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故事是从那个民国少女

散落她的一沓宣纸开始的。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金粉世家》开播15年了,

这部被誉为“民国红楼梦”的作品,

轰轰烈烈地开始,

却寂静冷清地结束,

总理府的七少爷,心高气傲,

出身寒门的清秋佳人,纤尘不染,

他们相遇在深夜的窄胡同,雨天的花房……

在开满向日葵的田地里,

齐刷刷地倒下,坠落进热烈燃烧的青春。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金粉世家》的前半段故事,

美得如同梦境。

他们跨越阶级地恋爱,结婚,

深情在一天天的消磨中

置换成了势如水火,

暗淡的结局,如梦初醒般刻骨铭心。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剧中的每一个角色:

盛气凌人却敢爱敢恨的白秀珠,

小巧玲珑,天真烂漫的八小姐,

聪明伶俐却为爱削发为尼的小怜,

爱上婢女最终吐血而亡的柳春江,

每一个人都在挣脱着宿命,

但迂腐和残酷却最终压弯了旧时代的天平。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小时候看的是故事,

长大了才开始佩服写故事的人。

对于男女之间感情的拿捏,

对于痴男怨女的爱恨纠葛写的细腻无比,

让人潸然泪下。

1

他是张恨水,

1895年5月18日,

出生在安徽安庆潜山县。

一个细腻而温柔的人,

他笔下的每个主角,

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

而他自己,也不例外。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人生的长度有限,流水逝去追不回,

张恨水取此名为了告诫自己珍惜时光。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他秉持着这样的决心,

成为了民国最高产的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120多部中、长篇小说,

留下了三千多万字的作品。

传说张恨水写作有三绝,

其一,他能够同时撰写多部小说,

最高纪录是七部长篇同时着笔;

其二,他写作从来不打草稿,

每每是一挥而就,甚至没有什么涂改;

其三,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穿插于小说之中。

和很多当时的作家一样,

张恨水的小说起初在报纸上连载,

“一个人养活一家报社。”

张恨水当之无愧,

从来不用担心他会江郎才尽。

相传他每天晚上九点,

便排队等在张家门口,

张恨水低头在稿纸上奋笔疾书,

数千字一气呵成,各交来人。

甚至有一日,

他打麻将上了瘾,

报馆来人催稿子,

他左手打麻将,

右手写,照样按时交稿。

《春明外史》是他的成名作,

他把当时官场和社会的奇闻怪事

都用戏说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又极尽讽刺之能事。

《春明外史》自见报第一天就引起了轰动,

其小说悬念丛生,人物命运跌宕起伏。

有些读者为了先睹为快,

甚至每天下午到报馆门口排队等报。

《春明外史》连载5年,

读者就这样风雨无阻地排队买了5年。

当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命运危在旦夕之时,

读者纷纷来信为其请命。

自此以后,张恨水声名大噪。

《春明外史》刚刚落幕,

《金粉世家》便粉墨登场。

在他的创作顶峰,

张学良也是张恨水的书迷,

甚至曾经登门拜访,

但张恨水是最爱惜羽毛的人,

他以“君子不党”为由婉拒了。

连鲁迅的母亲都是他的忠实粉丝,

每逢张恨水新书出版,

必然让鲁迅买来细细品读。

老舍曾说,

“张恨水啊,真是国内妇孺皆知的作家。”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除了全国妇孺,

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这些国家领导,

都是他小说的粉丝。

在重庆谈判时,

毛泽东甚至单独接见了张恨水,

并以小米、红枣和延安自制的呢料相赠。

而后来张读到了毛写的《沁园春·雪》,

为毛泽东描绘的壮丽图景而惊叹,

遂发表在《新民晚报》副刊中。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2

对于很多人来说,

张恨水最好的作品不是《金粉世家》

而是《啼笑因缘》。

来京念书的江浙富家子弟樊家树,

貌美贫寒却爱慕虚荣的沈凤喜,

心地善良的富家千金何丽娜,

侠女心肠,老实淳朴的关秀姑,

一男三女的爱情故事。

他的作品看似专写才子佳人的

种种哀情、艳情、惨情、苦情的小说,

实际却是反映社会的风俗画卷。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2004年《啼笑因缘》电视剧版

张恨水笔下的人物,总有一种宿命感,

企图冲破桎梏,但最终都被现实裹挟,

这仿佛是他的真实写照。

张恨水有三段婚姻,

他一直赡养着自己的前两房太太,

从未想过始乱终弃。

他对爱情有着美好憧憬,

每一段婚姻,都是一种境遇,

也让他清楚知道,

人生中,什么最重要、最想要。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年轻时候的张恨水

他的境况和鲁迅类似,

张恨水第一段婚姻由母亲包办。

那年他18岁,

刚从上海的学校归来,

张母抱孙心切,安排他去相亲,

对方徐氏,见面时他觉得还挺满意,

可他不知的是,对方是拿人顶替的,

直到结婚时,

张恨水把盖头一揭,才知中了掉包计。

被气的离家出走了几天,

最后,出于孝道,只得选择妥协。

和鲁迅一样,

他只把这位妻子当做母亲送给自己的礼物,

喜不喜欢都要接受,

爱不爱都要好好供养。

开始的欺骗,相处中又没有共同话题,

婚后生的儿女,都夭折了。

抗战前夕,

徐氏随同婆婆从北京返回潜山老家,

张恨水再也没有跟她生活在一起过,

徐氏也不怪他,

因为张恨水赡养费给的多,

让她衣食无忧,

有趣的是,

她跟外人说,嫁了个“摇钱树”。

只觉自己没有儿女福气,

后来,徐氏突发中风去世。

当时,张恨水由于第三任妻子要做手术,

抽不开身,交给长子700百元,

委派他操办后事,

将第一任妻子葬于张家祖坟山头。

人生,总有无奈。

可以不爱,但是不能无情。

张恨水对于第一个妻子便是如此。

3

看过《金粉世家》的人,

应该对小怜这个角色有所印象

——身份下贱,聪明伶俐,

因为无法跟相爱的人在一起,

选择削发为尼。

一个爱而不得又不愿委曲求全的人。

小怜的原型,

正是张恨水第二任妻子胡秋霞。

胡秋霞,原名招弟,

幼年时被人从重庆拐卖到上海,

给人家当丫鬟,无法忍受家主的打骂,

伺机逃了出来,

在习艺所遇到张恨水。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张恨水与家人合影,第二排左一为张恨水,左二为胡秋霞

他为她更名为胡秋霞,

取自王勃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之后,张恨水著有长篇小说《落霞孤鹜》,

以此纪念这段生活。

相比徐氏,

胡秋霞年轻、活泼,

给他沉寂许久的生活带来蓬勃朝气。

胡秋霞是他生活上的贤内助,

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

但婚后的差距不可避免地扩大,

张恨水的文学世界胡秋霞无法参与,

他心中的苦痛困惑无人诉说,

爱情是需要共同点,需要契合。

美貌能在一时让人感到悸动,

但那只是片刻的欢愉,不是长久的生活。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写作中的张恨水

第二段婚姻的失落让他更加痴迷于创作,

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小说创作当中。

他的小说出现了一个高峰,

《啼笑因缘》《金粉世家》……

这些扛鼎之作正是出于这一时期。

我们本该能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

但时代不会温柔对待任何人,

“九一八”之后,

张恨水自感百无一用是书生,

唯一可做的,就是以笔作战。

他的笔变成了锋利的军刀。

他写了一系列的抗战小说,

报纸上连载着他的《太平花》《东北四连长》,

很快他就上了日本人的暗杀黑名单,

不得不离开北平。

到了南京,他出资办了《南京人报》,

在当时人口不足一百万的南京,

出版首日,报纸就销出一万五千份,

成为报业奇迹。

《南京人报》办了一年多,

日本飞机空袭南京。

张恨水和同事经常是

屋外响炮弹声,

屋内响着印刷报纸声。

重压之下,

张恨水因恶性疟疾和胃炎病倒了。

《南京人报》也不得不停刊。

抗战结束后,

看似迎来了宁静的和平,

却不如想象中安然。

张恨水曾送给原配徐氏一块地,

正因为这块地,徐氏被划为地主阶级,

在土改时张家遭到牵连,

老家的十余箱书稿尽毁。

同时,张恨水的温柔笔触,

不适应那个缺少浪漫和风雅的年代,

失去了稿费的张恨水,

靠着一点积蓄养着一大家子人,

勉强过着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他存在银行的黄金,

也被经理悉数卷走。

一连串的打击,压垮了张恨水,

他突发脑溢血,

记忆力逐渐丧失,

说话也变得相当困难。

直到他受到友人帮助,

在文化部担任顾问,

终于又开始有了正常的收入。

但《金粉世家》《啼笑因缘》这样的作品,

再也没有出现过。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电视剧《金粉世家》剧照

4

但命运的坎坷敌不过对真爱的追寻。

张恨水在一次演出中邂逅了

当时还是北平春明女中学生的周淑云,

周淑云爱慕张恨水的才华,

不顾他已有两房妻妾,毅然嫁要给他。

张恨水重情而寡断,

虽然他也对周淑云动情,

但他深知自己身边还有

两个需要他供养的女人。

徐氏还好说,

二太太胡秋霞听说后,撕破脸大闹,

并撕毁了俩人的所有合影。

但最终,像许多旧式家庭一样,

她们三人相处还是比较平和。

三房太太为张恨水共生育了13个子女。

多年之后,

张恨水与胡秋霞的女儿回忆道:

“懂事以后,

我知道自己的家庭比别人复杂,

不愿谈起。

每当看到母亲痛苦的表情,

也难免会怨恨父亲。

但是,当我走过为人妻、

为人母、为人师的

生活历程之后,

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的感情。”

“很多人说父亲的小说是‘半新半旧’,

思想上也是‘半新半旧’,

那么他的婚姻也算是‘半新半旧’式的吧。

作为子女,

我们不愿用世俗的尺子

去衡量他更爱哪一个女人,

我们只能说,

父亲的人性是丰满的、仁慈的,

充满温情善良。”

张恨水寻寻觅觅,只为找一个了解我的人

张恨水位于北京西城区砖塔胡同95号的张恨水故居,于2005年3月被拆

1967年张恨水脑溢血发作在北京逝世,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他的名字,落在书角,

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讲述。

他留下的故事,

成为很多人心里的洁白,

我们终能体会,

心在灿烂中死去的残忍,

与恨水东流的惆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