襪業源流史(連載七)——近代襪業的發展

第二章,近代襪業的發展

中國針織工業的發展是從織襪開始起源的。織襪工業隸屬於針織業的範疇,以前我國從未有織襪此類工業存在,那時國人穿的皆是布襪。從1879年起,西方的針織品輸入中國,受其影響,在一些沿海進口商埠相繼辦起了針織企業。“清光緒末葉,德貨鷹球麒麟等牌汗衫褲洋襪,盛銷於沿海各口岸,人民賞用,逐年增多,漏危亦日大,於是熱心之士,有起而自辦工廠者”,我國的織襪工業開始興起。經外國推銷到上海的手搖襪機,是我國出現最早的織襪機,也是上海織襪手工業起步的標誌。幾年後,由於電力襪機的引進,正式出現了以電力為動力的針織廠,上海出現的第一家使用電力襪機的工廠是景星針織廠,“為針織業之嚆矢”。這時,國內也出現了專門製造手搖襪機的工廠,生產的手搖襪機較進口襪機便宜很多,每臺只有十幾元,很快得到市場的認可。南匯、松江、無錫、蘇州、杭州、硤石、平湖、嘉興一帶也大批引進這種手搖襪機,使這些地方的手工織襪業得到迅速普及。由此,國內出現了以上海為代表的使用電力襪機織襪的機器工業,和以南匯、無錫、硤石、平湖等地為代表的使用手搖機織襪的手工工場兩大部類,織襪業成為一種跨層次的“兩棲”行業。

“九一八”事變以後,隨著民族工業的興起,促進了織襪行業的迅猛發展,沿海的一些主要城市已擁有針織織襪企業一千多家,其中僅上海就擁有600多家,當時還有一些猶太人在上海開辦小型衫襪廠,用進口柯登襪機生產女式長統絲襪,其檔次和價格在市場上是較高的。

解放前的一段時期,由於受戰爭影響,織襪業同其它針織業一樣,生產受到挫折,全行業處於低潮。建國以後,才重新開始復甦和振興,特別是通過公秋合營,一批織襪企業通過合併、聯合、改造,真正走上了正軌化發展和規模化的道路。

自織襪業出現至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幾十年間,國產手搖襪機的普及,加之1925年長江的通航,致使襪子銷路激增,織襪業得到大發展,進入繁盛時期,在江南一帶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織襪業中心區。據統計,上海較大規模襪廠由1921年的20家發展到1929年的130餘家,無錫的織襪廠此時也達到了37家,南匯、平湖、硤石等地織襪業的發展同樣達到了鼎盛時期。

一、以上海為中心的織襪產業

上海襪業發展概述

上海針織工業起步較早,僅次於繅絲和棉紡織行業。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中國第一家針織廠在上海虹口創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這家針織廠名叫“雲章衫襪廠”,是由杭州人吳秀英創辦的,當時採用英、德製造的人力織襪機、哈茄吊機、縫紉機,生產襪子兼營內衣。開始僅有幾臺手搖襪機織線襪,規模小、產量低。後因經營不善,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轉賣給廣東商人,改名為景綸衫襪廠(上海景綸針織廠的前身)。增添機器,開始向內衣發展。光緒三十二年,創制桂地衫、椒地衫、錦地衫,銷路漸暢。光緒三十四年,汗衫出口南洋,首開國產針織品的出口歷史。但當時中國針織品市場仍為英、德、美、日等國各大洋行霸佔,民族針織業經營極為艱難。該廠創辦後的20年間,上海內衣廠始終未獲發展。

景綸衫襪廠的設立標誌著上海手工織襪業的開始。據《上海之小工業》記載:

織襪一業,資本可大可小,故江浙兩省,城市鄉鎮,幾乎遍地皆是,多則有百餘機,少則一二機,出品雖雜劣,而價格極賤,頗合內地銷售,上海為外貨機類傾銷地,欲求戰勝舶來品起見,是非小資本襪廠所能負此責任,近年上海國貨襪廠如雨後春筍,盛極一時,共計有六十餘家,最大者如中華第一針織廠,鴻興襪廠,他若進步羲和久和足安五和勝德八餘久益三才協和達豐精華等等,不勝枚舉。

織襪機有手搖機電力機兩種,以上海襪廠現狀論,織線襪者多用手搖機,絲襪者則多用電力機,襪分羅紋平口兩種,平口襪工作較繁,多用六十支雙股線織之,羅紋襪則用四十二支雙股線及四十二支以下者織之,惜紗線十九外貨,國貨紗線,粗者尚有,至六十支紗線,合上海國貨紗廠,日出不及二包,即以中華第一針織廠一家論,日出線襪一千八百打,需用六十支線十二包,相差已遠,言之可嘆。

織襪手續,①搖紗②倒紗③織襪④檢驗⑤縫頭⑥漂染⑦裝潢。如細分之,其各種手續,有二十二種之多,手搖襪機大多國貨,每部價洋十七八元,電力機近年國人亦能自制者,惟機上所用之針,上海雖有匠心永和兩機廠,專門製造出售,然止可用之以織線襪,如織絲襪所用之針,仍非外貨不可。

民國初年,上海出現第一家使用電力織襪機的工廠即景星針織廠,成為電機針織業的鼻祖。民國元年(1912),上海第一家專業手搖機襪廠——柯泰襪廠設立。翌年,錦興襪廠首先向國外引進電力襪機,成為上海第一家電機襪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洋襪進口銳減,其時又值國產手搖襪機試製成功,襪廠趁時發展。民國5年,上海手搖機襪廠發展到70餘家。民國8年,華商襪業公會成立,會員廠有50餘家。其中規模較大的中華第一針織廠(現中華第一棉紡針織廠),有引進的K字、B字襪機共270臺。

這時,上海已經有了專門銷售的襪子專營店。南洋衫襪商店最早是設於廣東路的一個襪攤,專賣老式的白竹布襪。1916年改為坐商,主要經營針織線襪,取名南洋襪廠,以“群島牌”註冊商標向廠商定牌生產高支紗汗衫、雙紗棉花衫和雙紗平口襪。1927年在南京路增設南洋襪廠南號。1955年,南洋襪廠的廣東路老店併入南號,次年更名為南洋衫襪商店。

1914年以後,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外國產品來源阻斷,襪廠開設“如春筍怒發,復以積極競爭之故,出品漸精,襪廠得到較快發展”。據統計,上海規模較大的襪廠由1921年的20家,發展到1929年的130餘家,發展速度可見一斑。截止1935年,上海有電機襪廠三十多家。

制襪業自民國18年國產電力襪機制造成功後,電機襪廠迅速發展,與手搖襪廠同時並存。其中也有全能廠和單一工序的小型廠。民國16年,華商襪業公會改組為針織同業公會,針織各業會員廠達到200餘家,標誌上海針織工業已粗具規模。

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全國抗日救國運動高漲,抵制日貨,提倡國貨,民族針織工業又得到發展。到民國25年,又有中南、國華、富華、惠福等內衣全能廠,承豐、林森、延生等織造(織布、成衣)廠,華倫、昆源、祥生、友益等單織廠,華昌、中興、義興、新育、瑩蔭等單造廠相繼設立。上海針織內衣全能廠發展到22家。襪子品種從一般紗襪發展到人造絲提花襪、高支麻紗襪、過膝女襪、花口套襪及羊毛襪等,改變進口襪獨霸市場的局面。

民國26年八一三抗日戰爭中,地處虹口、閘北、南市一帶的五和、林森、祥生、國華、中南、康福等廠均毀於日軍炮火。針織工業遷徙至租界內,掀起了建廠高潮,景福、公和、洪盛、富強等廠相繼設立,針織內衣廠達100餘家;制襪廠增加公益、美豐、裕康、天一、九華等30餘家。無錫中華襪廠也在這時遷入上海租界。大部分廠通過南洋商人擴大外銷,獲得厚利。

民國30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外銷中斷,內銷亦因電力、原料等限制,全行業生產萎縮。民國32年,日偽頒佈《收購棉紗棉布暫行條例》,商統會以市價的1/4強行收購紗布,上海針織工業被日偽收購各類棉紗達160噸。大部分廠壓縮生產,產銷量銳減。當時,中華第一針織廠移機申新九廠,景綸廠移機恆通紗廠,就地取紗,生產得以繼續。

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日商康泰廠被國民政府經濟部接收,更名中國紡織建設公司上海第一針織廠。私營針織廠紛紛復工。美豐、永大、雲明等襪廠相繼設立。到民國37年,襪廠發展到780家,比民國34年增加146家。但不久內戰加劇,通貨膨脹,針織用紗又受中國紡織建設公司配額所限,多數廠被迫減產,上海針織生產普遍趨向枯萎。

1932年,上海其中21家襪廠資本總額為1877766元,平均每家襪廠資本為89417. 4元,其中資本額最大是華純織造廠,有559441元,資本額最小的是三才廠,僅有資本5000元,可即使資本最少,該襪廠的電力襪機也有24部,羅紋車6部,縫頭車2部,倒紗車1部以及搖紗車2部。

另據資料記載,南匯的織襪業開始於1912年,全盛時期是在1919年到1926年,在這七年中“城鄉四郊,襪廠林立,機聲相應,盛極一時”,從1927年到1933年,織襪業開始出現衰落狀態,“時局不靖,金融奇緊,農村經濟愈感凋敝,購買力忽告低落,織襪廠因虧本而宣告停歇者,時有所聞。”到1933年,在南匯繼續開工的較大襪廠有48家,其中屬於獨資性質的襪廠數量最多,計有32家,其餘的16家襪廠則皆屬於合夥性質。

1949年上海解放,市軍管會接管官僚資本的中紡公司上海第一針織廠,更名為國營上海針織廠。當時,上海制襪業831家,全部開工17家,局部開工的298家,開工率37%。1950年下半年開始,國營商業對針織廠加工訂貨,國家銀行對困難戶發放貸款。內衣、制襪、手套業於1951年分別成立聯營所,企業生產逐漸好轉。這時,又新增了一批私營針織廠。

1954年,光大、鎰大、鴻興等襪廠率先實行公私合營。振豐棉織廠遷往安徽省合肥市,成為上海紡織工業首家內遷企業。1956年1月,全行業1517傢俬營企業全部實行公私合營,其中制襪業787家。11月19日成立上海市內衣織造工業公司(12月13日更名為上海市針織內衣工業公司)和上海市制襪工業公司,實行歸口管理。1957年,公司按“產品相同,地區相近,分區管理,以點帶面”的原則,把歸口單位劃分成獨立廠、中心廠、代管廠。至此,各廠生產開始納入國家計劃。1956年以後,全行業共有40多家針織廠陸續遷往內地。到1959年,所屬企業按“產品歸類,協作配套”的原則,裁併成171家針織廠。其中內衣33家,襪子106家,手套30家,機械2家。1962年,南匯縣屬5家襪廠和松江縣屬1家襪廠劃歸上海市針織工業公司。

50年代末,上海針織行業普遍開展技術革新運動。手搖襪機相繼摜掉搖手柄,向半自動、自動化發展。襪子染色改為扁漿式和滾筒式,染色工序摜掉撬槓棒。此外,先後設立了針織第一、第二機械廠、針漂一廠、針漂二廠、同豐絲光廠和針織商標廠,為行業生產配套、協作服務。

60年代初,襪廠普遍採用化纖原料,化纖襪生產正式起步。1961年,錦綸絲襪和彈力錦綸絲襪佔襪子總產量的5.21%,逐步替代傳統的紗線襪。手套也開始採用化纖原料生產。60年代期間,行業內兩個機械廠從修配發展到製造。上海針織機械一廠(簡稱一機廠)開始用舊的K字襪機車身改制成51型繡花襪機,到70年代又相繼製造成功Z72型、Z76型雙針筒襪機;上海針織機械二廠(簡稱二機廠)試製成功國產第一臺經編機和20英寸、30英寸多三角大直徑提花緯編機,填補國內空白。1970年4月,行業創建針織第三機械廠,製造出GN2-1型高速包縫機(拷殼車),全行業老式包縫機得到全部更新。歷經10多年時間,完成從手搖、半自動、全自動到電子群控的革新改造。

70年代期間,內衣業起步發展化纖產品。1971年,景綸廠試製維棉、粘棉、腈棉、滌棉產品,開上海針織外衣化纖產品之先河。接著,鴻興襪廠改為針織二十廠,慶生襪廠改為針織十九廠,織造緯編針織滌綸面料;上襪一廠增添滌綸生產線。

在國家“六五”、“七五”計劃期間,上海針織工業技術改造總投資4.09億人民幣(含用匯3788萬美元),投入各種項目181個。全行業新廠房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佔全行業全部建築面積60%,一大批高層廠房和寬暢的辦公大樓建成,使原來的一批弄堂廠、擱樓車間得到改造。絕大部分廠的汙水排放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上海織襪十五廠等總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這一期間,引進國外各種襪機237臺及各種輔助設備近1500臺,行業具有國際上80年代初水平的主機設備,從原來5%上升到18%。同時,行業自力更生,通過3個機械廠生產襪機4469臺(其中供業內3000餘臺),對行業內50%三四十年代老設備進行了更新。通過老廠改造,行業拓寬外銷市場,擴大錦綸絲襪、薄型襪、毛巾襪和童襪生產,壓縮彈力錦綸絲素色襪品種。1990年,針織行業所屬針織一廠、針織二廠、百達廠、五和二廠、針織九廠、針織十七廠、針織二十廠、針織二十二廠、統益襪廠與第五棉紡廠組成上海針織內衣(集團)公司,其餘44家廠組成上海針織公司。1992年,兩個公司均獲得自營進出口權。

1992年末,上海針織行業共有襪子廠12家。

襪業源流史(連載七)——近代襪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