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发布ET农业大脑,开辟AI养猪新领域

今天,云栖大会·上海峰会正式发布阿里云 ET 农业大脑,希望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入结合,目前已应用于生猪养殖、苹果及甜瓜种植,已具备数字档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农事分析、全链路溯源等功能。可以说,进入农业,是阿里云 ET 大脑在城市管理、工业优化、环境治理、航空调度后的又一站。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人工智能要和产业结合才有价值,我们希望用人工智能帮助农户农企‘对症下药’,实现中国农产品‘三级跳’,即更安全、更营养、更值钱。”

AI养殖——从200斤猪到200公里猪

德康集团、四川特驱集团和阿里云的合作成为关注热点,也迈出了用人工智能养猪的第一步。现在,特驱猪场铺上了有 ET 农业大脑加持的摄像头,解决了人工大规模养殖的深度拓展和降本增效问题,还形成了更智能、更精细的养殖模式,预计今年母猪年生产能力可以提升3头,死淘率降低3%左右。

阿里云发布ET农业大脑,开辟AI养猪新领域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每一头生猪都有自己的档案,包括品种、天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频次、轨迹、免疫情况等,这些数据可用于分析行为特征、料肉比等。同时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线测温技术,可通过猪的体温、咳嗽、叫声等作判断是否患病,预警疫情。

“有了ET农业大脑,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每一头生猪的运动量,公里数可以成为判断猪肉品质的新标准。未来,我们想要的是一头跑了200公里的好猪,而不再是一头200斤的猪。”胡晓明说。

AI 种植——为果园节省2000万

除了生猪养殖,ET农业大脑也在种植业中开展创新。

阿里云发布ET农业大脑,开辟AI养猪新领域

在陕西,海升集团10000亩矮砧苹果园的生产数据,已经汇入ET农业大脑,可以对每一棵果树实现个性化管理。

果农再也不需要用笔去记录浇水量、施肥量、施药量,再分头录入EXCEL汇总。一部手机、一套管理软件,就可以实时记录、实时同步相关人员。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ET农业大脑还建立起一整套知识库,可以指导果农科学播种、施肥和耕作,提供最优决策;还可以针对不同品种的果树,智能选择最适宜的水土环境。

按照预计,ET农业大脑可以帮助果农每亩地节省200元以上成本,整个海升集团每年约可节省2000万人民币。

除此以外,在陕西阎良,目前还有近600户贫困户,该县甜瓜总产量达20余万吨,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阿里云发布ET农业大脑,开辟AI养猪新领域

今年,阿里云和西安扶贫办启动了智慧农业合作,ET农业大脑装到了国强合作社的甜瓜圃:每个甜瓜都有一个二维码身份证,对甜瓜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确保瓜农按照标准化手册操作,不打激素,安全放心。

过去,农民靠经验判断何时采摘,有了二维码的身份证,日照时间、雨水量、种植时间,全部一目了然,每一个瓜都可以长足天数,真正“瓜熟蒂落”。

除了接入智能农业生产的阿里云,蚂蚁金服也在为果农、养殖农户提供金融服务,菜鸟网络遍布中国乡村的智慧物流网,大大减少了农产品上桌的时间和成本,而淘宝、天猫、盒马鲜生、大润发这些新零售渠道,也是优特农产品的主要分销渠道。阿里巴巴,正在将“亩产一千美金”化作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