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豆類商品下半年有望走強

市場人士:豆類商品下半年有望走強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以豆粕為代表的油脂油料期貨受到市場關注,在事件與天氣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來市場行情將如何發展呢?近日,在華南(期貨)私募俱樂部主辦、大商所支持的“華南私募匯——油脂油料(豆系)產業鏈及投資研討會”上,與會嘉賓表示,短期國內市場的大豆供需與國際市場存在矛盾,豆粕空頭壓力較大。中長期來看,美豆種植期的天氣情況是關鍵因素,可能會引發豆系產品的價格上漲。

“由於東南亞需求持續增加以及歐洲部分市場出現新增需求,貿易摩擦對美豆出口的影響不大。”中信期貨產業業務總部農產品(000061,股吧)總監施丹表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我國雖然減少了對美豆的進口,但美豆庫存壓力並不大。

【更多行情,可關注期金管家官方網】

短期來看,厚方投資油脂油料研究員王月磊認為,國內與國外的大豆供需面存在矛盾。一方面,由於壓榨利潤向好,美豆的舊作出口逐漸增加;另一方面,國內供給壓力較大,需求疲軟。

對於近期國內的豆粕需求,王月磊認為,生豬價格從春節後快速下跌,隨著養殖利潤下降,生豬會快速出欄,對飼料的需求下降。同時,生豬價格下跌也會壓制肉禽的價格,最終影響對粕類的總體需求。“水產價格表現不錯,水產養殖利潤較高,看好2017/2018年度水產養殖,但水產料消費目前仍未進入旺季。”他說。

“國內外的供需矛盾反映到國內豆粕的基差上,但短期美豆價格有支撐,在這個階段去做空,壓力比較大。”王月磊表示,目前豆粕庫存已經超過2017年的最高位,油廠大豆庫存處於相對高位並且會繼續增加,油廠大面積脹庫,壓力最大的時候還沒到來。

在施丹看來,近年來,國內豆粕供應同比增速持續高於豆油。因此,國內豆粕的需求量直接決定大豆的壓榨量,乃至國內的豆油供應。

“目前豆油消費增速跟不上豆粕,隨著壓榨量增加,豆油庫存積累,豆油供應不會緊張。”杭州天跡資產聯合創始人朱奇認為,從跨期價差的角度分析,豆油雖然存在反向套利的機會,但是由於倉儲成本以及機制保障等因素,跨期套利的空間不大。豆粕的跨期套利機會主要取決於大豆是否減產,減產規模會決定升貼水幅度。

“中長期來看,美豆還需要去產能,目前美豆種植面積雖然比去年少,但是還是比較高的。”王月磊認為,種植成本會對美豆價格有所支撐,但從新作的平衡表來看,供應較寬鬆,因此價格的上漲空間會受限。

此外,他認為,如果美豆產能下降,更容易受到天氣因素影響,價格的上漲空間會更大。“目前來看,豆粕行情可能會像去年一樣,價格雖然會快速上漲,但是也會很快下來,所以在交易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節奏。”

朱奇表示,在捕捉豆粕、菜粕套利機會時,豆粕和菜粕市場本身的變化值得重視。過去二十年,大豆的市場份額在持續擴張,使得豆粕比其他雜粕的經濟性強。但隨著菜粕使用效率提高、質量提升,其定價也往上調了,菜粕自身價值的重新發現可能會帶來豆粕、菜粕供需格局的改變,豆粕和菜粕價差有反彈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