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暴跌“幕後黑手”終於被揪出,披著“牛皮”的熊終於出現

思考一個故事

某 天,一隻蠍子要過河,就對身邊不遠處的青蛙說:“你過來,我有事跟你商量。”青蛙回答說:“請說,我聽得清。”“我想到河彼岸去,但我不會游泳,你揹我過 去吧。”“揹你過去不是問題,可我不會揹你!”“人們都說青蛙很仗義啊,怎麼事到臨頭你卻退縮了呢?”蠍子很是不解地問道。“不是這樣。背別的小動物可 以,只要我可以勝任,但是揹你不成。”“為什麼?”蠍子接著問。“因為你有個毒鉤子,如果我揹你到河心,你蜇了我,我就要死翹翹了。”聽了青蛙的話,蠍子 哈哈大笑:“你弱智啊,你揹我到河中間時我蜇你,你死了我還能活嗎?”青蛙一想也是,就背起了蠍子。當他們游到河心的時刻,青蛙突然感應背上一陣撕心裂肺 的疼痛,接著便四肢發麻。青蛙用最後的力氣問道:“你想自殺?”蠍子答道:“誰想自殺啊?我蜇你完全是出於下意識。”說完,兩個小傢伙就都沉入了河底。

在 這個故事裡,青蛙開始是對蠍子保持警惕的。換言之,青蛙對蠍子的行為是有預見性的,它預測到了蠍子的行為將會導致的後果。但它放棄了曾正確的行動設想,錯 誤地認為:任何動物都會珍惜自己的生命,蠍子蟄我,它就會喪失生命,因此它不會蟄我。但它忘記一個致命的規則:邏輯只是理性條件下的,而下意識又往往能戰 勝理性。

邏輯性的行為已不復存在,以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為例,人所知的是有侷限的,最終我們將不可避免地陷入這一狀態,即只要是邏輯推斷 並 表達是合理,就會被認為是可行的。而我們的股民何嘗不是,特別是由非理性主導下的市場,每次交易指令的發出,大多不是對計劃的管理,而是非邏輯性的顛倒。 計劃中不聽小道消息,可一聽到又神魂顛倒;計劃按止損價止損,結果捨不得“割一點肉”;計劃不去碰炒高的股票,結果仍控制不住上漲的誘惑!

中國股市暴跌“幕後黑手”終於被揪出,披著“牛皮”的熊終於出現


莊家操盤五步曲

在股市大盤向上的過程中,個股輪炒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如果把握得當,散戶可以把一個牛市當成兩個牛市來做,獲利會非常豐厚。對於散戶來說,發現莊家大牛股其 實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一般來講,被莊家看中的股票通常是散戶不太注意的股票,在低位橫盤已久,每日成交量呈現為豆粒狀,如同進入冬眠一樣。但恰恰是這 類股票,一旦醒來,就會像火山爆發一樣,爆發出大幅飄升行情。

中國股市暴跌“幕後黑手”終於被揪出,披著“牛皮”的熊終於出現

1.目標價值以下低眼籌碼階段

所謂的目標價位也就是說散戶在買 人股票時,已經給這一個股票定好了一個盈利目標價位,一旦股票的價格達到這一目標價位,散戶便拋出股票。莊家坐莊必須吸籌,只有控制了足夠的籌碼,倉位達 到了一定比例,通常為10%-30%,莊家才能夠操縱股價,才能有貨用來洗盤、震倉。在這一階段,莊家往往極耐心地、不動聲色地收集低價位籌碼,這部分籌 碼是莊家的倉底貨,是莊家未來產生利潤的源泉,一般情況下莊家不會輕易拋出。這一階段的每日成交量極少且變化不大,分佈均勻。在吸籌階段末期,成交量雖有 所放大,但並不很明顯,股價呈現為不跌,或即使下跌也會很快被拉回,但上漲行情並不會立刻到來。因此,此階段散戶應觀望為好,不要輕易殺人,以免資金凍 結。

2.試盤眼貨與震臺打壓並舉階段

莊家在低位吸足了籌碼之後,在大幅拉昇之前,不會輕舉妄動,莊家一般先要派出小股偵察部 隊試盤一番,將股價小幅拉昇數日,看看市場眼風盤多不多、持股者心態如何。在各種條件都具備的市場環境中,莊家想要對某一支股票進行吸貨操作時,一般先會 試盤,莊家試盤的目的是瞭解該股籌碼的分佈情況,以及市場對該股的關注程度(也就是所謂股性),看看該股是否已經有別的莊家潛伏在內,同時還可以吸進籌 碼,用於日後正式吸貨時打壓股價。震倉是為了嚇出意志不夠堅決的跟風盤,莊家用少量的籌碼打壓股價,為日後的拉昇降低成本。因此,打壓震倉不可避免。在莊 家打壓震倉的末期,散戶的黃金建倉機會到來了。此時,成交量呈遞減狀況且比前幾日急劇萎縮,表明持股者心態穩定,看好後市,普遍有惜售心理。因此,在打壓 震倉末期,散戶可趁K線為陰線、跌勢最兇猛時進貨,通常可買在下影線部分,從而抄得牛股大底。

3.洗盤階段:莊家為了減輕在後繼拉高中的拋盤壓力,要對盤面的獲利盤、套牢盤、止損盤進行清洗,同時抬高其他短線介人資金的成本,使拋盤壓力降到最低程度, 以便達到順利拉昇的目的。洗盤階段伴隨著大幅拉昇階段同步進行,每當股價上一個臺階之後,莊家一般都會洗一洗盤,一則可以使前期持籌者下車,將籌碼換手, 提高平均持倉成本,防止前期持籌者獲利太多,中途拋貨砸盤,使莊家付出太多的拉昇成本;二則提高平均持倉成本對莊家在高位拋貨離場也相當有利,不至於莊家 剛一出現拋貨跡象,就把散戶嚇跑。洗盤時成交量是逐漸萎縮的,這說明市場中並沒有大量的籌碼暗中出逃,股價的波動幅度會越來越小,這表明莊家不願意提供差 價給短線跟風盤去賺取利潤,一般在洗盤過程中,30日移動平均線會呈上漲趨勢。

4. 大幅控盤階段

莊家為了吸引 散戶追漲以減少拉昇成本,一方面會利用傳聞或輿論大力散佈朦朧的利多消息,引起散戶關注;另一方面會通過操縱股票價格,作出良好的技術形態,以吸引技術派 人士眼進,同時通過對敲的方法自買自賣造成放量向上突破態勢。莊家的拉臺加上散戶的追漲,造成尾市搶盤,股價節節升高,步入主升期。一般拉昇會分為以下幾 個階段。

(1)初級拉高:這一階段初期的典型特徵是成交量穩步放大,股價穩步攀升,K線平均線系統處於多頭排列狀態,或即將處於多頭排列狀態,陽線出現次數多於陰線出現次數。如果是大牛股則股價的收盤價一般在5日平均線之上,平均線託著股價以流線型向上延伸。

(2)中期拉高:這一階段的典型特徵是,伴隨著一系列的洗盤之後,股價上漲幅度越來越大,上升角度越來越陡,成交量越放越大。若成交量呈遞減狀態,那麼,莊家要麼在高位橫盤一個月左右慢慢出貨,要麼利用除權使股價絕對值下降,再拉高或橫盤出貨。

(3)末期拉高:當個股的交易溫度熾熱,成交量大得驚人之時,大幅拉昇階段也就快結束了,因為買盤的後續資金一旦用完,賣壓就會傾瀉而下。因此,散戶在此階段後期的交易策略是堅決不買進,如果持籌在手,則應時刻伺機出貨。

5.拋貨離場階段:此階段K線圖上陰線出現次數增多,股價正在構築頭部,買盤雖仍旺盛,但已露疲弱之態,成交量連日放大,顯示莊家已在派發離場。因此,此時果斷出倉,就成為散戶離場的最佳時機,而此階段跟進者則將冒九死一生的風險,實屬不智之舉。


中國股市的兩大軟肋

A股市場投資難、監管難,根本原因只有兩個:一是上市公司質量;二是投資者質量。

從 表面上看,所謂短牛、快牛、瘋牛,慢熊、長熊、死熊;炒小、炒新、炒差,新股不敗;炒殼、賭殼、借殼、買殼、垃圾股死不退市;短線暴炒、快進快出、高頻率 換手、十炒九虧;信息造假、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屢打不絕;因為上市難,所以退市更難;“散戶市”與“政策市”的惡性循環,相互綁架監管層,共同阻擾市場 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進程等。

這一切亂象的背後,根源只有兩個:一是缺乏保質足量的上市資源;二是缺乏足夠強大的機構投資者群體。

我國A股上市資源單一而短缺

上市公司的質與量,是一國股市的基石與生命線。

目前,我國A股市場IPO審核仍執行傳統“工業版標準”,它僅適應大型成熟企業上市需要,而無法滿足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經濟企業上市的需要,這將無法適應新時代、新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此外,我國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創新類上市資源短缺,而且我國A股市場暫時尚不肯接納境外優秀企業來華上市,因此,A股上市資源無法保質足量。

A股投資者結構“散戶化”

目前,我國A股市場散戶交易額佔比接近90%,這是一個典型的“散戶市”。

“散戶市”的主要特點是短炒、短線投機,他們更偏好於追漲殺跌、追逐短線收益率,散戶沒有價值投資理念,也沒有長線投資習慣,他們總是頻繁換手,不斷買進賣出,這會導致反向操作、出錯概率大增,這也是大多數散戶“炒股”虧損的主要原因。

相反,機構市在機構之間展開博弈,機構具有資金優勢、專家優勢、信息優勢,機構具有較強的估值定價話語權,而且它們大多崇尚價值投資和長線投資,因此,強大的機構投資者群體是市場運行的穩定器或壓艙石。

“散戶市”必然導致“政策市”,而散戶市與政策市的“惡循環”,極大地阻止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進程,也讓A股市場亂象叢生,似乎永遠無法成熟長大。


四招教你輕鬆跟莊

一、從該股的十大股東情況判斷

如果十大股東中有券商或是基金,該券商或基金很可能就是該股的莊家。如果券商或基金的持倉量很高,券商有幾家營業部同時上榜,或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有幾隻基金同時上榜,或同一地區有幾家機構同時上榜,則更可靠。

二、從該股的流通股股東人均持股量判斷

總結所得經驗之後,我們認為,人均2000股以下為弱莊或無莊,人均2000股至4000股為強莊,人均4000股至10000股為超強莊,人均10000股以上為極強莊。在人均2000股至4000股時介入最好,這時股價剛拉昇,漲幅不太大,後市潛力大。如果人均持股量過高,該股的漲幅往往已經很大,上漲潛力相對比較小,風險也較大,莊家隨時有變現出貨的可能。

三、從該股的股東人數變化趨勢判斷

該股的股東人數變少,說明有人在收集,可介入。反之則說明有人在不斷派發,介入要謹慎。

四、從該股的成交龍虎榜判斷

如果某股漲幅超過7%時,某券商有幾家營業部同時上榜或所佔的成交量比例很高,則說明有強莊駐紮。


中國股市暴跌“幕後黑手”終於被揪出,披著“牛皮”的熊終於出現

中國股市,20年罕見“怪象”:散戶虧慘了,機構卻賺翻了!背後原因讓人一身冷汗

今年的A股市場,兩極分化,機構狂歡,散戶大幅虧損。由於全年近七成的個股下跌,很多中小投資者不是被套牢,就是被割肉出局,A股市場的去散戶化愈演愈烈。

臨近年底,大盤藍籌大漲,小市值股票大跌,很多機構賺得盆滿缽滿,多數小投資者虧得一塌糊塗,應該說,這種結構性行情導致的投資收益兩極分化,在A股的二十多年曆史上,應該還是首次。

散戶虧錢的原因找到了:都是炒小盤、炒績差股惹的禍

上週五的A股交易數據顯示:12月22日,這兩市去除這個月上市的16只新股和停牌的213家公司,總計有3230家公司,日成交額低於1000萬元的公司,有420家,其中有63家公司的成交額,甚至低於了500萬元,成交非常低迷,可以說已經被市場邊緣化。

再來統計這420家公司,市值低於50億元的公司有347家,佔比達到82.6%,低於30億元的公司有183家,佔比43.6%,其中有24家公司市值低於20億元。

從動態市盈率來看,虧損的公司總計65家,佔比15%,市盈率高於40倍的公司有216家,佔比51.4%。

如果從今年的漲跌幅來看,420家公司中,除了去年12月以來上市的46家公司,只有4家公司上漲,幾乎全部下跌, 其中下跌超過50%的有47家,佔比11.2%,下跌超過30%的有253家,佔比高達60.2%。

從這些數據來看,公司市值越小,成交額越低,業績越差,市場表現就越差,上週五這一天的成交數據,其實就是今年整個A股市場的體現,目前來看,小市值公司、績差股被邊緣化的趨勢不僅沒有趨緩,甚至還在加劇。

而這些邊緣化個股的持有者,基本都是中小投資者,因為他們的選股思路,基本都是炒小盤,炒績差、炒重組。於是很多人今年大幅虧損,套太多隻能就低趴下,導致成交低迷。從海外成熟市場來看,七成以上的成交量是由機構投資者完成。

而在A股,卻有八九成的成交量是由散戶來完成,從這個對比來看,A股市場要走向成熟,去散戶化必不可少,香港市場上,很多公司的股價跌得只剩下幾分錢,甚至一分錢,多少年之後,A股也極有可能會是這樣,投資者要事先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