前的工作重点。另外通过统计过去一年的延期交付额外费用发现数据跳动很大,并且没有严谨的数据统计口径,平衡点提取难度大。因此用新增指标平均交付天数替代延期交付额外费用。

薪酬绩效管理没效果?先检讨指标设计(附制造型企业案例说明)

K指标确定后的工作就会水到渠成

3. 设计总结及反思

在KSF薪酬全绩效模式设计中,K指标的设计是关键一步。一般而言我们都是依托岗位职责进行分析提取,依据SMART原则、BSC原则,并兼顾产值面和价值面。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公司在经营和改善上的需要,上述事例中东莞某公司对订单交货期方面改善是非常迫切,在第一版的设计中对该方面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 需考虑到指标背后数据统计问题,财务性或经营性指标要有数据支撑作为考核依据,如果数据统计口径不严谨或提取成本高,那么就要更换其他更易提取数据的相近指标;

  • 需考虑各指标之间的逻辑性,正、反两方面都要兼顾。就像事例中的准时交付率、平均延误天数、平均交付天数三者之间逻辑关系,一方面要在现在的数据基础上提升,另一方面要设立标准。

  • 充分与落地公司进行沟通交流,最熟悉企业运作的还是他们,将两者结合起来设计出的指标也要不断的优化,确保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当前的需要。

本文所讲的:KSF薪酬全绩效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

附KSF设计原理:

提升薪酬的弹性创造力,弹性部分占50%以上----越灵活的部分越具有创造性。

将员工的价值进行划分和细分,将价值分类定价,创造多少价值获取相应的薪酬回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多创造多回报。价值分解、薪酬分块”原理,与员工进行价值交易。

将产值量化与价值量化相结合,一切以结果为导向,深入分析价值模式与产值关系,并建立相互融合的计算模式。

【如果您对我分享的KSF薪酬全绩效管理模式有兴趣,或有好的想法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