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当时如日中天,且远在朱由检地位之上,为何不直接称帝?

魏忠贤当时如日中天,且远在朱由检地位之上,为何不直接称帝?

魏忠贤当时如日中天,且远在朱由检地位之上,为何不直接称帝?其实原因很简单。

魏忠贤当时如日中天,且远在朱由检地位之上,为何不直接称帝?

魏忠贤的失败,恰恰是因为在明朝这种特殊的政治构架体系中,权力的转移过程中,他起了阻碍作用。

朱元璋所构建的这个权力体系,只要皇帝还有一口气在,他就能随时收回这个权力。一切阻碍都将会被立即扫平。

因为刘瑾魏忠贤们的权力就是君权,太监之所以能这么生杀予夺,都是皇帝同意或者默许的,他们只是皇帝的代言人,代表皇帝跟官僚势力博弈。当太监这个代言人太出格,皇帝也忍不了的时候,或者某个皇帝不需要代言人的时候,这个太监说拿下就拿下,毫无疑问。这一点皇帝知道,官僚精英知道,大部分太监也知道。所以没有太监敢跟皇帝叫板。其实就是明朝内阁的太监秉笔掌印制度。

由于太监无后,注定了他不能真正凝聚大批的人心。一句话,没人会死心塌地的跟一个太监干的。因为在“家天下”的年代里,无后就意味着没人来继承他的事业,那跟着他的人就没有可靠的未来。任何一个聪明的人,都知道找老板要找能长久发展的。看看东汉和中晚唐那么多牛气哄哄的宦官,哪个称过帝?所以,魏忠贤纵容想称帝,也没人会真心拥护的。没有人心,什么都是空。

权利是把双刃剑,魏忠贤势大因为它,而它的由来是通过迫害政敌取得的,不可避免造成它树敌过多,在民间也有恶劣的影响,他们的势力在朝野和民间被孤立起来,注定它的日子过不长。

魏忠贤当时如日中天,且远在朱由检地位之上,为何不直接称帝?

古人常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除了皇帝指认的继位人之外,别人做皇帝都是造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