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故事:跨市贫困户喜结连理携手脱贫致富

一条苦瓜藤 两个幸福果

脱贫故事:跨市贫困户喜结连理携手脱贫致富

刘梅珍帮莫兴会搬饲料。

脱贫故事:跨市贫困户喜结连理携手脱贫致富

夫妻两看到脱贫的希望。

49岁的莫兴会是平乐县源头镇古营村委金竹自然村村民,而46岁的刘梅珍是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村民。虽然在去年8月前,两人互不相识而且属于不同的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贫困户。相同的境遇让两个人在网络上相识后,感情迅速升温,并很快组成一个“跨市”贫困家庭。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建起了养猪场和鱼塘,携手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跨市”贫困户 组成一个家庭

从平乐县城开车约一个半小时到达金竹村,村子群山环绕,风景优美。而要到莫兴会的养殖场,则还需要走10分多钟的泥巴路。

个子瘦小的莫兴会性格开朗,他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介绍起自己的情况。原来,莫兴会由于家庭贫困,一直没娶上老婆,家里也没有像样的房子。2015年建档立卡确定贫困户时,他是个典型的房未建、家未成、存款为零的“三无”中年男人,家中年逾八十的父母为其结婚的事操碎了心。帮扶联系人、平乐县副县长余和登与他谈心交心,了解他的想法,开导他的思想,并与他一起制定脱贫致富计划。

“只有先成家再立业了。”莫兴会笑着说,其实,这婚也是给“脱贫”给副出来的。他说,去年,政府给了他一个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指标,于是,他在镇里一家金融单位申请了5万元贷款。可是,对方说要夫妻双方出示相关的证件。他说,他没结婚,没妻子。 办事员说这要请示领导。然后,这事就一直搁了起来。怎么办?看来,得先找个老婆!当年8月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QQ上认识了相邻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的网友刘梅珍,俩人一聊就非常投机。闲聊中,得知刘梅珍因为丈夫不幸去世,一个人带着两个读大学的孩子,十分辛苦,自然也被评为了贫困户。两人一交流,虽然各属不同的市,其实开车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而且语言相通,相同的境遇让两个人决定走到一起。就这样,2018年元旦,两人高高兴兴地去民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组成了一个“跨市”贫困家庭。

“裸婚”贫困户要结出幸福果

结婚时,他们没有婚车、没有放礼炮、没有摆酒席,更没有存款和像样的房子。结婚后,因为老房子早就破败不堪,他们只好借住在兄弟的房子里,是真正的“裸婚”。

“我们都是贫困户,没有谁嫌弃谁。”性格内向的刘梅珍坦诚地说,只要两个人肯做,相信一定能脱贫。结婚后,两个人就开始忙碌起来。通过贷款借钱,莫兴会和叔叔一起办起了养猪场,建场地,买猪苗。为了省人工,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刘梅珍一直呆在金竹村帮忙,一个女人肩挑背扛什么活都干。猪场建好后,莫兴会开着摩托车把刘梅珍送到钟山。刘梅珍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卖铺,一天有几十块钱的营业收入。虽然钱不多,但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笔稳定的收入,而且平时不忙时,刘梅珍还会在村里帮人做事挣点工钱。猪场需要帮忙了,刘梅珍就赶到金竹村;刘梅珍需要进货了,莫兴会就会去钟山帮她进货。村民们经常看到两个人就这样坐着摩托车往返奔波在山间道路上,没有浪漫,一心只想着如何尽快脱贫。如今,莫兴会的养猪场养有7头母猪和40多头仔猪。

“虽然现在肉猪的价格不太好,但我们相信会好起来。”莫兴会说,他们的猪还要几个月才能出栏,希望到时行情能有所好转。同时他们还开出了面积有几亩的一口鱼塘,准备养鱼,实现“两条腿走路”,争取在今年能脱贫。并尽快建起属于自己的房子,让两个孩子能安心读完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