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數據將成為環保產業的“中樞神經”

餘陽

環境稅已經從今年4月份開始正式開徵了。從“排汙費”到“環境稅”,環境稅的徵管模式轉變為“納稅人自行申報、稅務徵收、環保協同、信息共享”。責任主體發生轉變,由原來的環保部門核定轉變為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人對申報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承擔責任。這就意味著企業要對自行申報的數據負責。

在“稅收法定”的原則下,環境稅也促使企業更為重視在線監測數據的真實性,要以更為嚴謹認真的態度來履行自己的法律責任。這不僅僅釋放了國家進一步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信號,對於我們這樣的在線監測行業也是一大政策利好。

廣東長天思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佛山紮根已經有18年了。我們是國內較早從事智慧環保物聯網的科技服務型企業,主營環境在線監控系統綜合集成及運營維護技術服務。用通俗的話來說,我們就像是一個“體檢專家”,通過一系列儀器和指數分析,為企業和政府出具一份份有關環境汙染的“體檢結果”,以此來促進企業減排減汙,也為環保部門提供了更多的參考信息。

但在大數據時代,如果我們僅僅是做一名“體檢專家”,那並不足以體現在線監測的價值。

目前,佛山正在颳起一陣陣環保督察旋風,這也倒逼各企業抬高了環保的門檻,催生了大量的環保產業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需要對排汙口的各項排汙指標進行在線監測,也需要專業機構為其提供環保指導建議,而這些環保服務都與眾多製造企業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率的轉型需求恰好匹配。

事實上,佛山已經嚐到了環保產業所帶來的甜頭。去年,陶瓷行業的龍頭蒙娜麗莎成功上市,就是傳統行業以環保為抓手,在技術轉型升級的同時也進行清潔生產,迎來新發展的有力體現。如果沒有環保做支撐,傳統行業要持續走在時代前列,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從歷史維度來看,佛山正在經歷一場製造業大變革。環保企業的一些儀器設備需要“佛山製造”的支持,而佛山擁有完備的製造產業鏈和產品品類,本身也構成了環保加工業的一環。在這場變革中,環保極有可能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抓手,一批環保企業有可能從這一場風起雲湧的時代進程中異軍突起,成長為“互聯網+環保產業規則”的制定者。

當然,佛山傳統環保企業擁抱互聯網,在真正壯大前,要解決不少難題。首先就是大數據。這一新生產要素也正是環境服務的核心。以長天思源為例,我們依託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實現環保管理全業務應用體系集成,涵蓋汙染源在線監控系統、VOC在線監測系統、環境第三方檢測等業務。

其中,數據是一切業務的基礎。比如我們研發的佛山汙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項目,它提供了環保體系的基礎數據,排汙權、水權、碳排放權交易和環境金融,都能以它為依據去開展,我們借數據之力將該項目打造成環保產業的“中樞神經”。

然而,如何進一步提升大數據的應用和服務價值,成了擺在環保企業面前的難題。儘管長天思源在這一領域探索多年,也仍有不少功課需要補。不少企業已經有意識地開始建立自己的“數據王國”,對他們來說強化數據應用的難點不在於技術層面,而在於認識和觀念層面。

對於佛山企業來說,最需要改變的是學會反向思考。把此前從技術端出發看問題的思維,轉化為從用戶的價值端尋找潛在需求。比如,根據環保汙染物指標的改變提供相應的數據和監測服務。總之,智能化的數據分析、服務和模式的創新是佛企急需修煉的“內功”。

目前,包括佛山在內,全國環保產業市場化水平較低,企業服務模式較落後,加之政府環境數據的公開才起步不久,“互聯網+環保”的產業拼圖還有很大完善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佛山要把握住在該領域出頭的機會。佛企要強化服務意識,政府應優化技術層面的產學研環境,共同培育大數據、環境跨界方面人才,多方努力共同擦亮佛山的“互聯網+環保”品牌。

(作者系廣東長天思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版整理/統籌:羅瓊 李曉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