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的一首诗,语言自然朴素,情调悲切,堪称唐诗中的名篇!

苏武庙究竟在何处,现已不详。温庭筠凭吊苏武庙,怀想古人遗风,遂写下 这首咏赞苏武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之作。、

《苏武庙》

唐代: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温庭筠的一首诗,语言自然朴素,情调悲切,堪称唐诗中的名篇!

【注释】

1、苏轼:汉武帝天汉元年奉命赴匈奴,被匈奴扣留流放至北海牧羊。他羁留匈奴长达十九年。销魂:极度地感慨和激动。

2、甲帐:汉武帝用的帷帐。本句是讲苏武归来时武帝已死。

3、丁年:壮年。

4、茂陵:汉武帝陵墓。

5、逝川:逝去的时间。

【译文】

苏武曾在汉使前,激动感慨,面对他祠堂的大树,我不禁茫然。塞外明月高挂,大雁消失在云边;荒塞明月高挂,大雁消失在云边;荒塞牧羊归来,草原升起暮烟。回朝了,楼台依旧,而武帝已逝;出使前,戴冠佩剑还是壮年。武帝已葬茂陵,看不到他封侯受爵,只能面对秋水,凭吊先皇,哀叹逝去年华。

温庭筠的一首诗,语言自然朴素,情调悲切,堪称唐诗中的名篇!

【赏析】

开篇直叙苏武见到汉朝使者,得知自己已经获释可以回到祖国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销魂”二字高度概括了苏武当时内心的非常情态。次句写诗人面对眼前庙中的建筑和古树,思绪茫茫。“古祠”与“高树”没有感情和知觉,对苏武的事迹和他高尚的节操完全不了解,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感叹。

颔联写苏武荒塞牧羊,胡天燕断,从广阔的空间角度形象地表现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的坚守。

温庭筠的一首诗,语言自然朴素,情调悲切,堪称唐诗中的名篇!

颈联写苏武归汉情景和当年出使的情景,由“回日”忆及“去时”,“去时”是英姿勃发的壮年,十九年后归来,早已人事沧桑,“甲帐”与“丁年”为巧对。这一联通过对时间转换的形象描绘,表现了苏轼被扣留的时间之长以及他所遭受的磨难之多。

尾联抒发苏武的故君之思,夹杂有岁月蹉跎的悲伤。全诗跌宕起伏,语言自然朴素、意境苍凉,情调悲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