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的富豪們是如何從小培養子女養成財富意識的?

不少父母忌諱與孩子談錢,害怕太早對孩子灌輸金錢觀,會令他們一切向錢看。古今中外,很多富豪之所以能夠迅速積累財富並使財富創造巨大價值,這和他們的理財觀念和能力密不可分在教育孩子金錢財富觀念上,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富豪在教育子女的金錢觀、理財觀方面都不吝惜時間與精力,那麼富豪們是如何培養子女金錢和理財觀?

李嘉誠:苦難是最好的學校

中外的富豪們是如何從小培養子女養成財富意識的?​雖然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李澤楷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但是擁有鉅富的李嘉誠毫不嬌慣兩個兒子,從小就讓他們接受苦難教育,並且培養他們的理財意識,教導他們節儉。他用生活的道理教導兒子。溫室裡的幼苗不能茁壯成長,他就帶他們看外面的艱辛,比如:一同坐電車坐巴士,看路邊報攤小女孩邊賣報紙邊學習功課那種苦學態度。

李嘉誠認為父母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對下一代的將來影響很大。李嘉誠每次給孩子零花錢時,先按10%的比例扣下一部分,名曰所得稅。這樣,小孩在花錢時不得不事前進行仔細盤算,做一個全盤和長久考慮。當孩子在外地讀書時,李嘉誠給他們開了兩個銀行賬戶,其中一個賬戶上的錢他們絕對不能動用,這些是準備給他們完成博士課程的費用。如果要使用另一個賬戶的金錢,他們必須寫信給李嘉誠報告,他會在24小時內回覆。後來因為他們功課太多,才接受他們要求改用電話說明。

1990年,做了4年打工族的李澤楷,在父親的指令下回港。李澤楷順從父親,也許是他厭倦了異國打工生涯,也許認為父親的公司裡更可“隨心所欲”,大展拳腳。

李嘉誠並不以為小兒子的實習期已結束,只安排他到和記黃埔做普通職員,跟隨行政總裁馬世民學藝。馬世民則安排他到旗下的公司工作,這與他喜歡的電腦工作基本對口。最初的日子,李澤楷向父親抱怨薪水太低,還不及加拿大的1/10,是集團內薪水最低的,都抵不上清潔工。李嘉誠說:“你不是,我才是全集團最低的!”李嘉誠從集團支取的薪金才5000港元。

比爾蓋茨:從小培養勞動意識

中外的富豪們是如何從小培養子女養成財富意識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賺錢的速度快得驚人,僅用十幾年時間就積累了富敵數國的龐大資產,這實在是一個財富神話。

然而,這位世界首富沒有自己的私人司機,公務旅行不坐飛機頭等艙卻坐經濟艙,衣著也不講究什麼名牌;他還對打折商品感興趣,不願為泊車多花幾美元……

比爾·蓋茨還嚴格控制著孩子們的零花錢,在他的要求下每個孩子都需要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並且不能向大人尋求幫助,從小就培養他們付出才有回報的勞動意識。

比爾·蓋茨父母的教育經中有非常重要的五個字:“尊重,坦誠,愛。”這是為人父母者的眼光和格局,因為父母信任和支持,比爾·蓋茨才能走出人生輝煌的第一步。

同樣,當比爾·蓋茨成為父親以後,他也繼續發揚著父母的教育理念,從不去幹涉孩子們的職業規劃,並且不遺餘力地為孩子們的“愛好”提供便利,幫助他們挖掘自身的潛力。

雖然零花錢給的不多,也從不鼓勵自己的孩子買奢侈品,但是對於他們的興趣愛好,蓋茨都會100%支持。詹妮弗從小就對馬術運動很感興趣,從6歲開始學騎馬了。長大後,她的夢想就是成為世界一流的騎手。

中外的富豪們是如何從小培養子女養成財富意識的?​ 詹妮弗參加比賽,蓋茨夫婦也會親自到現場為她加油打氣,現在全美馬術協會的排名裡,詹妮弗排在障礙賽第19位,已然是國家級選手水平了。

2017年21歲的她在馬術比賽中贏得了10萬美元獎金,如今個人積累的比賽獎金就已經超過了百萬。

巴菲特:內在品質才是一生的財富

中外的富豪們是如何從小培養子女養成財富意識的?​生為股神巴菲特的兒子,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是一輩子不用為物質煩惱,是隨時享用世界上最好的資源,還是不用努力也可以獲得成功呢?

答案是,都不是。巴菲特的兒子彼得,離開大學後,獨立生活,不僅要負責音樂室的開銷,還有房貸的壓力,與普通年輕人沒什麼兩樣,為工作和生活不停地打拼,在19歲時,獲得有限的財產以後,不再從父親那裡獲得任何財產。與普通作曲家和音樂家一樣,只能通過自己最新一部作品來體現自身價值。彼得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成為一名優秀的作曲家,贏得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的“艾美獎”。

彼得說,自己很幸運能夠生在巴菲特家族裡,並非是物質,其實他從小並沒有享受得到過多的物質,而是他從家族裡接受非常好的家庭教育,從父親身上學到很好的人生哲理。

潘石屹:節約能成就未來的財富

中外的富豪們是如何從小培養子女養成財富意識的?​偶像劇中的富二代,常常穿梭在高檔餐廳,渾身名牌,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而潘石屹的孩子,雖然出生在大富之家,卻很少有機會享受奢華生活。在窮苦人家出生的潘石屹從小教導兒子要勤儉節約。潘石屹曾對兒子說“孩子,正是因為你出生在富有的家庭,更需要在生活中學會節省。自己帶盒飯,並不是吝嗇,而是一種合理的節約。有時候,貧窮反而能成為將來的財富。”見孩子不解,潘石屹乾脆講起了自己當年的故事:“爸爸剛到海南創業的時候,沒有錢住賓館,晚上只能睡在天涯海角的沙灘上,又擔心衣褲被流浪漢偷走,每晚臨睡前,我都先在沙灘上挖一個深坑,把衣褲埋進去,睡到上面壓著才放心。第二天穿上衣服,身上的沙子淅淅瀝瀝直往下掉。”潘石屹說得風趣,可孩子聽了卻難過地低下了頭。

王健林:給5個億,讓他“交學費”

中外的富豪們是如何從小培養子女養成財富意識的?​王健林曾稱“給兒子5億元‘上當20次’交學費”的錢。如今,王思聰的身份是普思投資董事長,萬達集團董事。

普思投資,這個PE基金,在王健林眼中,純粹是給兒子練手用的,在採訪中王健林表示:“我不過問他任何投資計劃,就準備一些錢,讓他自己幹5年,上20次當。看看能不能成。

經過6年的發展,現在普思投資的官網上展示出了20個投資案例,其中5家公司已IPO,兩家已經申報上市,最成功的一筆有5倍的投資回報。

董明珠:獨立和低調

中外的富豪們是如何從小培養子女養成財富意識的?​董明珠是位單身母親,兒子2歲時,丈夫病逝。孩子5歲之前,是在董明珠手上長大的,無論是出差也好,到哪裡也好,幾乎沒有離開過她。

進入格力以來,董明珠兒子一直都是“留守兒童”。董明珠曾想過:“有時,我真想放棄所有的一切,好好地陪兒子。我甚至想,要是我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就好了,也許那樣,兒子會更幸福……

在這樣的環境下,董明珠的兒子很早就學會了獨立的去處理自己的事情。

董明珠的兒子十分低調,他即便有著強大的後臺,在外面也從來不和任何人說自己的母親是誰。甚至有些人還以為他的媽媽是一名律師,因為董明珠的兒子是學律師的。

身為“高、富、帥”,董明珠的兒子應該是眾星捧月,開著豪車住著洋房,周圍全是美女。然而事實上卻截然相反。沒有女朋友,開著十幾萬的小車,工資月薪5000,連房子都是租的!

董明珠的兒子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年輕人,就連照片網上都找不到。不過每次提到兒子,一臉嚴肅的董明珠臉上總是會綻開美麗的笑容。這是她的驕傲,除了格力以外,最讓她感到自豪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