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遊縣度尾鎮:岱尖巖峰聳古寺

□林錦堂

仙遊縣度尾鎮:岱尖巖峰聳古寺

位於仙遊縣度尾鎮岱尖山的岱仙寺,又名岱仙岩、岱尖寺。這裡山清水秀,山花爛漫,懸崖孤峰,石竅爭流,雲霧連天,美不勝收。始建於明代的岱仙寺,幾經滄桑幾經修建,至今雖然古蹟僅存依稀,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天然的懸崖孤峰間尋蹤這座神奇的人間仙境。

明朝嘉靖皇帝尊道教、敬鬼神,一時全國各地大興建設宮觀,也是在這一時期,相傳泉州彎角三聖法主仙妃的香爐飛到岱仙岩上。鄰近的嶺南信眾劉長源得知此事後,主持倡建寺觀,主祀三聖仙妃,還有九仙、八仙、觀音等,並在懸崖巖面刻上“飛爐勝景”四個大字,同時,由呂純陽先師在懸崖巖面上揮毫題詞:“明物飛賜,爐火長新,馬仙岱降,杜陸飄身,龍騰並翮,石磐崢嶸。”從此吸引了仙遊、永春等地越來越多的信眾慕名前來觀光與朝聖,香火旺盛至今。

紫雲彌閣,勝景春秋。岱仙寺最早的一座庭院是建在懸崖巖上,庭院佛像前案上有一個佛道仙用的長方形陶瓷香爐,落款為同治三年秋。門庭和左側都是百丈深淵,儘管如此,涓涓流水依然如音樂般優美而又抒情。在庭院門庭左側有一株丹桂,直徑約有40cm,樹冠約有100平方米,獨樹成林自成景觀。在庭院後面不遠處的懸崖上有處石刻,字跡現只有一個楷體“百”字清晰可見,其他字眼被歲月沖洗得難辨跡象。或許懸崖上刻的是“百丈深淵”,或是“百丈懸崖”,如今已成為塵封的史蹟。

岱仙寺,不僅風光如畫,氣候也宜人。據《福建農業科技》1981年第2期刊發的一篇《百年福桔》文章中介紹:“在仙遊縣度尾公社聖山大隊,海拔300多公尺的岱仙山的岱仙寺院裡有一株百年的福桔。百年來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它能自生自長,不染病、不怕蟲,至今仍生氣勃勃,毫無衰老的表現,每年都可產桔140多斤。福桔一般壽命只有四五十年,而這株福桔能如此長壽,確是罕見。據傳,它是主持該寺的僧人傅兆寶(僧號陽銘),於1873年種植的。距今已一百多年了,其長壽原因據有關部門初步分析認為與其周圍環境有密切關係。這株福桔是種在半山腰寺院的天井內,其溫度、溼度、日照等氣候條件適宜福桔生長。同時,此處是建院時填平的山溝地,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這些優越環境都是它所以長壽的原因。”

深山藏古寺,古寺自然靈。岱仙寺不僅是旅遊觀光勝地,而且還留有祈夢許願的傳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迴歸自然生態的理念逐日升溫。度尾鎮埔尾村退休幹部劉良金積極響應度尾鎮政府提出的謀劃開發“一山四景”、“一城四廊”、“一果四園”、“一溪四區”的產業融合開發戰略,主動作為,帶領一批熱心信眾“化緣”籌資200多萬元,重建岱仙寺主殿、善堂素齋廳及祈夢許願的舒心客房,為度尾鎮打造鄉村休閒旅遊增添亮麗的風景。

有山有水有風景,有寺有夢有神奇。俯瞰岱仙寺全景,廟廓綠樹環抱,讓人彷彿遨遊於仙境一般,無限快活。遠遠望去,岱尖山山頂雲霧瀰漫,好像是飛龍乘雲,騰蛇遊霧,令人心曠神怡!這真是:“岱仙岩石竅爭流,懸崖孤峰聳古寺。飛爐天賜仙岱降,三尺案上尊聖明。雲霧山間連上天,祈夢許願自神來。野花爛漫撲鼻香,山清水秀景如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