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文化|天祝是土族的故鄉

天祝是甘肅土族的主要分佈區,也是土族的故鄉。

大通河流域的朱岔、天堂、炭山嶺、賽什斯原本就是土族的發祥地,經歷了由吐谷渾先民融合當地民族向土族演化的全過程。據《涼州志考·德集·平番縣誌》記載,清乾隆年間魯土司轄民“有土民三千二百四十五戶,二萬一千六百八十六人”,共分十旗,即上四旗、中二旗、下四旗。據《秦邊紀略》記載,今永登、天祝一帶土民分別受七十二個鄉約領導。就今天的天祝而言,賽什斯鎮及炭山嶺鎮一部原系魯土司管轄地,文獻中提及的只是整個天祝境內土族的一小部分。天祝其他地方的土族並未計算在內。

涼州文化|天祝是土族的故鄉

土族村民

昂索(也寫作囊索)是明代起在土族地區實行的一種官職名稱。史書記載,四世達賴在位時,曾答應在互助地區建寺,後長時間不見下文,互助地區推薦十三位頭人進藏向達賴請示,達賴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並分別封這十三人為昂索、楊司、官爾、尼日哇、尕爾哇、博勒混等名號,人們習慣上統稱為“十三昂索”。“十三昂索”中有十一位土族,兩位藏族。他們管轄的百姓和土地雖多寡不同,但他們的地位是平等的。“十三昂索”統治的地域不僅僅是限於今天的互助縣境內,而是涉及以互助為中心的這一大片地方。因此天祝縣的松山鎮有一自然村叫囊索,打柴溝鎮有尕哇寺等地名,說明“十三昂索”曾管轄過這些地方或他們的後代移居這些地方。《秦邊紀略》載:“卓子山在莊浪之交,冰溝堡之北,山頂之平如几席然。自麓之山腰,蜿蜒十里許,多茂草,冰溝土人鹹植牧焉。”這說的是當時天祝縣賽什斯境內的景況(“卓子山”今寫作“桌子山”,位於賽什斯鎮先明峽上端)。賽什斯鎮的拉幹(在桌子山附近)、光金臺、上臺子、山大等村子都是土族集中居住的地方。

據著名藏族學者喬高才讓回憶,他小時候經常看到他的家鄉天祝縣東坪鄉和永登縣牛站坡一帶有一部分藏族和漢族,在每年三月初的一天集中在一個僻靜的山彎裡煨桑燒紙,翻穿皮襖、頭戴氈帽跳一種類似於安召的舞蹈,跳完後在野外吃肉喝酒。進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不見這種儀式了。他分析,這些人的祖輩原是土族,後因種種原因融入藏族或漢族。但為不忘祖先,他們定期舉行追憶儀式。從而說明天祝縣的東坪鄉及相鄰地區在古代就是土族聚居的地方(現在也有幾十戶土族居住)。

天祝的居民有史書可查的人口大變動有兩次。一次是清雍正初年,由於蒙古族貴族羅布藏丹津起兵反清,部分甘肅佛教寺院和上層人士捲入,在年羹堯率兵平息的過程中戰火殃及無辜百姓,寺院毀於戰火,人民遭到濫殺。天祝地區的天堂、賽什斯、石門寺等鄉鎮的各族百姓受害尤烈,除被殺的外,大量外逃,使天祝人口,特別是藏族和土族人口銳減。戰事結束後,人口才得以逐步回升。另一次是同治六年,陝甘回民反清起義的戰火遍及河湟流域和河西走廊,天祝地區成為重災區,適逢那年大旱,莊稼無收,牧草枯萎,牲畜死亡。天災人禍導致天祝地區人口銳減,總共只剩千人左右。戰亂平息後,部分逃亡的返回故土,更多的是從鄰近縣區遷入的移民,其中大多數藏族和土族是從青海遷入的。

天祝縣的19個鄉鎮都有土族分佈,佔全縣總人口的6.02%,佔全縣少數民族的16.8%,是除藏族外,縣域內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居住比較集中的有處於大通河流域的天堂鎮、賽什斯鎮、炭山嶺鎮和與大通河流域僅一山之隔的石門鎮。這些鄉鎮的土族人口占了全縣1.2萬多人的一半以上。

在解放前的漫長歲月裡,土族這個弱小的民族除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飽受大漢族主義的壓迫和同化外,還要受到當地統治民族上層的壓迫、歧視和同化。天祝是由三十六族(措哇)十四寺院統治的地方,“三十六族十四寺院”甚至成為天祝地區的代名詞。1936年前沒有“天祝”這個地名,稱謂這一地區時便稱之為“三十六族十四寺院”或者“番區”。境內居民除僧侶外有兩類,一類是措哇成員,主要是藏族,其次是加入措哇的漢族和其他民族。另一類是“牛戶”,主要是不願加入措哇的原住戶和新近遷入沒獲准加入措哇的其他民族。加入措哇的首要條件是要改變自己的民族成分,成為藏族。有的措哇還要求加入者把姓也要改為措哇頭人的姓。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生產資料。不加入措哇的,不能購置田地、山林,不管你多有錢財和牛羊,都只能租種措哇頭人的或者寺院的土地。即使是墾種荒地,三年後要也交租。這樣一來許多土族為了生存紛紛改變民族民分,成為措哇的一份子。這也是導致天祝土族人口減少的一個原因。因此,到1949年天祝解放時全區土族只有3005人。1952年自治區建立基層政權進行統計時有3231人,另有永登縣的土族635人於1956年連同賽什斯八族(措哇)八寺劃歸天祝藏族自治縣。這個時候的天祝縣的土族只有清乾隆年間的六分之一。

涼州文化|天祝是土族的故鄉

土族民居

解放後,特別是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後,土族人民掀去了身上的層層重壓,粉碎了束縛人生的重重桎梏,政治上做了主,經濟上當了家,各民族平等,安居樂業,發展生產的同時也發展了人口。除自然增長外,許多因馬步芳集團抓兵隱瞞了民族成分和加入措哇時被迫改變了民族成分的土族都陸續恢復了土族身份。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時,土族人口已達6138人,比1952年增加了60%;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達到10056人,比1964年又增加了63.6%。普查顯示,土族分佈較多的有朱岔公社(含今炭山嶺鎮、天堂鎮)3783人,岔口驛公社(含今石門鎮、華藏寺鎮)1124人,西大灘公社(今西大灘鄉)766人,松山公社(今松山鎮)721人,古城公社(今賽什斯鎮)625人,烏鞘嶺公社(含今安遠鎮、抓喜秀龍鄉)331人,其餘公社分佈較少(當時全縣15個公社)。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全縣土族人口11837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全縣土族人口為12633人,佔全縣總人口的5.7%。當時全縣22個鄉鎮,根據普查數據,朱岔鄉1757人,佔全鄉總人口的41.5%;天堂鄉2251人,佔總人口的31.89%;石門鄉861人,佔總人口的8.96%;此外分佈較多的有華藏寺鎮(1119人)、東大灘鄉(668人)、炭山嶺鎮(645人)等。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縣土族人口12873人,佔總人口的6.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