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把王爺分封到全國各地,而清朝卻全都限制在京城?

你丫的歷史

明清兩朝對待親王的態度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差距,主要源於兩朝的權力結構的不同。簡而言之就是:明朝把王爺當豬養,清朝把王爺當狗養。

先說明朝:



明朝分封親王是從太祖朱元璋開始的。朱元璋一輩子精明,卻在分封親王這件事兒上犯了糊塗。他想的挺好,把兒子們分封到各地來鎮守,手裡管著各自的軍隊。一是拱衛中央,防犯外敵,二是一旦中央有變,各地的親王可以有力量勤王,看起來很不錯。

但從西漢開始,西漢西晉等無數次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地方的王爺手裡有軍隊以後是會造反的!明朝自然也沒有例外。老朱是開國皇帝,親王們都是他的兒子,他自然不用擔心。果然老朱一死,孫子朱允炆繼位,就開始管不住地方的王爺們,削藩不成削出了一個靖難之役,燕王攻下南京當了皇帝,也就是永樂皇帝。

由於永樂帝自己是親王造反,所以自然對王爺們極為忌憚。上任以後第一件事兒就是削免了全國王爺們的權力,軍隊是不要想了,地方政務也絕不許親王們插手。而且各地的地方官還有監督親王的義務,未經中央批准不許離開城池,更不要想進京了。

不過明朝對親王們的生活待遇倒是很好,這點給後來明朝的財政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但明朝的宗旨就是——養著王爺們,好吃好喝,只要不造反,萬事大吉。

即使這樣,明朝永樂皇帝之後的歷史上也發生了幾次親王造反,但規模都不大,但明朝的宗室政策導致的後果是明朝皇帝們想不到的。



(清朝親王)

從古到今,中國的君權都是呈上升趨勢。但有一個問題是必須解決的——王與何人共天下?

皇帝權力再大,也畢竟是一個人,能力有限。尤其面對著龐大的官僚集團的時候,皇帝會感覺勢單力孤,難以應付。所以皇帝為了避免文官們串聯起來對付自己,必須要擁有一個忠於自己的集團,用來鉗制文官們。

在兩漢時期,皇帝依靠外戚鉗制文官。魏晉的時候,皇帝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所以皇帝在以門閥為代表的文官集團的面前毫無抵抗力,君權衰微。南北朝之後,軍事貴族們崛起,有槍便是草頭王。從南北朝到隋唐中期,皇帝一直是依靠軍事貴族們來維護統治,對抗文官。唐末開始依靠宦官,隨即進入五代的混亂時期。到了兩宋,皇帝既沒有外戚的力量也沒有宦官和勳貴的力量,所以宋朝的皇帝在士大夫的面前相當弱勢,權力很有限。

到了明朝,事情發生了變化。

明朝皇帝嚴格限制自己的血親,無論是親王還是外戚。而朱元璋把明朝的勳貴幾乎誅殺殆盡,永樂朝以後的勳貴根基不深,於是明朝面對越來越強大的文官,必然選擇一個集團——宦官。

所以明朝歷史上,宦官為禍非常普遍,王振、劉瑾、汪直、魏忠賢等等,宦官的破壞性很大。

到了清朝,清朝吸取了明王朝的教訓,宦官是絕對不敢用了。而且由於清朝是滿族王朝,而文官卻幾乎都是漢人,所以清朝為了對付漢人文官,必須選擇滿族貴胄!

從清朝入關開始,清朝的親王們就在政治結構中佔據了主要地位。因為清初的親王們個個都是能征善戰的武將,等於是軍事勳貴和皇室親王的結合體。甚至清朝初年的政權架構裡,還有“議政王會議”這種機構,軍國大事需要由王爺們開會討論批准,王爺的地位可想而知。

而這種傳統也繼承下來,清朝兩百年的時間裡,王爺們一直在北京,在北京的主要目的,一是不讓他們掌管軍權,防止親王造反。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朝廷裡擔任要職。由於清朝的民族色彩,所以清朝的親王們幾乎都與皇室站在同一戰線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清朝的王爺們在對抗文官上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只到清末,滿族王爺們和旗人還依然在清朝的政權裡佔據主要地位,曾國藩張之洞這種漢族名臣,想要做點什麼事情,還要靠親王奕忻的支持。袁世凱這種實權重臣,也要靠旗人亦誆做後臺,滿州貴族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不過這種政策也並非全無好處,終清朝一世,宦官始終沒有抬頭過,我們所耳熟能詳的李蓮英小德張,跟明朝的大太監比,權力實在是小的可憐,這算是清朝政權設置的科學性吧。


小約翰

朱元璋為了鞏固、傳承自己的千秋大業,將自己的兒子們裂地為王,掌握著地方大權,必要可以領兵“靖難”。為了防止王爺權勢過大,形成自己的小朝廷,朱元璋規定必要時,皇帝也可以削蕃。而建文帝登基後,為了鞏固皇權,密謀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準備削蕃。而全國所有藩王中,燕王朱棣的勢力最大,同時朱棣還是早年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的王爺之一。

燕王朱棣在幕僚姚廣孝的建議下,打著“清君側,靖內難”的名義揮師南下,反抗削蕃,史稱靖難之役。靖難之役的最終結果就是朱棣打垮了建文帝,自立為帝,史稱永樂帝。

有了明朝這個前車之鑑,清朝的開國皇帝很明顯對這個教訓銘記在心。

清朝王爺不出京,最主要的原因一方面可以預防王爺們自立為王,形成自己的小朝廷、私家軍隊。另一方面,也是限制王爺的權勢,不至於威脅到皇權。


青衫素人

朱元璋拉著孫子朱允炆。

指著大明版圖說:你的叔叔們都被我分封在這裡,這裡,這裡。如果有人造反,叫你叔叔們來就好了。

朱允炆抬起頭看著朱元璋問:那如果我的叔叔造反呢?

朱元璋,卒。


枯榮說

根源在兩朝的領導人。

朱元璋想要江山永遠姓朱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當上皇帝那一刻被後人稱之為“放牛娃的春天”。在位31年,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為卑賤的皇帝。

他家境貧寒,缺衣少穿,17歲的時候就死了爹孃和兄弟,無依無靠。1368年,建立的大明朝,後來又經歷了20年,南征北戰,統一全國。▲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一生都很勤奮,立綱陳紀,精心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奠定了明朝277年的統治基礎,也為268年的清朝所繼承,但是在對待帝王子嗣方面差異很大。


朱元璋為了使江山永遠掌握在朱性手中,學習漢高祖劉邦的方法,恢復了周代的分封制度,將自己的24個兒子和一個重孫分封到全國各地。


他的分封,與歷史上的分封有所不同,這些藩王已經沒有了封地,地方的事務歸當地政府管。但是藩王都有大小不等的軍隊,戰時可以統領軍隊。

問題就出在這裡:

  1. 這為後來的皇室自相殘殺播下了種子,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之後燕王朱棣選擇反抗,以清君側的名義搶了自己侄子的皇位▲燕王朱棣起兵

  2. 也為宗室的生計和明朝的財政帶來了難以克服的隱患。到了兩百年後的萬曆初年,宗室人口已經多達17萬人,用於邊兵的開支僅僅35萬兩,而用於宗室的開支高達50萬兩

包容的清朝

然而清朝入關後的首位皇帝--順治。▲《康熙王朝》順治劇照

自己本身拜漢人為師,同時要求皇子們也在宮中受教育,都是拜漢人為師,康熙皇帝的師傅就是漢人魏承謨還有伍次友。

可以看出清朝的皇帝是包容的,再者前車之鑑,明朝的教訓在那,清朝自然不會把皇子們放到地方去。




60秒觀世界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卑微,打下江山後,心裡其實一直很焦慮。焦慮什麼呢?他害怕江山被別人奪了去,他害怕他的子孫再次過上那種卑微的生活。

所以,不管是廢相,還是殺功臣,其實都是為了替後代的皇帝們掃清障礙,以使江山萬年。分封藩王,當然也是出於這個目的。

朱元璋應該是從歷史上吸取了很多教訓的。比如離他最近的那個漢人王朝——宋朝,武備廢弛,軍力不足,結果被外族輪番欺凌了一百年,最後也被蒙古人給滅了。

宋朝的教訓,讓朱元璋警醒,他必然要為大明朝保留充足的軍隊。

但是,這些軍隊放在誰手裡呢?

放在外人手裡,他不放心。因為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因為手握兵權,最後黃袍加身,篡了位。

想來想去,還是自己的兒孫們最可靠。退一萬步講,即便他們中的某一個造了反,篡了位,江山不還是在他老朱家手裡嗎?

所以,朱元璋便冊封自己的兒子們為藩王,並且分封到全國各地——尤其是邊塞,讓他們手握兵權,替天子守國門。比如後來造反成功的永樂帝朱棣,原本就是分封在北方邊塞的燕王嘛。

朱元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結果呢,這些龍子龍孫們很快就變成了為害一方的禍害,不但大肆榨取民脂民膏,同時還消耗著國庫的銀兩——明朝的藩王都是世襲罔替的,於是藩王越來越多,朝廷要供養他們,因此成了戶部的一大負擔。

清朝進關後,幾乎複製了明朝的所有制度。但在分封藩王方面,他們應該是吸取了教訓的。

一來,除了僅有的幾個鐵帽子王之外,其他王爺的爵位都不是世襲罔替的,而是逐級遞減的,這樣就防止了王爺成堆,減輕了朝廷的負擔;

二來,他們大概吸取了燕王朱棣造反的教訓,因此不但不給王爺封地和兵權,而且把他們死死地限制在京城,防止他們坐大,也防止了他們為害一方。

說白了,就是把王爺們囚禁在京城,隨時監視著他們。


趣談秘史

皇帝們的兒孫少則幾個,多則幾十上百,但是皇位就一個。這就說到歷史上對於皇室宗親的幾種不同的安置辦法了。

比如周朝,皇家子孫和某些外臣統統封一塊地盤當王,就是諸侯王。後來的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就是諸侯們不鳥天子了,開始自己搶地盤。這就是分封制。

到秦朝的統一以後,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皇室子孫就基本都窩到咸陽成了,這種就是封王不封地。(即使封地也是名義上的,不讓實際管轄)

這樣,分封諸侯王和封王不封地成為後世各王朝參照的兩種安置皇室子孫的慣例。有的選其一,有的兩者並行。

當然還有第三種辦法,就是像秦二世胡亥一樣,全部殺光。

兩種方法給有利弊,所以皇帝們也很糾結。比如西晉八王之亂就是分封制埋下的隱患。比如唐朝玄武門之變的血腥奪嫡,就是封王不封地,諸王擠在都城太容易引起奪嫡之爭。

朱元璋選擇了給兒孫諸王封地,想讓朱家子孫為大明守四方,沒想到諸王尾大不掉,引起靖難之役,導致燕王搶了朱允炆的皇位。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就轉到封王不封地這條道上來了。縱觀清朝,沒發生過王爺造反,這點做的很成功。但是唐朝玄武門之變的血腥一幕,在雍正時的“九龍奪嫡”也上演了。再到後來滿清皇帝的子嗣比較少,奪嫡之爭幾乎沒出現了。基本上,所有朝代中皇位之爭,在清朝出現的算是比較少的,滿清在這方面做的還不錯。


小易知天下

根據暢讀文研院發現,明朝不準王爺進京與清朝不準王爺出京的作用都是異曲同工,防止造反。既然都是出於防止造反的目的,為何明清兩朝做法不同呢?因為古代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有個習慣,就是以史為鑑,避免重蹈覆轍。

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朱元璋在與其謀士們總結歷史上治亂興衰的經驗時,一致認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強”,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於是以前朝為鑑,決定建藩,於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開始,分封諸皇子為親王,並規定一套嚴格的封藩制度。這一制度被明朝歷代皇帝奉為萬世不變的祖訓,一直延續至明末。

明朝的藩封制度在初期確實起到了抵禦侵略、拱衛王室的目的,連朱元璋也不禁感嘆“朕無北顧憂矣”。但是這些藩王,手握重兵,世襲鎮守邊關,還有調遣封國內守鎮兵官的權力,實為皇帝在地方上的軍政全權代表。

朱允炆就曾因為擔心藩王勢大,而問朱元璋: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御之?結果把朱元璋問住了。朱允炆即位後,充滿理想主義情懷的建文帝開始削藩計劃,結果靖難之役,朱棣做了皇帝。

從明成祖開始,藩王的角色發生變化,名義上,他們還是皇家的血親,帝國的藩屏,實際上,他們被小心提防著,比太祖時的“列爵而不臨民,分土而不任事”更甚,他們不經批准甚至不能走出封地一步,他們成了“漆制鎏金牢獄中的囚犯”,成為他們置身時代華麗的裝飾品。

當然這是明成祖擔心自己走過的路,被後來的藩王學了去。

清朝建立後,吸取了明朝滅亡的教訓,藩王勢大,擔心尾大不掉,但明朝滅亡的另一原因更是藩王享有的諸多地方特權,“列爵而不臨民,分土而不任事”,浩大的宗祿開支加劇了國家財政危機,宗室憑特權擴張經濟勢力,嚴重激化了階級鬥爭形勢。

清朝的分封制只實行於宗室,覺羅不分封(皇太極在位時規定以清顯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孫為“宗室”,其餘伯叔兄弟旁支子孫稱“覺羅”。宗室系黃帶子,覺羅系紅帶子,由此以示區別。)

宗室分封的爵位,第一等是和碩親王,第二等是多羅郡王,第三等是多羅貝勒,第四等是固山貝子,以下是入八分鎮國公、入八分輔國公,再低的是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清朝的宗室王公與明朝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沒有自己的領地,不建藩國,這種改革封分封制叫做“封而不建”。清朝入關之初,滿洲貴族中也曾有人提出過實行分封屬地的意見,但被斷然拒絕了,所以入關後的宗室王公,全部聚集京城,王府都設在京城。


五味社

但凡一個王朝建立,都會極為重視前朝的興替原因,在朱元璋建立明朝時,他把宋元時期的“主弱臣強”看做前朝衰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要把自己的子孫通過分封,起到替天子守邊的作用,這其實與當年劉邦分封子孫的目的是一致的,但他只重眼前的前朝,卻忽略了漢初的吳楚七國之亂,他死後便立刻發生了靖難之役。


繼明代之後的清朝,也是極為重視前朝衰亡的原因,“靖難”的藩王之禍自然也是重中之重,所以將各王公都限制在北京,非奉旨不得離京,以確保政局的穩定。但在這一背景下,清朝因其獨特的八旗制度,與明朝的分封又有著很大的不同。清朝在關外時,分封諸王就是分封八旗人口,不分封土地,只是把某旗中若干數量佐領(八旗的基本單位,每300戶為一佐領)的人口分封給諸王,這也就是所謂旗主王爺的由來。

明朝漢人是典型的農耕文明,對土地最為重視,分封以土地為單位,但滿人是以人口作為最重要的財產,分封以人口為單位。在關外時,土地都歸八旗公有,進關後跑馬圈地的土地依舊歸屬各旗。所以說,分封人口而不分封土地,這是滿人自己的文化習慣,進關之後,即便打下了大片土地,又參照明朝的歷史教訓,就更保持了原有的形態。比如,咱們熟知的年羹堯,他們家就是康熙分封給當年在鑲白旗為貝勒的胤禛的佐領下人口,雖然年家是正身旗人,但依舊是主子王爺的家奴,附著在年家的各項財產其實也都歸胤禛所有。


紅小豆館主

朱元璋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各地,恢復分封制,其實是有他的苦衷的。

朱元璋並不傻,他當然知道歷史上漢代分封之後七國之亂,晉朝的八王之亂帶來的慘劇。他在分封的過程中儘量的來規避分封制可能會帶來的危機。

簡單來說,就是限制分封的藩王,使他們沒有能力對中央的皇帝產生威脅。

首先,朱元璋為什麼要分封自己的兒子作為藩王呢?朱元璋查看唐朝、宋朝的歷史,都發現唐宋兩朝地方勢力比較弱小,地方無法形成對於京畿重地的保護。而事實上,他又不可能給予地方官太多的兵權,對於身邊的將領,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也信不過。那麼誰能替朱元璋來鎮守四方?無疑就是他的兒子們。

再者,把兒子們分封到全國各地,也避免了他們在宮內的鬥爭,釀成慘劇。這一點即使是清朝英明的康熙皇帝也沒能解決,釀成了“九子奪嫡”的人間慘劇。所以,你還真不能說朱元璋搞分封就是徹頭徹尾的昏招。

朱元璋分封藩王也很有技巧,他並不會將大片的土地跨府跨州,分封給某個藩王。他只是拿出一兩個府的地盤兒來分給藩王。明初的封國,北部的遼、寧、燕、谷、代、晉、慶、肅,以及南部的蜀、岷、靖江在最外圍,扼守邊境,直接抵禦外患。而秦、周、魯、齊、湘、楚,則在內部拉開一圈五百公里的內部屏障。

這些藩王的地盤互相牽制,總不可能所有藩王都同時叛亂吧!

朱元璋還把這些藩王都分的比較遠,不會再南京附近的核心地盤兒,安插一些不穩定的勢力。

漢朝、晉朝藩王的勢力之所以會做大,就是因為他們能夠掌管所在地的軍權,人權與財權。朱元璋則在這三種大權上,對藩王多加限制。明朝的藩王“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錫土”。意思是,藩王有爵位但是不直接代表朝廷管理百姓,藩王沒有收稅的權力,也不能干預地方行政,是個花瓶一樣的擺設。

但即使這樣,還是會有燕王朱棣這樣的強人出現。因為他負責鎮守的幽燕地區過於重要,而他又由於連年征戰,在軍中享有崇高威望,在地方手握重兵,終於發起了“靖難之役”,搶了自己侄子的皇位。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打死也不敢學朱元璋再搞分封了。把各皇子關在北京城裡,方便直接監督掌控,就算有內鬥,也總不至於起兵造反吧!


生猛歷史

對一個帝王而言,在沒有強大外患的情況下;最大的威脅就是手握軍權之人、或者是開國伊始建立豐功偉績的開國武將;剪除異姓後、威脅只存在於蕭薔之內了,也就是皇族。

以皇子為例、這一點並不難理解,現任皇帝繼位之前,大家還是不分高低、平起平坐的兄弟,甚至大家都有想過自己成為繼承者,也為此做了很多準備、聯絡了很多的勢力;一朝老皇帝駕崩、新帝繼位,大家可能都不適應地位的變化;要說怕父皇是正常的、怕昨天還平起平坐的兄弟?那還真是不怎麼怕!特別是功勞奇偉的皇子,難免心想,你能做的皇帝,我怎麼做不得?即使也有不想爭皇位的,他所在的利益團體可能也要覬覦皇位,各大利益集團之間互相猜疑,就會形成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的情況發生。


那麼為了新皇帝的天下坐得穩,應該對其他的皇子做怎樣的約束呢?如果他們的勢力在朝、則應該分派到地方、以便散其勢,所謂釜底抽薪;如果他們的勢力或軍隊在地方,則應該控制在京城、以便監督、限制其勢力的發展。

明朝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讓他的兒子們到地方去當藩王,這時作為第四子的朱棣剛是17歲青年。這個政策的出發點不是防止皇子之間爭奪皇位,而是為了抵禦外敵和鎮壓不穩定的地方形勢。要知道朱元璋稱帝時並沒有肅清邊境;橫跨亞非歐的大元帝國百足之蟲雖死不僵,分裂出很多的武裝勢力,對新建的明王朝虎視眈眈;朱元璋要想穩守明朝疆土,在遼遠的國境線上要有足夠機動的武裝力量可供隨時隨地調遣;這個要求,僅靠他自己是不可能實現的。俗話說、上陣父子兵,最可信任的正是朱元璋的兒子。

一句話、明朝分封皇子到全國各地的目的是迫於當時的形式、是為了鞏固新建立的皇權、具體的說是抵禦外敵和鎮壓國內可能死灰復燃的武裝勢力。很明顯,這一政策達到了目的,同時也給後來建功立業的皇子們爭奪皇權的靖難之役埋下了伏筆。

靖難之役

藩王各擁重兵,坐鎮一方,其中尤以秦、晉、燕、寧諸王勢力最強。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故,繼立為皇太孫的朱允炆對諸王勢大難制深感憂慮。朱元璋晚年,功臣宿將被誅殺殆盡,北方軍事均以諸王主之。不久,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先後死去,而燕王朱棣與周王朱橚及齊、代諸王均擁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故1399年朱允炆即位後,即與齊泰、黃子澄等密議削藩。以燕王朱棣勢大難圖,故削藩自朱棣同母弟周王始,周、代、岷、湘、齊諸王先後削奪,湘王自焚,餘皆廢為庶人。為圖朱棣,朱允炆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以謝貴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並調檢燕府護衛軍士,加強防燕措施。建文元年六月,齊泰將燕使鄧庸下獄審訊,具得朱棣將舉兵反狀,乃發兵逮燕府官屬,並密敕張信逮捕朱棣。張信為朱棣舊部,此時遂降朱棣,朱棣隨即為備。七月,朱棣以計擒殺張昺、謝貴(裝瘋以麻痺二人),並命燕府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奪北平九門,遂據北平。後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
戰事之初,因北方諸將多朱棣舊部,降朱棣從戰者甚多。朱棣軍先後下通州、薊州、懷柔等城,宋忠等戰死。八月,朱允炆以太祖舊將耿炳文(擅長於防守)為大將軍,率師三十萬伐朱棣。先鋒抵雄縣,為朱棣所襲,九千人全部戰死。復戰於真定(今河北正定),又大敗。朱允炆遂以勳戚李景隆代耿炳文,調兵五十萬伐燕,築壘九門,圍攻北平。十月,朱棣親自率精騎襲大寧,執寧王朱權及其妃妾世子,得其部朵顏三衛騎兵(相當於僱傭兵,均為蒙古騎兵,戰鬥力極強),兵力驟增。李景隆乘虛攻北平,但不能克(朱棣長子朱高熾鎮守,用冰凍住城牆,使李景隆無法破城)。燕王師自大寧返回後,於鄭灞大破李景隆軍。朱允炆被迫罷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黃子澄職,以緩燕師。建文二年四月,雙方又戰於白溝河,李景隆再次戰敗,燕師乘勝圍攻濟南。山東參政鐵鉉固守濟南,以逸待勞,燕師久攻不下,敗還。九月,朝廷升鉉為山東布政使,改命盛庸代李景隆。十二月,盛庸率師與燕軍會戰於東昌(今山東聊城),燕師大敗,主將張玉戰死。建文帝於三年復齊、黃職。二月,燕師再度南下。三月,敗盛庸於滹沱河,再敗吳傑等於藁城。朱允炆以放逐齊、黃為名,使其外出募師勤王。當時,朱棣雖多勝,但損失頗重,而朝廷軍源頗廣,燕軍於河北、山東一帶所攻下的城邑,兵回後又為朝廷兵所據。同年底,有內臣自京師告密,朱棣知南京空虛可圖,決計改變戰略,於四年正月率師南下。四月,連破何福、平安師,五月克泗州、揚州。建文帝遣慶成郡主至燕師,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許。六月,江防都督陳瑄以舟師降燕,燕師渡江,下鎮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金川門降,南京城陷,宮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終。

朱棣攻下南京後,在拒絕了他的支持者們反覆幾天的勸進之後,於1402年7月17日即皇帝位,但不是繼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繼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廢除建文年號,建文四年改稱洪武三十五年)。下令大力搜索齊泰、黃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餘人,朱棣還令盡復建文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於恢復祖訓。靖難之役是明初圍繞皇權鬥爭日趨激化的必然結果,朱棣以強藩起兵奪取皇位後,北方不再有強藩存在。

再看清朝的限制皇子在京的政策,其制定時的歷史情況。

清初的國家形式不同於明初;明初是漢人從蒙古人手裡奪回江山、也擊敗了國內的各個武裝勢力,繼而統治全國是漢人統治漢人,主要威脅在國境線外;清朝是外民族入侵漢人的江山,主要威脅是國內的局勢是否穩定,以漢人為主的國民是否順應滿人的統治。

其次,滿清前期是勤政、精進的先進政府,統治者也是睿智、有手段的。

比如他們會借鑑前朝歷史,看到前朝建國前期各藩王勢力壯大後必然競爭皇權,就直接去掉這個隱患,將皇子控制在京城,以避免皇子在地方擁兵自重;同時軍隊國有化,軍權收歸中央;若遇征伐,調兵遣將即可,甚至御駕親征(滿清人尚武,皇帝本人也自小接受戰鬥訓練,這也是更不敢輕易配皇子以兵權的原因)。可是這樣也會有另一方面的隱患,皇子雖然不涉兵權,卻可在京城培植黨羽、網羅朝臣,以另一種形式奪嫡。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正是如此。

任何一個人類制度的設定都是為了解決當時歷史條件下的具體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落後的制度和社會的發展現狀也醞釀和形成著新的歷史問題;繼而,尋找新的解決之道、設定新的人類制度......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這樣就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

這既是人類發展永遠沒有完美一刻的悲哀,也是人類在不足面前從不停止追求臻境的偉大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