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輩子,都要出生兩次

1970年代,馬勒率領團隊,選定三十八名剛出生的嬰兒,連續深入觀察了三年。

她首先發現,從降生到兩個月,孩子與外界包括與母親,基本上沒有什麼交流。睡了吃,吃了睡,就是他的全部工作了。

也對,剛離開母體,孩子頭頂的囟門都還沒閉合呢,大腦繼續生長的任務相當繁重,哪有閒工夫理你們?

況且,原本在媽媽的肚子裡,多溫暖多溼潤多柔軟啊,可現在突然掉進的這個世界,也太不友好了。一會兒冷,一會兒熱,我難受,你們說正常;空氣乾燥不說,還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叫風,吹得人眼睛都懶得睜。什麼衣服啦,被子啦,和我原來的房子相比,簡直太粗糙了。然後,還有那些奇奇怪怪的聲音,為什麼離我的耳朵這麼近?

所以,你們誰也別惹我,讓我安安靜靜地適應兩個月再說吧。

每個人的一輩子,都要出生兩次

讓我再睡一會兒

兩個月過後,在沒有玩具等外物刺激的情況下,孩子第一次主動對母親微笑,就代表他的心理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在這一階段,孩子與母親是共生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孩子以為,母親是附屬的自我,母親的存在,就是我的存在。你看啊,我一餓,就來奶了;我一尿,就來乾淨尿布了。我只動用一點點意念,母親和世界,就完全歸我控制了,我簡直就是萬能的啊。

因此,在這個階段,孩子往往非常乖,因為想啥來啥,根本就沒有必要亂說亂動嘛。

但進入第六個月,情況不同了。母親會發現,孩子的淘氣,無師自通。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吃奶時咬母親。看到母親做出疼痛的反應,他覺得有趣極了,有時會咯咯笑出聲來,然後一咬再咬,樂此不疲。

每個人的一輩子,都要出生兩次

疼嗎?疼嗎?

有些母親會真的生氣,罵孩子是“小壞蛋”。實際上,這時的孩子,還完全沒有是非觀念,你罵他“壞”,簡直太冤枉他了。

因為這些母親不知道,此時,孩子的心理,正在發生極為重大的變化。

孩子發現,原來,自己與母親,並不是一體的。因為他咬母親,母親疼,自己並不疼啊。這是一個突破性的心理飛躍,讓他非常興奮。他之所以一咬再咬,有時還會揪母親的頭髮,抓母親的耳朵,摳母親的鼻孔,就是要反覆確認,自己與母親,真的真的不同。

因此,著名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事實上,每個人的一輩子,都要出生兩次。十月懷胎,一朝臨世,實現生理獨立,這是第一次;六個月後,與母親在認知上分離,實現心理獨立,這是第二次。

成功與母親分離後,母親就成為孩子的鏡子,母親微笑,孩子就微笑;母親愁苦,孩子就皺眉。孩子藉助表情,開始學習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