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如何觸發學生的“靈感” ,老師需要這樣做

作文教學如何觸發學生的“靈感” ,老師需要這樣做

靈感,是人們在藝術構思探索過程中由於某種機緣的啟發,而突然出現的豁然開朗、精神亢奮,取得突破的一種心理現象。是人腦在高度亢奮狀態下信息紛呈並相互溝通所造成的那種最佳的思維勢態,是被感知的客體和認識的主體結合、相撞擊的一個必然結果。王勃寫《滕王閣序》、郭沫若創作《鳳凰涅梁》、歌德著《少年維特之煩惱》等,都是靈感一來,毫不費心血,信筆疾書,一揮而就,無意中寫成廣驚世之作。可見靈感有時在寫作中就成了“最具決定性的創造力量”。(湯姆森語)

作文教學如何觸發學生的“靈感” ,老師需要這樣做

作文教學中需要靈感,更需要觸發點。語文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活躍學生的多向思維,幫學生觸發寫作靈感,形成濃厚的寫作氛圍,誘發出不甘人後的必欲寫好的心理機制,提高寫作能力。教學中,教師應當怎樣才能幫助學生觸發寫作“靈感”,讓學生頭腦中閃現出一個又一個“靈感”呢?筆者認為:

一、觀察素材,構建大腦信息網絡,提高靈感的概率。

有位作家說:“作家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的直接倉庫,裝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間接材料的倉庫,裝書籍和從資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文的倉庫。有了這三種,寫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學生如果心中“米”,“晨炊”就不會為難了。這就要求學生平時多積累,,寫作時才會胸中有墨,潑灑自如。

豐富感知,擴大信息量,是寫作的原動力。所以,教師要豐富和強化感知,讓人的大腦接受客觀世界的刺激,保留和積累刺激的痕跡

綜合起來,使新刺激和舊痕跡綜合起來,然後去組織、加工、改造進行信息編碼,長期儲存。

1.加強指導,讓學生明確積累素材的重要性。

從寫作角度看,靈感源於生活;生活之水積蓄到什麼程度,就有什麼樣的靈感。一盆水有風不起浪,大海之上卻是無風浪千疊。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牛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就孕育著靈感和熱望。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點燃靈感的火花。元好問說:"眼處心生句自神"(《論詩三十首》)。通過自己切身體驗,

把握生活的真諦,才會產生靈感,才會"句自神"。教師要長期給學生推薦美文佳作,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素材對作文的重要性。

2.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學生怕寫作,仔細分析原因,主要是忽視周圍世界的細心觀察,缺乏有意識的積累,大腦空空,當然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福樓拜經常教導莫泊桑觀察要細緻,要能發現所描寫對象的特點。他說:“當你走過一位坐在他門口的雜貨商的面前,一位吸著菸斗的守門人的面前,一個馬車站的面前的時候,請你給我畫出這雜貨商和這守門人的姿態,用形象化的手法描繪他們包藏著道德本性的身體外貌,使得我不會把他們和其他雜貨商、其他守門人混同起來,還請你只用一句話就讓我知道馬車站有一匹和它前前後後50匹是不一樣的。”故事告訴我們,觀察要細緻,要能發現所描寫對象的特點。所以,魯迅說要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點就寫,還說,對任何事,必須觀察準確、透徹,才好下筆。

3.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名著、讀佳作。

魯迅先生說:“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全部就說明應該怎樣寫”。教師應培養先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並引導學生將自己覺得有價值或值得玩味的東西用讀書筆記的形式記下來,常常翻動它、感悟它,使閱讀真正發揮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能力的作用。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學生積累素材的積極性。

比如上綜合實踐課,教師就可以提前讓學生多蒐集相關的素材,

然後上課展示;可以是辯論會、故事會、古詩朗誦等形式,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讓他們獲得心理的滿足。

二.作文教學方式要靈活多樣,觸動學生思考的“興奮點”,喚起寫作靈感。

寫作是一種積累的發洩,平日積累的素材有了,這時就需要恰當地點燃“引線”把藏在胸中的某種情感短時間迅速爆發,寫出的文章自然文采飛揚。

也許我們可以從“望梅止渴”的故事中得到啟迪,曹操此舉的成功依賴於兩個條件:一是“望梅”的話是在士兵有過吃梅子的生活體驗並且是非常渴的條件下說的,二是要說“前面有一片梅林,可以摘梅子吃”這樣的話。再看看作文課上老師的命題和指導,學生沒有“吃梅子”的體驗,沒有“吃梅子”的需要,卻偏要出那方面的題目,當然“流不出口水來”,寫不出真正的文章來,這就是學生所謂沒靈感的由來。所以語文教師大可學學曹操。

“靈感”的產生需要有外界的新信息的刺激,去“驚醒”那些“潛伏信息”。語文老師應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去輕輕敲醒學生沉睡的心靈,讓學生頭腦閃現“靈感”的“火花”。

1.讀寫結合法。

教師每每分析課文時,激動人心的故事情節和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往往使學生忘了下課,課後還會對課文中有關情節和人物進行一些漫無邊際的評議和想象,這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好勝心強,

富於幻想。在此如果引導他們到書中認識人生,尋找寫作的材料和技巧,啟發學生進行系列性、創造性的聯想,必然把學生記憶倉庫中的材料誘發和召喚出來,燃起寫作的熱情,促使他們想象思考,提筆為文。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挖掘材料中讀與寫的最佳契合點,採用讀寫結合,以讀導寫,以寫促讀的方法來激活學生思維。教師讓學生給小說再續上一個結尾。寫作效果出奇的好,學生想象力極為豐富,結局寫的異彩紛呈。

2.用歌曲創設情景,為想象力插翅

把歌曲引入課堂作文,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一次感受美、品味美、接受美的薰陶的機會,同時還可營造出特定的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對頭腦中儲存的一些相關的文化背景、人物形象的回憶,學生就能容易的找到觸發點。比如教學《我的母親》,教師放了一首《燭光裡的媽媽》,讓學生感受母愛。當聽完兩遍後,大部分學生已淚流滿面,有的甚至泣不成聲。無需太多的文題分析,學生提筆疾書。過後,教師檢查學生的習作,大都文理通順、重點突出、標題也新穎,

3、作文命題方式要推陳出新,注重題目的觸發作用。

葉聖陶主張出題的目的在於“喚起學生的寫作動機”,夏丐尊認為作文題目“猶如爆竹上的“藥線”,這些話都講得極為生動和深刻。因此,語文教師在作文命題上應儘可能多樣化,信息量充足,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心理需要,廣泛誘發學生的情思。例如供材料作文、補題作文、一題多做等。比如寫“面對誘惑”的話題作文,就可以擬出一

段富有啟發性的提示語:生活中,人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金錢的誘惑、權利的誘惑、名譽的誘惑。作為學生,面對名牌的服飾是一種誘惑,面對可口的飯菜是一種誘惑,甚至於考試時的高分也會是一種誘惑,那麼,我們該怎樣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呢?上面這段提示語就正如爆竹上已經點燃的“引線”,就是寫作的興奮點,抓住了這一點,寫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4.抓住契機,隨機作文。

如今年的春節晚會上,趙本山又一次成為人們的熱門話題,就可以讓學生寫《我看趙本山小品》的作文,甚至於一次犯錯誤,都可以讓學生寫反思性的作文。

幫學生觸動寫作興奮點,喚起寫作靈感,是語文老師的責任。我們期望在今後的課堂上,學生不再發困,不再犯難,而是躍躍欲試,摩拳擦掌,靈思湧動,筆端生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