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期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是每一位家長和幼教老師都應重視和踐行的事,特別要在以下為十方面把握好。

兒童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期

【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在乎他,以他為“圓心”,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所以家長和老師不能圖方便省事或為了自己的目的而隨便用物質和金錢拉攏、誘惑孩子。

【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而不應把孩子時時困在家裡、留在身邊,這樣才能讓他學會與人相處、與社會相融的方法。

【不要勉強孩子做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不要嚴厲苛求甚至打罵孩子】 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太過嚴格,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畏懼、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孩子反抗、施暴、報復、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使父母、教師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逐漸喪失,當以後再對其正當、必要的告誡和教育時,孩子就會牴觸和逆反,不會再服從了。

【不要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 人的自尊心是與生俱來的,如果父母或教師在其它人特別是孩子的小夥伴面前批評、嘲笑、諷刺挖苦孩子,會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時因害羞、委屈等心理,會對大人懷恨在心,強化和加重他們的反叛行為。

【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或給予恰如其分的的小獎勵即可,過分的誇獎會使孩子產生沾沾自喜求虛榮的不良心理。

【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覺得手足無措,舉行舉止都變得無所適從,久之變得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幫助而不代替孩子解決困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和教師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遇困難的具體癥結,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他們今後隨著成長面對日漸增多的問題和困難時,才能獨立處置。

(劉康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