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油茶不油也不是茶,香的你掉牙|當地人怎麼吃

焦作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物產豐富、得天獨厚。在這片廣褒富饒的土地上,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美食也隨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慢慢地傳承下來,化成血液,深深地注入焦作人的身體裡。
每一位焦作人最深刻的記憶中,總有一些屬於自己兒時吃過的美食的味道,比如武陟油茶。

焦作:油茶不油也不是茶,香的你掉牙|當地人怎麼吃

據資料記載,武陟油茶在秦朝時稱為甘醪膏湯,漢朝時稱為膏湯枳殼茶,宋元時稱茶粥。明清之後,武陟油茶的名字才最終確定下來。

據歷史記載,公元前206年,楚漢相爭時,劉邦受傷於武德縣,住在姓呂的人家裡。呂以膏湯枳殼茶食之,三個月後劉邦傷愈。劉邦有詩云:“佳膳出武德兮,膏湯勝宮筵。”劉邦即位後,在長安思食膏湯不得,即召呂某入宮,封為五品油茶大師,封油茶為御膳。

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食後,曾留下“芳香滋補味津津,一甌衝出安昌春”的詩句。宋代陸游詩云:“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改神仙。”宋代蘇軾稱武陟油茶:“儲備飢甚,吳子野勸食……雲能推陳致新,利鬲益胃,粥後一覺,妙不可言。”清代許衡贊曰:“勝於膏梁,則固從當知者,存餘夜氣,不復強以責人也。”

焦作:油茶不油也不是茶,香的你掉牙|當地人怎麼吃

武陟油茶的興起不僅僅有歷史文化的原因,武陟的地理環境同樣造就了武陟油茶。武陟是黃河、沁河用高原泥沙積澱而成的平原,農耕文化發達,農業產品品種多、產量高,但是由於地處黃沁河“洪水走廊”和改朝換代的“兵馬走廊”,在洪澇災害、兵荒馬亂時,武陟人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逃荒。逃難路上,炒麵是必備的乾糧和茶飯,在外謀生,用炒麵衝成的武陟油茶,是本小利大的生意。

焦作:油茶不油也不是茶,香的你掉牙|當地人怎麼吃 武陟油茶的技術特色和風味特點,繼承了豫菜五味調和、質味適中的靈魂和精華,突出了原料本來的甘美物性,達到了整體的最佳配合。

其實武陟油茶工藝很簡單,就是一個爆炒,然後衝或煮食。材料也不算多,除了乾麵粉、玉米澱粉外,不外乎配以芝麻、花生仁、胡桃仁,一般再加上八味料粉(八角、花椒、小茴香、丁香、肉桂、草果、陳皮、良姜)各少許。

沒有山珍,沒有海味,可油茶要想做好,講究的就是每一種食材的火候和配比,講究的就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食用起來,味道濃郁,營養豐富,健胃提神。真正要做好這些,簡單卻相當複雜。

很多人以為正月十五神州大地家家戶戶吃湯圓,其實不然,焦作人在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喝油茶是必不可少的,湯圓反而是近些年才開始吃。

“打茶捏扁食,積德個好女婿。”這是焦作一代過元宵節的時候,奶奶、姥姥或媽媽,親切地給幫廚的女孩子開口要說的一句祝福的民謠。

打茶是用筷子攪著茶麵下鍋做油茶也曰麵茶。而油茶是這樣做的,正月十五的下午,就著春節蒸饃和煮肉的大鍋臺,家家再次在院子裡燃起柴火炊煙,炒白麵摻玉米麵和黃米麵,放芝麻黃豆。與炒菜的程序一樣,先把油和蔥花薑絲、五香大料等炒香了,適量放鹹鹽,然後下雜和麵翻著炒,同時放些紅蘿蔔絲以增顏色。炒茶麵的炊具,使磨面用的小木鍁而不用炒菜的鐵鏟子,以免發出刺耳的聲音。一兩把旺火燒過,三升兩升的茶麵炒黃了,豆子也焦了,炒麵的香味帶一點焦煳的味道溢出就好了,然後攤在笸籮裡晾一晾。

焦作:油茶不油也不是茶,香的你掉牙|當地人怎麼吃

而夜幕初降時分,兒童迫不及待催家長放火鞭,自己則紛紛點燈打燈,公雞燈、青蛙燈,有紅有綠,你來我往,如走游龍。女主人開始打油茶,其實和做粥是一樣的,最後放些白豆腐片,講究喝茶“有撈頭”。更早的時候,山區冬天沒有青菜,到後來,那些講究些的人家,還要放一點綠紅根菠菜。出鍋的油茶,是暗黃色的稠粥,點綴著紅蘿蔔綠葉菜和白豆腐,端著大碗,配年饃,全家也像喝粥一樣。

平常的日子,早晚都是配著鹹菜吃玉米粥或小米湯,曰甜飯。粗瓷碗叫大套碗,粥或稀飯放涼了,吃飯人雙手捧著它可以轉著圈帶響喝下,基本上很乾淨的。假如沒吃乾淨,老年人習慣用食指再沿著碗口刮一遍吮了吃,這是荒年的恐懼和積習所致。而油茶裡白麵曰好面的成分多,就更容易喝它個精光,土話曰“光不蔫蔫”。小孩子能把碗裡的飯喝個精光,這樣是要受大人口頭表揚的。而第二天,正月十六,同樣看戲耍燈,夜裡則改成吃扁食,即餃子。

焦作:油茶不油也不是茶,香的你掉牙|當地人怎麼吃

油茶最配的當然是焦作燒餅。“焦作燒餅”是“豫菜”系中唯一載入簿籍的“菜餚”。正宗的“焦作燒餅”久已失傳,雖然焦作人日常飲食中燒餅與饅頭、麵條等一樣是主食中的重要成員,但是。現在經常吃的燒餅卻並非具有地域特色真正意義的“焦作燒餅”。

焦作:油茶不油也不是茶,香的你掉牙|當地人怎麼吃

焦作:油茶不油也不是茶,香的你掉牙|當地人怎麼吃




焦作:油茶不油也不是茶,香的你掉牙|當地人怎麼吃

相傳燒餅的製作源於宋末,人們為了表達對秦檜的忿恨,用麵糰製成烏龜形,放在火爐裡烤,名曰火燒秦檜,後來逐漸演變成了圓形。此說不大靠譜。閩臺地區的“燒餅”稱作“光餅”,臺灣亦稱“繼光餅”,是為了紀念戚繼光的,據說戚繼光抗倭時,為行軍方便,將“燒餅”用繩子穿起來攜帶作為乾糧。但真正起源至少要追溯到唐代,當時的河南信陽固始屬光州所轄,唐總章二年(公元669年)光州固始陳政、陳元光父子率兵入閩鎮撫山民騷亂,陳政父子所率入閩將士及眷屬8000餘人(80余姓)落籍閩地。唐僖宗光啟元年(公元885年),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鄉民隨農民義軍入閩,所率將士50余姓,也在閩地落戶。唐代河南光州固始人的兩次南征和遷居福建,光州人將家鄉燒餅的做法也就帶了過去。

看來不光是中華姓氏多數起源於河南,燒餅大概也可以在河南找到源頭。河南籍燒餅中“焦作燒餅”是具有代表性的,可惜現在很難想象得出榮登“豫菜譜系”的焦作燒餅的味道。據坊間所傳,目前焦作市區最有名的燒餅叫“靳賢書燒餅”,這種燒餅居然是以製作人的名字命名的,想來味道或許可以繼承“焦作燒餅”的正宗路數?

據說靳賢書燒餅已有60餘年製作歷史,1980年在鄭州舉行風味小吃展銷時被評為名小吃。有肉酥、脂酥、糖酥、水晶酥、三角酥、豆沙酥、棗泥酥、山楂酥、玫瑰酥等20餘種,色澤金黃,外酥裡嫩,鹹甜適口。看來應當不是浪得虛名了。

焦作:油茶不油也不是茶,香的你掉牙|當地人怎麼吃

如今,這種感官味蕾上的享受早已不在,有的只是腦海深處逐漸淡化的記憶,許多人早上起來吃到的,是豆腐腦,是胡辣湯。那曾經穿過小巷,透過門窗,悠然飄進你鼻孔,挑動你味蕾的油茶香味;那晨光下,煙氣中,小攤老闆手中黃燦燦大銅壺倒出的一碗碗熱氣騰騰油茶場景,已隨風而去,已難覓蹤影。

食物

是一座城市歷史人文的彙集

跟著當地人的腳步

用味蕾

記住一座城市的味道

圖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