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是因為媽媽不懂得習慣養成的科學方法

我家閨女從四歲開始學古箏,學習之初,我信心滿滿地想要培養一個古箏小神童。孩子剛開始學習也是很努力很上進。跟著媽媽一起逛超市,小嘴也不停地哼唱著曲譜。

我給孩子制定了嚴密的練琴計劃,每天半小時。開始孩子很配合,我看孩子有熱情,從來沒有到時間就停下來過,一練就至少一個多小時。總覺得孩子沒說停,說明她樂意,那就多練習一會兒吧。

可惜,好景不長,孩子就開始厭煩練琴,抗拒練琴。無論我如何威逼利誘都不能提起孩子練琴的積極性。我要培養古箏小神童的計劃很快就擱淺了。

當時,我一門心思認定這個孩子做事情沒有恆心、沒有毅力,就是“三分鐘熱度”,半途而廢。將來長大了可怎麼辦?你是不是也遇到這樣的情況?

直到我看到這本書《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才明白,不是孩子的錯,而是自己制定了不科學的計劃以及不科學的執行方式,讓孩子無法堅持。其實,換成自己,那份堅持也做不到。

孩子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是因為媽媽不懂得習慣養成的科學方法

《堅持,一種可以養出的習慣》這本書從行為科學和大腦對行動信號的適應性兩個方面,告訴我們培養習慣的三個階段和相應的行動策略。不是我們堅持不下去,而是沒有掌握堅持下去的訣竅和原則。只要我們培養了自動習慣的能力,就可以擁有完美的人生。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認識被習慣塑造的,有益的結果來自於良好的習慣,而非一時的行動。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作者是日本的暢銷書作家古川武士。他還是日本習慣培養顧問公司的董事長。他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培養了50多個好習慣,比如早起,夏天五點冬天六點,他跟著太陽昇起的時間來規律自己的作息。比如整理,古川武士每天會花15分鐘時間整理自己身邊的空間。比如冥想,古川武士每天都要做10分鐘冥想。吸收正念,排除汙濁。這在日本的高端商務人群中,很流行。古川武士還被譽為“國際行動力大師”。

這麼多的好習慣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究竟是如何養出的呢?難道他不會覺得累而半途而廢嗎?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給我們清晰地解讀了我們最關心的三個問題。

孩子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是因為媽媽不懂得習慣養成的科學方法

一、習慣種類不同,所需要的養成時間不同。

習慣分為行為習慣、身體習慣和思考習慣。行為習慣即每天的規律行為,例如讀書、寫日記、整理。培養時間大約一個月。身體習慣是與身體節奏相關的習慣,例如減肥、運動、戒菸等,培養時間大約三個月。思考習慣是和思考能力相關的習慣。例如正面思考、緩解壓力思考等。培養時間最長,大約半年時間。

這樣看來,我們培養孩子每天練琴半小時屬於最簡單的行為習慣,只要一個月時間就可以養成。那是不是每天練琴半小時,一直堅持一個月就萬事大吉了?我給孩子制定的練琴計劃也是這麼定的呀?為什麼不能堅持下去呢?

二、習慣養成的三個階段以及對應策略。

第一個階段(1——7天)反抗期。這個階段最容易放棄,失敗率高達42%。古川武士先生給出的策略是:以嬰兒學步開始和簡單記錄。這個階段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不是結果而是興趣。拿孩子練琴來說,用嬰兒學步的策略,一開始不要直接讓孩子練習30分鐘,而是從五分鐘、十分鐘開始。結束後不要追問你記住譜子沒有?會背唱嗎?只是簡單記錄就好。把這張記錄表放在孩子琴架上或者貼在客廳,讓孩子看到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堅持了七天了啊!從中找到成就感和滿足感。

第二個階段不穩定期(8——21天),這個階段最容易被影響而終止,失敗率達到40%。古川武士給出的策略是模式化,設定例外規則,設定持續開關。行為模式化就是把你想要培養的習慣化為固定的模式(時間、地點、做法),還說練琴吧,每天什麼時間段練琴,把這個時間模式化。但是總有特殊的情況發生,比如出門旅遊了,這個模式化會被打破,怎麼辦?那就設定例外規則。提前每天多練習十分鐘。或者放鬆一下,停止練琴,改為每天聽聽曲譜也好。

設定持續開關是依據心理學的研究,“產生快感”和“會比痛苦”都會讓人產生積極行動的動力。古川武士給出了12種可持續性開關,分為“糖果型”和“處罰型”兩種。

糖果型開關

孩子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是因為媽媽不懂得習慣養成的科學方法

處罰型開關

孩子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是因為媽媽不懂得習慣養成的科學方法

在堅持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靈活利用各種可持續性開關,激勵孩子堅持下去。

第三階段(22——30天)倦怠期,這個階段我們開始感到厭煩,一成不變的模式讓我們沒有了新鮮感和挑戰性,這個階段失敗率18%。古川武士給出的應對策略是加上變化和計劃下一項習慣。

比如孩子每天練習老師留的曲譜覺得很沒勁,那就找幾首流行音樂試試彈奏一下。依照孩子喜好,只要他堅持每天練琴的時間就好。

孩子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是因為媽媽不懂得習慣養成的科學方法

三、要有長遠的眼光來培養習慣,不能只注重培養短期的行為習慣。

書中列舉了兩個農夫的例子非常形象又深刻地說明了問題。一個農夫只種植蘿蔔、菠菜、小黃瓜等30~90天短期收穫的蔬菜。另一個農夫除了種植這種短期收穫的蔬菜外,還種植了南瓜、大蒜、哈密瓜、洋蔥等半年才能收穫的蔬菜和水果。還種植了柿子、蘋果、桃子等幾年後才能收穫的東西。五年後,兩名農夫餐桌上的菜色完全不同。

習慣也是一樣,我們可以培養短期看到效果的習慣,也要培養三年或者十年才能看到的習慣。

就像我們要求孩子養成練琴的習慣,堅持一個月,這個好習慣養成了。但是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培養自身的學習好習慣,如果只是要求孩子如何如何,家長卻在旁邊看電視,打麻將,孩子再好的習慣也堅持不了多久。只有我們父母真正做到認真看書學習,好習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孩子的好習慣自然而然很好養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