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在做亲子咨询的时候,我发现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就是家长的焦虑,那焦虑真是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

如何破解焦虑?这么多年的咨询做下来,我逐渐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给大家说一个案例,你们就能明白了。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贝贝妈妈遇到了一个烦恼:5岁半的贝贝最近迷上了《动物总动员》,看了许多遍以后,不满足于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不但自己编故事,还每天缠着妈妈编故事,加入各种新的情节,不断追问每个人物的对话和行为细节。

开始的时候,妈妈还比较有耐心,但编了一段时间以后,妈妈灵感枯竭,疲于应对。贝贝一提到编故事,妈妈就感觉头大。妈妈内心有些忐忑:孩子要是一直这样编故事可咋办?

这样想了以后,妈妈从担心到焦虑,每次编故事的时候,不再觉得有乐趣,脑海里会掠过一幅画面:贝贝每天缠着她编故事,导致兴趣狭窄,生活单调,影响贝贝的全面发展,被同龄的孩子所超越……

这幅画面让妈妈感觉愈发不安,于是,就本能地阻断这个编故事的过程,妈妈的态度,让贝贝感觉非常不尽兴。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听妈妈这样讲了以后,我就在慨叹:有时候育儿也是个围城啊!恰好前几天有位爸爸说自己的孩子少了一种痴迷的精神,我就开玩笑说:孩子太痴迷也犯愁,孩子不痴迷也犯愁,你们两家换一下孩子吧,保准都满意。

我问贝贝妈妈:既然你问“孩子要是一直这样编故事可咋办”,那么,你是否想出答案了呢?还是不假思索地防御孩子,简单粗暴地中断了事?

其实,贝贝妈妈是一种典型的“有问无答”的思考方式,经常会笼统地问一些问题,比如:孩子速度慢可咋办?孩子不听话可咋办?孩子没礼貌可咋办?孩子没有主动性可咋办?孩子不爱阅读又咋办……

然后,放任头脑去构思那幅可怕的画面,比如孩子因为慢导致考试答不完题,无法考入理想的学校,然后找不到好工作……这种画面越想越真实,吓得自己不知道如何是好。

你看,很多时候妈妈们焦虑的来源,是这种过于丰富的想象力。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很显然,贝贝妈妈采取行动扼杀焦虑时,被扼杀的还有孩子的兴趣。

这次,我让贝贝妈妈慢慢地思考,认真地回答自己的问题:孩子要是一直这样编故事可咋办?

我先让妈妈列出编故事的好处。我惊讶地发现,她几乎没想过这个问题,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这样一直编故事不好”。于是,

我们一起罗列了编故事的好处:

1.孩子会特别有创意

2.发展想象力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对今后写作文非常有好处

5.思考能力会非常棒

6.情商高,能换位思考,通过故事学习如何处理冲突。

7.在故事中体会到亲情和友谊的珍贵

8.把自己代入弱小动物的角色,体会到被保护、被爱的感觉。

9.可以共度亲子时光,增进情感交流

10.体会到热爱、着迷的感觉,对一件事情有持久的动力

……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然后,我让妈妈罗列出一直编故事的“坏处”,妈妈说出了如下四条:

1.可能会太痴迷,忽略了其他方面。

2.一直编小动物受伤的故事,感觉太悲戚了。

3.有时候编故事变成了妈妈的任务,编的不好孩子会怪妈妈。

4.妈妈编不出来,觉得很痛苦。

当编故事的好处和坏处罗列出来以后,妈妈就发现,以前的思维是多么偏颇啊,对编故事的好处视而不见,一直在想着不好的方面。这样对比一看,立刻觉得编故事是特别有价值的事情。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我让妈妈继续分析,这四条“坏处”怎么面对。

我们首先分析,这样痴迷地编故事,是否会忽略其他方面?预计会持续多久?妈妈仔细回想一下贝贝之前的兴趣:喜羊羊迷了一年,西游记迷了半年……看来,“一直编故事”的那个可怕画面,大概是不会发生了。

其次,为什么会编小动物受伤的故事,这样是否不好?其实,每个孩子的故事里都有各种死去活来的情节,对孩子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黑暗的事情,受伤的游戏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至于编故事的分工,这反倒是我们着力讨论的地方,贝贝在编故事的过程中,的确会不知不觉把任务过渡到妈妈身上,但妈妈编了情节她又不满意,不断地否定妈妈,怪妈妈编的不够好。于是,我让妈妈和贝贝轮流编,并且约定要尊重对方的思路。

当然,编故事的过程,特别挑战妈妈的想象力。其实,对贝贝的担心里面,也隐藏着妈妈因为不擅长带来的挫败感。

当这样分析以后,贝贝妈妈的问题,从“孩子一直编故事咋办”,变成了“怎样更好地编故事”,这就变成了非常有建设性的话题。于是,我们把反复讨论的重点,放在怎么在《动物总动员》的人物框架里,发展出好玩的故事和游戏,加入了很多温馨、感人的瞬间。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妈妈和贝贝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故事讲到这里,你知道我的方法了吗?是的,当家长焦虑的时候,我就用这个“有问有答”的方式,让家长把焦虑的问题完整地思考,给出具体的答案。

如果您是被焦虑困扰的父母,建议您经常做一做“有问有答”的练习。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书写。把每个焦虑写在一页纸上,然后从各个角度去分析,而且,也不苛求一次分析完毕,时常补充一下,这很像“一个人的圆桌会议”,写着写着,思路就清晰了,办法也出来了。

有了面对焦虑的办法,从担心、到思考,再到行动,这个链条完整了。下次你发现自己在焦虑的时候,不如试试吧,别让焦虑这头怪兽吞噬了妈妈和孩子最宝贵的亲子时光。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在做亲子咨询的时候,我发现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就是家长的焦虑,那焦虑真是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

如何破解焦虑?这么多年的咨询做下来,我逐渐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给大家说一个案例,你们就能明白了。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贝贝妈妈遇到了一个烦恼:5岁半的贝贝最近迷上了《动物总动员》,看了许多遍以后,不满足于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不但自己编故事,还每天缠着妈妈编故事,加入各种新的情节,不断追问每个人物的对话和行为细节。

开始的时候,妈妈还比较有耐心,但编了一段时间以后,妈妈灵感枯竭,疲于应对。贝贝一提到编故事,妈妈就感觉头大。妈妈内心有些忐忑:孩子要是一直这样编故事可咋办?

这样想了以后,妈妈从担心到焦虑,每次编故事的时候,不再觉得有乐趣,脑海里会掠过一幅画面:贝贝每天缠着她编故事,导致兴趣狭窄,生活单调,影响贝贝的全面发展,被同龄的孩子所超越……

这幅画面让妈妈感觉愈发不安,于是,就本能地阻断这个编故事的过程,妈妈的态度,让贝贝感觉非常不尽兴。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听妈妈这样讲了以后,我就在慨叹:有时候育儿也是个围城啊!恰好前几天有位爸爸说自己的孩子少了一种痴迷的精神,我就开玩笑说:孩子太痴迷也犯愁,孩子不痴迷也犯愁,你们两家换一下孩子吧,保准都满意。

我问贝贝妈妈:既然你问“孩子要是一直这样编故事可咋办”,那么,你是否想出答案了呢?还是不假思索地防御孩子,简单粗暴地中断了事?

其实,贝贝妈妈是一种典型的“有问无答”的思考方式,经常会笼统地问一些问题,比如:孩子速度慢可咋办?孩子不听话可咋办?孩子没礼貌可咋办?孩子没有主动性可咋办?孩子不爱阅读又咋办……

然后,放任头脑去构思那幅可怕的画面,比如孩子因为慢导致考试答不完题,无法考入理想的学校,然后找不到好工作……这种画面越想越真实,吓得自己不知道如何是好。

你看,很多时候妈妈们焦虑的来源,是这种过于丰富的想象力。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很显然,贝贝妈妈采取行动扼杀焦虑时,被扼杀的还有孩子的兴趣。

这次,我让贝贝妈妈慢慢地思考,认真地回答自己的问题:孩子要是一直这样编故事可咋办?

我先让妈妈列出编故事的好处。我惊讶地发现,她几乎没想过这个问题,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这样一直编故事不好”。于是,

我们一起罗列了编故事的好处:

1.孩子会特别有创意

2.发展想象力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对今后写作文非常有好处

5.思考能力会非常棒

6.情商高,能换位思考,通过故事学习如何处理冲突。

7.在故事中体会到亲情和友谊的珍贵

8.把自己代入弱小动物的角色,体会到被保护、被爱的感觉。

9.可以共度亲子时光,增进情感交流

10.体会到热爱、着迷的感觉,对一件事情有持久的动力

……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然后,我让妈妈罗列出一直编故事的“坏处”,妈妈说出了如下四条:

1.可能会太痴迷,忽略了其他方面。

2.一直编小动物受伤的故事,感觉太悲戚了。

3.有时候编故事变成了妈妈的任务,编的不好孩子会怪妈妈。

4.妈妈编不出来,觉得很痛苦。

当编故事的好处和坏处罗列出来以后,妈妈就发现,以前的思维是多么偏颇啊,对编故事的好处视而不见,一直在想着不好的方面。这样对比一看,立刻觉得编故事是特别有价值的事情。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我让妈妈继续分析,这四条“坏处”怎么面对。

我们首先分析,这样痴迷地编故事,是否会忽略其他方面?预计会持续多久?妈妈仔细回想一下贝贝之前的兴趣:喜羊羊迷了一年,西游记迷了半年……看来,“一直编故事”的那个可怕画面,大概是不会发生了。

其次,为什么会编小动物受伤的故事,这样是否不好?其实,每个孩子的故事里都有各种死去活来的情节,对孩子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黑暗的事情,受伤的游戏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至于编故事的分工,这反倒是我们着力讨论的地方,贝贝在编故事的过程中,的确会不知不觉把任务过渡到妈妈身上,但妈妈编了情节她又不满意,不断地否定妈妈,怪妈妈编的不够好。于是,我让妈妈和贝贝轮流编,并且约定要尊重对方的思路。

当然,编故事的过程,特别挑战妈妈的想象力。其实,对贝贝的担心里面,也隐藏着妈妈因为不擅长带来的挫败感。

当这样分析以后,贝贝妈妈的问题,从“孩子一直编故事咋办”,变成了“怎样更好地编故事”,这就变成了非常有建设性的话题。于是,我们把反复讨论的重点,放在怎么在《动物总动员》的人物框架里,发展出好玩的故事和游戏,加入了很多温馨、感人的瞬间。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妈妈和贝贝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你这么爱操心,孩子的天分都没了

故事讲到这里,你知道我的方法了吗?是的,当家长焦虑的时候,我就用这个“有问有答”的方式,让家长把焦虑的问题完整地思考,给出具体的答案。

如果您是被焦虑困扰的父母,建议您经常做一做“有问有答”的练习。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书写。把每个焦虑写在一页纸上,然后从各个角度去分析,而且,也不苛求一次分析完毕,时常补充一下,这很像“一个人的圆桌会议”,写着写着,思路就清晰了,办法也出来了。

有了面对焦虑的办法,从担心、到思考,再到行动,这个链条完整了。下次你发现自己在焦虑的时候,不如试试吧,别让焦虑这头怪兽吞噬了妈妈和孩子最宝贵的亲子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