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魏忠贤


你认识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魏忠贤


魏忠贤——古今第一宦官

明末宦官,明熹宗即位后,开始平步青云,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更有某些阿谀之臣到处为他修建生祠,耗费民财数千万。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崇祯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彻底肃清。

魏忠贤(1568年-1627年),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原名李进忠,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滦南)人。出身于市井无赖,父母为街头杂耍艺人或小手工业者,好赌成性,曾卖掉自己的女儿作为赌债。认魏朝作为“干父”而改名换姓(据《明清宫廷秘史》)。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太监宫女之间的婚配)。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公元1621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年号天启。魏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明熹宗是个“木匠天才”,喜欢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他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巧夺天工。魏忠贤总是乘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熹宗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自为之”。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

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后时刻对魏忠贤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固然掺杂着个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认识到了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决,尤其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

平心而论,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从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廷弼,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大明江山的。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崇祯即位的时候,海内难民揭竿四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富有处理军国大事经验,以及善于把握动荡时局的“能人”来独当一面,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坍塌崩溃。但崇祯为了整饬内政和平息民愤,更是为了独掌大权,借着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势,一举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天启皇帝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幡然醒悟的同时,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了。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他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17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

为什么说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不会灭亡,只因他能镇住这帮人


魏忠贤,明末有名的大太监,大奸臣。他少时家境不太好,整天和消混混们混迹于街头。一个人有没有出息早先就能看出来。魏忠贤是自宫的,话说对自己都这么狠的人,那要混不出太监样了还真对不起他这一刀。


你认识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魏忠贤


进宫后他巴结上了客氏,这个客氏是朱由校的乳母。在朱由校还是皇子时,这个客氏对他真的是没话说,所以朱由校继位后非常信任客氏,按说皇帝继位后就没有乳母什么事了,但是朱由校封她为奉圣夫人,每天出入朱由校的寝宫,据记载二人可能有关系。

魏忠贤搭上了客氏这条线当然是扶摇直上。至于客氏为什么看好魏忠贤,有传言说他是自宫的,由于手艺不好,或者是故意的,所以宫的不干净,由此凭这点跟客氏搭上关系还是有可能的。


你认识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魏忠贤


在客氏的帮助下,魏忠贤极受宠信,出人司礼秉笔太监,这个位置是可以为皇上代批奏折的,权力非常大,算是太监这门行业的最高水准。朱由校是很贪玩的皇帝,基本不管国事,因此魏忠贤一时权倾朝野,自封“九千九百岁”,而当时有种说法叫“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后,打击阉党,魏忠贤也被给办了。史书上记载魏忠贤无恶不作,崇祯皇帝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着手灭掉魏忠贤,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为什么还有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的说法呢?


你认识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魏忠贤


明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造反,比如李自成、张献忠等,说明朝亡于流寇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回头来看一下,朱由校在位时,也就是魏忠贤当权的时候,有记载的民变只有一次,而到了崇祯时期,各地民变四起,那些闯王什么的都是这个时候起来的。

朱由校喜爱木工,完全不管事的,而魏忠贤是大贪特贪,但是他在贪之余还是办事的,难道说崇祯皇帝就不办事吗?当然办,崇祯还是一个非常敬业的皇帝,但是没有用对地方,方法不对。


你认识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魏忠贤


魏忠贤当权后,实行了一个好政策,那就是收工商税,为什么要收?因为国库没钱啊,没钱自己就没法贪了。虽然自己贪一点,但是国库还是逐渐的充实起来,当时边界正闹腾,没有军饷军队哪有心情打仗呢?

崇祯当政后弄死了魏忠贤,皇帝也不是超人,他还是需要手下办事的,这时另一帮人上来了,那就是东林党。东林党都是些什么人呢?大部分是江南的士大夫,而当时的江南是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让崇祯停止收工商税,还有矿税。

朱由校时期,江南当时光茶税每年就有20万两的收入,而到了崇祯时期,能收上来一半就不错了。既然国库少了这么大的一项收入来源,国家打仗要用钱怎么办?只能算在老实的农民头上了。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一年能挣多少钱?放着那么富有的资本家和矿老板们,欺负老实的农民这算啥。


你认识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魏忠贤


当然崇祯还是个节约的皇帝,他也知道农民不好过,因此决定开源节流、精兵简政,在东林党的串活下取消了全国各地的驿馆,这的确为朝廷节约了不少钱,但是也让很多人失了业,以前的驿馆工作人员一下子成了无业游民,其中有一个叫李自成的。

有人说崇祯那是遇到了小冰河期,属于天灾,就算属于天灾,老百姓们的粮食已经减产了,可朝廷为什么还要加重百姓的税收呢?因此百姓们在无活路的情况下,纷纷造反,在这种情况下,东林党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还不肯妥协,如果他们能稍微的放弃一点自己的利益,给农民们一点活路,也许各地就没有那么多的流寇了,崇祯也就可以分出精力专心的对付后金。

历史中东林党的人个个非常清廉,极富正义感,但是当满清入关后,在抄那些东林党的家时,哪个不是家财万贯,当然个别清廉的还是有的。


你认识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魏忠贤


魏忠贤在的时候,将东林党压的死死的,征收工商税变相的缓解了农民的压力,但是他动了东林党的利益,所以朱由校一死,他们就迫不及待的配合崇祯灭了魏忠贤,而东林党又变相的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明朝亡于流寇,不如说亡于东林党更确切些。反观最后李自成攻入北京时,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在崇祯身边的,陪伴他的只有一个太监。

一个老老实实的本分人

魏忠贤,街道老大妈都比我们清楚他是谁。不太清楚的人,只能是一些历史学人,包括一些名家——他们都是一些固执己见的人,只相信史料,不相信常理。

你认识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魏忠贤


对魏忠贤的总体印象,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个 “坏”字。在明朝坏人榜上,知名度第一的,应当就是他——主子面前窝囊猥琐,背了主子直吃横摇,处在人生颠峰的魏忠贤,完全就是这个样子。具体的坏人坏事,这里就省了。

其实,作为明朝的高级领导干部,魏忠贤的干部档案,肯定被后人改了无数次。改过之后,也没有留下多少痕迹与破绽。但推测中的魏忠贤,早年应该是相当励志的——魏忠贤从一个没有特殊背景的社会青年,最终成长为大明朝一言九鼎的高干,这个传奇本身就相当蛊惑人心。

按照史书的记载,魏忠贤本来应叫“小李子”(与下个朝代的同行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他名叫李进忠,河北人。家庭出身,农民。调查材料,则有两份:第一种说法,爹妈种地,是个下等人,这似乎还有点正经的味道。第二种说法,爹妈是个民间文艺工作者,街头耍猴或其他杂耍活,这不是渲染魏忠贤有艺术细胞,而是添加一点出身下贱、作贱人的味道。

上面这段家庭背景,如果对干部的使用没有多大的问题,当然可以飘过。

下面,则是他的现实表现,有些不太顺畅。

按照塑造坏人的传统笔法,先要交待一下他的童年。

魏忠贤的童年,主要是街头混事。

从少年长到青年,魏忠贤明显是向坏人的方向快速发展。魏忠贤最终是要成长为顶级坏人的,吃点喝点,事情太小,不足以作为证据证明论题,这里就忽略不计了。魏忠贤的坏人特征,好像适宜从嫖娼开始。

嫖娼,这个事情通俗易懂,也可以要多严重有多严重,涉及一个人的现实表现与思想表现,是干部廉洁自律的必检关口。况且,大家对这类事比较感兴趣,并且不受信任危机的影响。比方说谁学雷锋了,大家不一定相信。如果听说谁嫖娼、受贿了,大家一准抓紧呵呵几声,立即帮你发布出去,并且免收广告费。

嫖娼的时候,魏忠贤已经结婚了。据说,魏忠贤是嫖遍了大街小巷,挂红灯的地方他都要光临。

每当读到这一类记载,我总想到魏忠贤家估计还是有点钱的。因为那些地方虽说比不得“天上人间”,但收费标准肯定要比“洗头屋”、“足疗房”贵不少。更重要的是,越是不正规的场所,收费工作就越正规,管理工作就越科学、严谨,绝不会像“国”字号的地方,可以讲人情,随便有个熟人都能免费或逃票。

——魏忠贤家里没有钱,嫖娼时又没有志愿者买单,这事迹本身就很有信息量。究竟财产申报不实,还是后人记述有误,无从下手。

关于魏忠贤的赌博问题,那也是相当严重的。但细细琢磨,好像也有一点问题——不是魏忠贤的问题,而是作家们的问题。

魏忠贤上赌场,通常身上是没有钱的。但没有钱的魏忠贤,下的赌注却上百万。

额的神——魏忠贤真坏,开赌场的真傻!河北的赌场要是这么“钱多、人傻”,谁还愿意舍近求远,跑到那种又唱又打的地方自讨苦吃!

这就是历史中的命题作文,很精彩又很学生级:在魏忠贤走上重要工作岗位之前,还有画龙点睛的这么一笔——吃喝嫖赌,走投无路,卖掉女儿,果断“北漂”!

行至山穷水尽,终究峰回路转,魏忠贤究竟靠的是什么?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早年农民进城的成功人士,说起当年的打拼,他是噙噤泪水。

魏忠贤根本就不是“快男”,成名前夜,甚至饱还受羞辱。我理解中的魏忠贤,又绝对是明朝官场的幸运儿。但这个幸运儿,走的是一条艰苦卓绝的前进道路,因为他早年的志向,只是当宦官,而最后却当成了太监。

你认识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魏忠贤


魏忠贤决定自宫,一方面只能是生活太逼,而另一方面当特岗工人,工资肯定是相当诱人的。

这是我的看法。如果事实证明我的观点错了,乱写一气的专家竟写对了,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魏忠贤的运气太好了。

能当上宦官,本身就是一种幸运。从报名到录用,去当宦官比参加什么“向前冲”、“大冲关”之类的游戏要难得多,危险得多。游戏当然好玩,在拿奖品之前,冲完这一关冲下一关,哪一关一不留神掉下去,下面不是鳄鱼池,而是清水池,不会游泳也没关系,下面还有帅哥美女安全员,你无非拿不到奖品,落点狼狈。

当宦官的第一关,那是赌生死。负责手术的一律都是个体户,私立医院都没有。如果说私立医院收费很毒,那个体户的收费估计就是歹毒。李进忠本来就穷,交不起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更没有免费的手术。

但李进忠就是李进忠,交不起费,就干脆不交费,自己解决!当年,我读到李进忠这一段时,后面根本还来得及没看,就坚决肯定这小子将来准成大器——对自己都这么狠,还有他办不成的事?

宦官是个专业性太强的工种,关键是硬件有特殊要求。干了这个工作,就不能再干别的工作,流动性自然差,必须敬业一辈子。你这一干一辈子,后面的人就麻烦了。你不死,他进不来。所以,招工指标特别紧张。指标越紧张,条件就越苛刻,比招聘清洁工都要博士还苛刻。

就一项:年龄!人家招的是“少年班”。宫里招宦官,年龄越小越好,好管,好调教,服务年限也长。李进忠婚也结了,女儿都养了,怎么算也有两十岁。这可不是机灵的干部改简历,十岁就能大学毕业呀。

死结,死了!人生最悲催的事,莫过于那玩意儿割了,宦官还没当成。自我动刀子的时候没有死,这会李进忠不死也有死的心思了。吃碗公家饭,怎么就这么难呢?

你认识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魏忠贤


李进忠还是有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不是办法的办法——降低就业标准,先进私企打打工,弄个临时饭碗。

——其实连私企都算不上,而是一个“个体户”。但不是一般的个体户,因为这个老板叫孙暹。

孙暹是谁,我也不太了解底细,你也完全没有必要去较真。只要记住一点,他是个离休老干部!因为他过去当过的官,就是太监,还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如果我的书你是按部就班读的,你就知道这是个货真价实的高干。

如果说李进忠早年是个不成器的玩意,我相信那个玩劣的少年,一准在他自宫的同时,已经与自己的过去一刀两断。我的基本判断是,李进忠在孙暹这里,100%地表现出了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没有这两点,我的书和李青年的下一节,都无法顺理成章再继续下去——孙暹的一个果断决策,让李进忠绝处逢生。李进忠的模范事迹感动了他,孙暹决定推荐他进宫。

李进忠终于进宫了。有必要再提醒一下电视迷——他当的是宦官,不是太监。准确而又专业地讲,他进宫去做的是火者。

什么是火者?从大往小数,太监,少监,监丞,长随,当差。当差以下还有没有?还有一个,这就是火者。换上有上进心的,这一数,心都凉了。

火者干的是哪些工作?无非是扫地,抹桌子,倒马桶等,想为领导搞点近身服务,根本就没有机会。换上一个有进取心的,也是寻死的心思都有了。但是,李进忠一干就是十几年,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只得过一项荣誉称号,就是领导与同志们的口头表扬:“魏傻子”!

请注意,对李进忠的口头表扬是“魏傻子”,而不“李傻子”!姓都混没了,还怎么继续混?没关系,李进忠混成魏忠贤,他一生最大的幸运,就在这里。对有些人来说,混得不知道姓甚名谁,往往也就是得道升天的前兆。

你认识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魏忠贤


——他结识了魏朝,一个太监。魏太监还给魏火者调整了工种,就是典膳。典膳的职责是管后宫的伙食,这差事好,就在领导身边,说不准领导高兴的时候,还能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万历四十七年(1619),王才人居然又死了。辛辛苦苦二十年,魏忠贤一觉醒来,便有人通知他去做仓库保管员。

要么怎么说魏忠贤幸运呢!这个几乎倒霉透顶的老宦官,一年之后竟然被李选侍引为心腹。

接下来,万历死了。朱常洛上台,上台之后刚露面几次新闻联播,人就也死了。朱由校又上台……历史真实的节奏,比电视剧真的快多了,连挣钱的广告都不插。

天启皇帝即位时,客氏封奉圣夫人,魏忠贤任司礼秉笔太监,得帝信任,命兼掌东厂。五十多岁了,快退休的年纪,魏忠贤终于成了成功人士!

但是,这个成功太属意外。哪一个环节上少了一段幸运,魏忠贤都不会有今天。并且,这需要一个基本前提:魏忠贤必须競競业业,一步一个脚印。事实上,在很长时间里魏忠贤确实是个实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