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二人都曾经叱咤风云,但最后却错失天下,教训令人叹息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起义者,有的得了天下如刘邦、朱元璋等。但有的在起义的时候声势浩大,转战千里,最后却落得个身死的下场,如黄巢和李自成。

他们二人都曾经叱咤风云,但最后却错失天下,教训令人叹息

黄巢和李自成的起义非常的相似,他们两人都胸怀大志,出身不好,一个是做私盐的,一个是驿站的下岗人员。他们的起义都沉重的打击了当时的朝廷,加速了它 的灭亡,但历史有的时候真的很奇妙,他们二人都最终没有得到天下,落得了凄惨下场。那么为什么他们二人没有得到天下呢?

他们二人都曾经叱咤风云,但最后却错失天下,教训令人叹息

一个原因是他们都是流寇,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虽然起义革命了很多年,但没有一个固定的根据地。像黄巢从南到北,转战几千里,在广东、福建等省份都待过,没有固定的地盘,打下来一个地方,都是抢了东西就走。李自成虽然好点,但也是遇到中原大旱,在河南召集流民北上,最终打下了北京。但在北京,也是乱枪东西,收刮金银,没有长远的建国的打算。

他们二人都曾经叱咤风云,但最后却错失天下,教训令人叹息

二是没有知识分子辅佐,像黄巢虽然也有点文化,会做几首诗,但在治理国家大事上无主张和谋略,而且也没有形成对知识分子的拉拢,因为都是下层人民的起义,在成功之后,那种小民意识和短视的眼光开始出现。李自成虽然有牛金星、宋献策的辅佐,但他们二人都有小聪明,无大智慧,和刘邦手下的萧何、朱元璋手下的刘伯温差的十万八千里。

他们二人都曾经叱咤风云,但最后却错失天下,教训令人叹息

农民起义都是很盲目的,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短视,无法看到长远的方向。所以黄巢、李自成的失败是必然的,他们就好像现在中国的首富一样,每年轮流做,有的最后成为了阶下囚,这都是因为眼光的问题。所以,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要提醒自己还不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