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要上市,餐飲業春天馬上來了!

導讀

5月17日晚間,海底撈國際控股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沒錯,那家會為你美甲、送你零食,還總擔心你一個人吃火鍋太悲慘的海底撈,要上市了。

作為餐飲行業的一哥海底撈確實名副其實,2017年海底撈整體營業額突破100億,成為了第一家國內餐飲企業達到100億這個百億俱樂部,相信在接下來的兩三年會有更多的餐飲企業加入。

海底撈這次的香港上市成功的話不僅僅是資本,連我們整個餐飲行業都會集體高潮,接下來幾年可能會出現一批優秀餐飲公司的上市潮,在將來餐飲企業的造富能力也許並不比其他行業低!也會改變整個行業普遍薪資偏低,員工累死累活賺不到錢的印象。

海底撈要上市,餐飲業春天馬上來了!

這次我們一起來看看,海底撈到底有什麼秘密,從它的招股書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二,也能夠學習到它到底是如何管理,如何做餐飲的?這對我們餐飲同仁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借鑑機會。海底撈由張勇舒萍夫婦、施永宏李海燕夫婦創辦,目前張勇夫婦已入籍新加坡,兩人合共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的約62.70%權益。

海底撈要上市,餐飲業春天馬上來了!

海底撈擁有及營運的餐廳數量達320間,包括中國內地的296間餐廳,和24間位於臺灣、香港,以及海外的新加坡、韓國、日本及美國的餐廳。一、年營收106.37億!只為活下去!

海底撈年收益由 2015 年的 57.57 億元按 35.9%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至 2016 年的 78.08 億元,並進一步增至 2017 年的 106.37 億元。

海底撈要上市,餐飲業春天馬上來了!

紅色圈出的是要點

海底撈聯合創始人施永宏曾在一次發言中這樣說:

我們現在面臨什麼樣的焦慮?為什麼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其實,我們面臨一個共性的問題,那就是生存。

我現在 24 小時開機,就是害怕晚上接到電話,一旦接到電話,我就想:完了,完了,一定出事了。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有和我一樣的經歷,都是害怕晚上接電話。

那麼,我們晚上擔心的這種生存,這種焦慮的根源是什麼?我們都知道,整個的市場在發生變化,第一個便是消費者需求在變化。

二、火鍋界的扛把子

這份招股書展示了火鍋在中國餐飲業的“扛把子”的地位。

數據顯示,火鍋在中式餐飲市場佔有著最大的市場份額:2017年火鍋品類佔有餐飲業13.7%的市場。其中,川式火鍋又佔火鍋餐廳市場的64.2%。2017年,中國有60萬家火鍋餐廳,2022年預計達到89.6萬家;2017年火鍋餐廳市場規模為4362億元,預計2022年能達到7077億元。

海底撈要上市,餐飲業春天馬上來了!

2017年,火鍋品類佔有餐飲市場的13.7%的份額,圖片來自海底撈招股書

同時,火鍋這條賽道,毛利率相當高。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中有數據顯示,2017年,火鍋行業的整體毛利率達到了49.55%。

海底撈要上市,餐飲業春天馬上來了!

三、瘋狂跑馬圈地開店

2015年,海底撈還只擁有112家門店;截至2017年末,門店數量達到了273家;2018年計劃開設180家至220家新店,平均每5天新開一家海底撈,目前海底撈共有餐廳320家,包括位於臺灣、香港及海外新加坡、韓國、日本及美國等地的門店。

海底撈要上市,餐飲業春天馬上來了!

截至2017年末,門店數量達到了273家

門店整體翻檯率由 2015 年的每天 4.0 次平穩增加至 2016 年的每天 4.5 次以及 2017 年的每天 5.0 次。

在海底撈聯合創始人施永宏看來,人力管理並不是只有培訓,從員工培訓,到績效考核,到薪酬福利,再到升遷與淘汰,整體呈環狀構成了一個流程和制度上的體系。這個環千萬不能斷,因為培訓、績效、升遷,任何一個環節斷的話,這個體系就不完善了,你的培訓、績效就白做了。

有人說“海底撈就是用利益驅動的模式做激勵”,而海底撈的目標讓員工雙手改變命運,在城市裡面生活的更有品質,除了講道德、道理,講情懷肯定是需要的 ,但光有情懷肯定是不夠的,我們絕對要從基本的利益上考慮,讓他有更高的收入,才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所以我覺得整個激勵體系,利益和我們的情懷是不衝突的,我們的情懷就是要讓他拿更多的錢。

海底撈要上市,餐飲業春天馬上來了!

四、店租低的可怕

海底撈平均店租成本佔比3.9%!

什麼意思?在餐飲業“三高一低”的當下,“租賃成本”是個大頭,一般情況下會佔到營業額的25%左右,而海底撈的物業租金成本竟然能低至3.9%,如此“變態”的數字,也只有海底撈能“造”出來……

“海底撈這塊成本太恐怖了,我們能控制到25%就非常不容易了。”一家火鍋企業的品牌總監透露。

一般火鍋企業,甚至是一些輕模式的餐飲企業,他們提到自己的這塊成本時,給出的區間是18%—27%。

而且,這個數字的背後,是海底撈保持一年新開80家左右新門店的大規模擴張情況下“造”出來的,佔比甚至不升反降,由前一年的4.7%下降至3.9%。

可以按市場估值進行推算,一般來說,海底撈門店的平均面積在500平米左右,租金平均下來最低也得10元/平米/天,那麼,一家門店光一年的租金成本應該是150萬元,可按照海底撈去年106億的營收數據和320家門店的體量,平均到每家門店,租賃成本只有130萬元左右,這其中還包含了物業費等相關開支。

“商場讓利的空間實在是太大了,我們這些小品牌想想都是犯罪。”

“如果數據是真實的,那麼海底撈積攢下來的紅利太大了,商場為了引流也是夠拼的。”

海底撈要上市,餐飲業春天馬上來了!

網絡留言直指數字背後的原因。

一位老闆的說法更為直接:新商場開業,一定“跪著”請求“海底撈們”進駐,但人家肯定拿著腔調呀:“滾,你那商場檔次不夠,沒客流,不去!”

這時,商場就只能使出殺手鐧,補貼裝修和免收租金了。

相比之下,很多小品牌不僅房租要高出頭部品牌一大塊,租約上也沒有任何優惠空間,更別提福利了。

“海底撈進駐的商場,很多都免多年租金還送裝修,而且租期都會在五年以上。”一位海底撈前員工透露,“除了這部分讓利,商場為了照顧海底撈24小時營業的情況,特批電梯專供其使用。”

這幾乎演變成為海底撈進駐商場的一條不成文的“潛規則”:必須給我直達門店的專用電梯。

海底撈要上市,餐飲業春天馬上來了!

五、海底撈的潛在危機

在店面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海底撈傳統的的管理方式,以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監管能力是否能跟上,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為此,海底撈進行了包括組織瘦身在內的多項架構調整,包括將人力資源、財務等職能部門劃出單獨成立公司,以增強企業直接對運營部門及業務部門的管控等等。中國政法大學特許經營研究中心主任李維華表示,上市除了有助於海底撈知名度提升和市場擴大,也會強迫性地給公司帶來一些約束和規範。

但即便如此,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業務仍在“成長期”的情況下,海底撈能否“一招鮮”吃遍全國仍是疑問,且面對規模化、標準化問題都尚待完善的連鎖餐飲業務,海底撈能否在品質上經得起持續考驗,都將是外界和監管者考慮的重點。

本文完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