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產後“小腹婆”產後腹直肌分離應對方案

生完寶寶的新媽媽都迫不及待想盡快恢復到產前的曼妙身姿,但對於產後人群來說,需要更加註意運動安全,且運動效果也會因人而異。很多時候,產後出現的小腹突出,並非是脂肪堆積導致的,很有可能是腹直肌分離。選擇針對性的、安全的訓練方法,能夠幫助產後媽媽改善“腹直肌分離”,收穫平坦小腹。

認識“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是腹部最外層的一塊肌肉,我們常說的馬甲線,實際上就是腹直肌呈現出的形狀。這塊肌肉在腹部前方中間位置縱向排列,如果表面的脂肪很少,可以看出六塊或八塊錯落有致分佈。懷孕後,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宮會使腹壁擴張延伸,腹直肌會從腹白線(從肚臍劃一條垂直的豎線,是腹直肌中間肌纖維組織的連接處)的位置向兩側拉長導致分離。

不做产后“小腹婆”产后腹直肌分离应对方案

正常情況下,產後腹壁情況會逐步恢復,腹直肌會再向中線靠攏,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胎兒過大、多次生產等情況時,產後半年腹直肌可能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這種情況就是“腹直肌分離”。通常腹直肌分離者腹部沒有明顯的痛感,但腹直肌用力時,中間會明顯有凹槽且寬度大於3個手指。

對於有腹直肌分離的產後人群,運動尤其是做腹部訓練時,一定要注意這幾方面:第一,不要再使用傳統訓練腹肌的方法,比如仰臥起坐或者卷腹等對抗重量蜷縮腹部的練習,這些練習不但不能改善腹直肌分離,還可能增加分離的寬度;第二,訓練腹部時要避免憋氣,這樣會增大腹腔內的壓力;第三,可考慮使用束腹帶,減少腹部打開與分離的現象。

動作一:俯臥收腰

俯臥於墊子上,讓身體放鬆。兩手在額頭前交疊,手腳都自然落於墊上。讓肚臍完全貼在墊子上,自然呼吸。將注意力慢慢集中到腹部,並逐漸拉長呼吸。吸氣時,讓整個腹部完全放鬆,接著用嘴慢慢呼氣,並嘗試讓腹部向中間收緊並將肚臍儘量離開墊子。以此方式呼吸循環,增加對腹部的收緊控制。

不做产后“小腹婆”产后腹直肌分离应对方案

動作二:靠牆撅嘴呼吸

背靠牆面,頭、肩、臀貼於牆面。下背部與牆面約有一個手掌的空隙。嘗試用鼻子吸氣,而後撅嘴吐氣。慢慢拉長呼吸,每一次吐氣,肚臍都盡力地向後收,感覺就像要貼到牆上一樣。

不做产后“小腹婆”产后腹直肌分离应对方案

動作三:貓式呼吸

雙手、雙膝及腳尖支撐在墊上,雙臂、大腿垂直於地面。保持上身挺直且穩定不動。緩慢拉長呼吸,吸氣時肚臍下沉,呼氣將肚臍儘量向上拉起抬高,但不要移動身體與骨盆。

不做产后“小腹婆”产后腹直肌分离应对方案

動作四:跪姿平板支撐

練好了呼吸並能控制腹部後,可以嘗試跪姿的平板支撐。支撐時讓身體與大腿成一直線,雙腳交叉朝向天花板。不要憋氣,始終勻速呼吸,並感受腹部持續收緊。支撐時間根據自身情況而定,剛開始練習時不要超過三分鐘。

不做产后“小腹婆”产后腹直肌分离应对方案

動作五:仰臥抬腿

仰臥在墊子上,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下背部與墊子大約有一個手掌的空隙,雙腿彎曲呈90度且腳尖觸墊,緩慢抬起一條腿。吸氣時穩定不動,呼氣的同時將兩腿交換觸墊。動作過程中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腹部,且保持上身及骨盆穩定不動。

不做产后“小腹婆”产后腹直肌分离应对方案

動作六:穩定箭步蹲

箭步蹲,上身直立不動,雙臂前伸,雙手在胸前合十。讓搭檔左右推自己的雙手施加力量,此時收緊腹部,儘可能保持動作原狀,不做任何改變。

不做产后“小腹婆”产后腹直肌分离应对方案

動作七:橡皮帶轉體

雙腳自然打開站立,雙膝間夾一個球或彈性物體,且保持微屈膝半蹲狀。雙手在胸前十指相扣,握住橡皮帶。先嚐試收腹並夾緊雙膝中間的球體,接著呼氣,拉動橡皮帶轉向身體一側,骨盆及雙腿穩定不動。吸氣回到中間,然後轉向另一側。

不做产后“小腹婆”产后腹直肌分离应对方案

備註:上述動作,建議按照順序逐步進行。除平板支撐外,每個動作可重複進行,至少完成15次。通過各種體位的呼吸練習,可以激活腹部,一方面改善腹直肌分離,另一方面收緊腰腹。

— END —

近期賽事報名

2018年5月19日

康比特·2018中國年度健身榜樣大賽-天津站

&

第三屆中國健身美臀大賽-天津站

不做产后“小腹婆”产后腹直肌分离应对方案

2018年5月26日

康比特·2018中國年度健身榜樣大賽-昆明站

&

第三屆中國健身美臀大賽-昆明站

不做产后“小腹婆”产后腹直肌分离应对方案

2018年6月6日

首屆散打王星女郎大賽-北京站

不做产后“小腹婆”产后腹直肌分离应对方案

《健與美》2018年5月刊新刊上市

(點擊下圖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