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房企併購整合加速,退市潮下地產ST股被拉響了警報

導讀:近日,隨著一部分在境內上市連續虧損的公司,其股票被進行特別處理及退市風險警示,房企併購整合明顯加速,退市潮下地產ST股被拉響了警報。

2018房企併購整合加速,退市潮下地產ST股被拉響了警報

5月25日,西藏旅遊股份有限公司(*ST藏旅600749.SH)宣佈:公司以6.485億元的價格掛牌轉讓公司旗下5家酒店資產。

這家因為持續虧損兩年而被*ST的上市公司希望通過資產出售,在2018年實現扭虧為盈,保住上市地位。“近兩年酒店都處於虧損狀態,轉讓後有助於公司改善業績表現。”*ST 藏旅的有關人士如此認為。

*ST 藏旅甩賣酒店資產的背後是市場監管不斷的收緊。5月22日和5月28日,上交所和深交所一共終止了3家*ST股上市,並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財務狀況嚴重不良、長期虧損、“殭屍企業”等符合退市指標企業的退市執行力度。

據統計,目前A股共有86只存在退市風險的ST股,其中地產行業便有ST新梅、ST匹凸、ST山水、ST坊展、*ST新城、*ST藏旅等。

分析人士指出,不少*ST股通過變賣資產等方式得到喘息機會,但在主營業務沒有改善的前提下,退市風險依然難以消除。

實際上,地產行業的ST股如ST山水、ST坊展均直言公司未來發展存在不確定性,而剛剛扭虧的*ST 新城提出申請恢復“鐵嶺新城”的證券簡稱已經2個多月,仍未獲得深交所批准。

西藏第一家上市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ST藏旅發佈公告稱,已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岡仁波齊酒店、普蘭國際大酒店、雅魯藏布大峽谷酒店、拉薩酒店、巴松措度假酒店等5家酒店的存貨、房屋建築物、附屬設施、機器設備、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這5家酒店的掛牌價格約為6.485億元。

這家西藏本土第一家上市公司,旗下擁有多家A級景區、5 家按照四星級標準建造的酒店、2 家國際旅行社,出售核心的酒店資產實屬迫不得已。2017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42億元,較2016年度增長12.1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917.34 萬元,2016年該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12.41 萬元。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導致其“披星戴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ST藏旅表示,拉薩酒店於報告期內完成改造升級並投入運營,尚處於市場培育期,巴松措度假酒店於2016年部分投入試運營,報告期內尚未完全達到全面運營標準,而阿里地區的兩家酒店的接待客戶數量也與建設時的測算差異巨大。在該公司看來,旗下各家酒店均面臨著營收能力較弱而折舊攤銷成本相對較高的局面,是拖累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

根據測算,賣掉這些酒店預計將為該公司提供2000萬元以上的正向利潤,公司的資產結構、現金流等會發生較大變化,對業績預計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爭取2018年扭虧為盈吧,但具體還要看公司的經營情況。”對於公司能否保住上市地位,*ST 藏旅的有關人士態度謹慎。

賣資產,只能保一時平安

對於ST股來說,當前的監管形勢確實不容樂觀。5月28日,深交所宣佈*ST烯碳終止上市,這是2018年深交所首家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公司,也是A股市場今年的第三隻退市股。在這之前,上交所已經在5月22日宣佈*ST吉恩、*ST昆機終止上市。距離上交所和深交所3月9日齊齊發布《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才2個多月。

因為2015年、2016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鐵嶺新城自2017年4月26日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通過一年的努力,這家公司因為轉回已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 3.82 億元而扭虧為盈,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01億元,因此在4月16日向深交所提交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申請,希望將證券簡稱恢復為“鐵嶺新城”。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5月30日,深交所仍未通過這項申請。不僅如此,還給該公司一連發出了兩份年報問詢函,要求其說明公司未來的持續經營能力、短期及長期的經營計劃、預計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以及各項短期負債的償還安排、還款資金來源等。

持續經營能力確實是這些ST股的最大短板。廊坊發展也是因為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虧損而被*ST ,2017年實現盈利後在5月10日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但仍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證券簡稱由“*ST坊展”變更為 “ST坊展”。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依據在於公司未來增長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發展前景。該公司坦言,近年來營業收入較低,2017年雖然營業收入大幅增長,歸母淨利潤為正,但扣非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還是多年為負,公司主營業務處於轉型初期。

已經摘星除帽的地產股也不代表公司經營走上了正軌。

2017年11月,解決了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問題的“ST亞太”變更回了“亞太實業”,但今年5月18日還是收到了深交所要求回覆16個問題的年報問詢函。利安達會計事務所指出,亞太實業的主要項目進展緩慢,現存的商鋪變現困難,再加上短期資金週轉壓力大,表明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一位分析人士認為,經歷過股災後,A股的投資風向發生明顯變化,價值投資理念盛行,ST股的炒作熱潮早已褪去,通過會計手段或者變賣資產保殼,但運營基本面並未有明顯改善的ST股也成為了監管重點,處境只會越發艱難。

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斐凡表示,房地產是週期性行業,被ST的上市公司體量都比較小,業績受週期波動影響大,容易出現虧損年度。

“地產行業在高速整合,大部分ST股很難再有機會發展壯大。”

出路不外乎是兩條,擁有好項目的有機會成為大房企的併購標的,沒有好資產的、但債權債務關係清晰的可賣殼脫身,剩餘的恐難逃退市命運。地產行業出現首隻退市股,只是時間問題。

中房報 文/曾冬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