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梦蝶,体现出什么思想?

宣襄子

很多人认为庄子梦蝶的思想很奇怪,但是,当我们仔细品味“庄周梦蝶”典故里的含义,仔细思考《齐物论》里面的思想,你就会发现,其实庄子要探讨的话题并不是说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根本就是我,他不去纠结这样的问题。

在庄子看来,他的核心观念就是人们不要被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所束缚,要做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样的思想境界,很多东西没必要去深刻挖掘追究,因为到头来我们都是一样的,这样所谓的“一样”是打破物我,学会看淡名利,看淡生死,看淡那些浮光掠影的一切,当你的思想得以超脱,你就不会被外在的一切所捆绑,也不会被名利所禁锢,你就是你,干脆洒脱的自己。

从庄子梦蝶这个典故里,我读到的是齐物思想,这种思想让我学会简单了许多,也让我学会了放下许多束缚自己的东西,因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本质都一样,都是物。我是一个比较纠结的人,但是,当后来的我知道了齐物思想思想后,我不再去纠结那些让自己苦恼困惑的东西,因为万事万物都一样,没有了对比心就不会有困惑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个人是比较钦佩这种思想,因为打破了了等级之分,也消除了个人疑虑,主张忘我,主张破除大小之别。

当你读过庄子的《逍遥游》之后,你再来看庄子的这种齐物思想,你会发现庄子向往的就是一个忘我、自在、逍遥、快乐的境界,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周遭的一切,但是他能够让自己的思想做到“天人合一”,尽量的去与自然的一切相等,顺其自然的发展。

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庄子的齐物思想对我们有着积极意义,至少能够打破我们的焦虑与对比心,让我们活得自在洒脱。


沈善书

很喜欢庄周梦蝶这个美丽的寓言,好玩的国学用不一样的角度来解读一下,希望朋友们能喜欢。

说到庄周梦蝶,可能大家最熟悉的要算是李商隐的那首无题了,我们先来看看李商隐用这个寓言是什么意思,或许可以对我们理解庄周梦蝶有所启发。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说,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自己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李商隐在这里是从爱情的角度来说的。我们知道,爱情中有一种移情效应,也叫爱屋及乌,你思念一个人,爱上一个人,有的时候会想象自己成了那个最爱的人,而梦想过后,爱的人不在身边,自己还是那个苦苦等待的自己,没有变化。

其实,这个和庄子本人的思想,还是有差距的。我们先来看看庄子的原文:

在《庄子齐物论》中是这样说的: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大致的意思是说:

有一回,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种很美丽很生动活泼的蝴蝶,自由翻飞在花丛中,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齐物。齐物是道家思想的一个重点,也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所谓齐物,大概的意思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你要是从他的本质上来看,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这也就意味着,人人是一样的,富贵和贫穷是一样的,聪明和愚笨是一样的,根本就没有区别,也就是说,生和死也是一样的。所以你活着是你的造化,你死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自己就是蝴蝶,蝴蝶就是自己。当一个人与世界万物合二为一的时候,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物化了。在庄子的这个梦里,庄子实现了和美丽的蝴蝶的物化。用现在的话说,达到了融合于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样,我们就很好地理解了,庄子为什么在他的老婆死了以后,他还敲锣打鼓唱歌了。庄子认为世界万事万物说到底都是一样的,生与死也都是一样的。所以,庄子的夫人去世了,他不仅不悲伤,还很高兴。这不是说他和他老婆的关系不好,而是他认为,既然生与死都是一样的,死也就意味着另外一种方式的生,老婆死了他还很高兴。既然人生什么都一样,那么还争那些利益干什么。

这种观点,其实也影响了大文学家苏东坡,苏东坡就有一首词,叫《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人们追来追去,都是像蜗牛的角,苍蝇的头一样的利益,没有任何意义。

这是对庄周梦蝶的哲学解读,但是好玩的国学认为,或许还可以从更美丽的人生的角度,进行一番畅想:

我的看法是,人生需要一场认真的游戏,我们对待人生要有审美的游戏精神。国外一个哲学家就说过,人只有在游戏的时候,才是认真的,才是快乐的。所以,我们要用游戏的态度走过人生,而不是去游戏人生。因为,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是最认真的,是最快乐的。庄子的梦蝶,我们要把它理解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人生是美好的,你要把他看成一首诗,你徜徉在人生的风景中,为何不能象蝴蝶一样,美丽自己,美丽心情,用审美去悦读人生,用快乐去拥抱世界呢。


好玩的国学

庄子梦蝶,是庄子"内七篇"的第二篇,齐物论的收尾之笔。内七篇是庄子系统思想的完整体现,而齐物论又是内七篇的重头戏,作为收章之笔,庄子特意安排了两个特别短小、却又特别夺人眼目的小故事,这两个小故事,都演化成中国特别知名的两个成语,尤其"庄周梦蝶",中国人可谓无人不知。

但知则知,未必晓。庄周梦蝶,解读往往过于文艺化、诗歌化,或者字面化、表面化,脱离了庄子的本意--即作为齐物论画龙点晴的属意安排。庄子的齐物论,最终目的是要推演出万物齐一的结论,也即一切物质包括生命形态,齐分到最后或最终的结果,其实都归于最基本的一种东西,这种东西,现代科学已经实证了的最小单位,叫做基本粒子,正在实证中的另一种更小的、但却是终极的单位,叫做弦(超弦理论认为"弦"是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东西)。可见,庄子的"齐物论",其理论高度、认识深度及超前性,是我们今人首先要认识得到,并且还要充分肯定下来的。

所以只有当我们知道"齐物论"究竟讲了些什么,我们才能明白"庄周梦蝶"这段小故事想讲什么。

我在《幸福的秘密·怯之讲庄子》中,对庄子的这段文字是这样理解的:

庄子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解:庄周我曾经做过一个梦,在梦中,我变成了一只蝴蝶,那蝴蝶栩然如生,怡然自得地飞舞着。我感到变成蝴蝶的我,才是真正的自我!这个自我,非常符合我的本性,我己经完完全全忘记了自己原来是庄周的这样一个人。当梦醒之后,我懵懵懂懂逐渐恢复了自我意识,我认识到我自己仍然还是名为庄周的这样一个人。可是我越想越不明白,不知道是庄周我在梦境里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境里变成了我庄周?但庄周和蝴蝶,这个中间一定有个分别、有个道理的,这个分别的背后,或是变化之中的由来,也一定有个主宰。庄周变蝴蝶,蝴蝶变庄周,这种物与物之间的变化或转化的现象,称为"物化"现象。所谓物化,不但可以是物质世界的的相互变化与转化,同时,也可以是精神世界的相互变化与转化。(怯之曰:变化与转化的最终目的,就是"齐一",既然万物最终都齐分为一了,都成为组成物质与生命的最小的基本单位了,那么,蝴蝶当然可以是庄周,庄周也可以是蝴蝶。所以,庄子的齐物论,多么巧妙,多么伟大!)


刘怯之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简单的一个故事,即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叫“齐物”.

《庄子》里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叫“濠梁之辩”.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苍条鱼说:“苍条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

惠施是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和庄子即是朋友,又是论敌.《庄子》一书,记载了他们之间的许多辩论,这只是其中的一次.这个故事是很有名的,受到古今中外读者的欣赏.他们的辩论究竟谁是谁非,谁输谁赢,历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名家是研究逻辑的,从逻辑上说,似乎惠施占了上风,因为人和鱼是不同类的,人怎么知道鱼的心理呢?但从审美体验上说,庄子也是有道理的,任何动物的动作、表情,痛苦或快乐,人是可以凭观察体验到的.


百家荟萃

庄子梦蝶,体现了人有时候思想会出轨是正常的,无法控制的。庄子睡着了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然后睡迷糊了就发神经了,说到底是我庄子是一个人梦里有蝴蝶了,还是我是一只蝴蝶梦见自己是一个人了。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哲学观点】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

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选自《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 ]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废品之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能觉,则蘧蘧之梦周与?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比之谓物化。这则寓言是庄子《齐物论》的结尾部分。齐物论包含齐物,齐论两个意思,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上都向对立面不断转化,因而又是没有区别的。庄子在《齐物论》中的哲学观点,通过庄周梦蝶形象地表达出来。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胡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一只胡蝶感到多么畅快,多么惬意啊!不知道原来自己是庄周。突然间醒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是我庄周,不知道庄周梦中变成胡蝶呢?还是胡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胡蝶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做物我交合与变化。在这则寓言中,庄子认为,人们如呆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这则寓言写的轻灵飘渺,富于浪漫的想象力,通过梦中化为胡蝶和醒后胡蝶变为自己,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区别真假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思想精义,千百年来,引发众多哲学家和文学家的推崇与共呜,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在《锦瑟》诗中写的,庄生晓梦迷胡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用户5829977386华阳5566

现实的庄周是蛹,被束缚的囊袋,理想的庄周是蝶,被释放的自由。

蛹和蝶本是一物的不同面相,互相转化和继承。同是由不同组成,不同由同的规则约束,条件甲是同,条件乙是不同,条件甲含条件乙之部分,条件乙含条件甲之部分。万物有万色,人为设定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但赤又分朱红、鲜红、粉红……

人的认知决定了认知的名字,但人的认知本身只是一个名词,名词本身并无本质的意义,本质可能就是万物的万化的构成,万化的构成由已认知的微小粒子构造组合,但微小粒子是否足够微小呢?人的认知是可以无限延展的,因为宇宙是无限的。我们看到的,都是足够大粒子构成的世界现象,但探索这个宇宙需要研究无限的微小。庄周和蝴蝶都是有相同的已认知微小粒子构成的,当以微小粒子为定义认知标准时,他们本是同样的属类。但每一个粒子都是不同的,除非能细分到无限的本质中的本质。这粒沙子与那粒沙子很易归类为相同的沙子,但这粒沙子和那块由那粒沙子们构成的石头很易区分为不同的东西,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但眼睛也是心灵的骗子,同样的眼睛因为心灵的情绪跌宕起伏,看到同类的东西却会有千差万别的响应方式。所以,宇宙足够大,需要用什么词来描述他的属性?银河系对于宇宙足够小,

需要用什么词来描述他的属性?太阳系对于银河系有足够足够小,需要用什么词来描述他的属性?庄周梦蝶对于这些可谓又小之又小,我们真的能描述区分它们的属性吗?我们已知的又足够小的粒子级别又能描述区分它们的属性吗?

因为生命的鲜活,我们定义不同,但我们的生命皆死亡了呢?这一堆尘土里你能分出庄周和蝴蝶吗?

既然生命的鲜活使人这种目前最高级的动物具有至高权力定义一切标准,标准是人最高级的情绪表达了,因为有了标准就有了美丑、善恶、对错、好坏……我们在对立的世界中存活,对立即为存在的意义。

庄周梦蝶给我们更高级的梦想,我们想是庄周时是庄周,想是蝴蝶时是蝴蝶,他们是融和的,不是对立的,不同是自然,和而不同也是自然,皆为自然,即为自然。


老哥们儿

个人认为庄生梦蝶的故事表达庄周“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任何思想都是用于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脱离了社会背景,只谈思想,就如魏晋玄学一般空洞无用。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争霸称雄,战乱频繁,无有宁日,诸子百家纷纷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中复古流在前期占据主流,儒家希望社会回退到西周周公执政时代,墨家希望社会回退到部落联盟最为辉煌的大禹时代,而道家庄周最为复古,否定大禹、孔子等贤人,希望回退到神话传说中的无怀氏、葛天氏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贤人领导的部落社会。


庄周的政治理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社会矛盾的产生是因为有阶级,人与人不“齐”,而消除了阶级,自然就消除了当下的社会矛盾。


所以需要回退到上古社会,小国寡民,自给自足,人人平等,就没有阶级压迫,没有社会矛盾。


任何政治主张都要有天然的合法性,庄周的政治主张合法性来自于人天生就是独立的不互相从属的个体,不需要组成有从属关系的社会;而人天生就是独立的不互相从属的个体,则来自物与物本来就是互相演化没有从属关系的个体,人只是物中的一种而已。


《齐物论》整篇都在论述这个思想,而在另外一篇《至乐》中更为明显:


“种有几,得水则为继.....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通篇大意是, 物类千变万化源起于微细状态的“几”,从水的滋养开始逐渐演变、逐步相生。生为青苔,化为车前草,而后车前草变为乌足,乌足再化为土蚕,蚕变成了蝴蝶.....


即是万物都产生于自然的造化,又全都回返自然的造化。


人和蝴蝶本来就是物种演化链(物化)中的两个互不从属的环节,人梦而为蝶,蝶梦而为人,两者是平等的,两个物种不存在上下高低之分。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凤妩一

究竟是什么使庄周晓梦迷蝴蝶呢?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解释。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读罢此文,众人纷纷陷入迷雾之中,不知庄周之意何为?

拔开重重迷雾,不要陷入文言文的翻译中去。庄周也是一个普通之人,如我们一般入睡之后,我们的意识还在活动,便产生了梦境,我们可爱的大脑把梦境当做真实并存储在脑海里。当人们从梦境中醒来,便会赞叹梦的真实性。正如庄周梦蝶栩栩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也不知胡蝶之梦为周,故蘧蘧然不知所以。

庄周梦蝶只不过说明意识不但可以以静态方式存在,还具有意识的能动性。人类梦境的存在,证明了物质永恒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

菲儿随笔2018年4月6日13:58


菲儿

大意讲的是:曾经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遨游,感到愉快和惬意!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恐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自己本是庄周,也不知是庄周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庄周呢?但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区别的。这就是所谓的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由此庄子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到底能否准确地区分现实与虚幻。在庄子看来,尽管现实是一种境界,虚幻的梦境是另外一种境界,两者是不同的;庄周就是庄周,蝴蝶就是蝴蝶,两者也是不同的。但是,他认为,他们都只是运动中的一种现象、一种形态。

庄周梦蝶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两个哲学问题,一是思维存在问题,故事中庄周分不清庄梦和蝶梦,庄与蝶之间的真实虚幻,在“人生如梦”的虚幻里失去了自我,由此引发了他对存在真实性的怀疑,使人的存在和价值追求失去了意义与根据。二是生死物化,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乐观主义精神,庄周梦蝶给生死之间提供一种独有的沟通方式——“梦”。经由“忘”生进入“死”的境界,“梦”死,便沟通了生死,因此消除了对死亡的未知和恐惧。生死互为梦幻,无分梦里梦外,现实和梦境,最终都等同生死,达到“齐物”的最高境界。

庄子物化的本质就是忘我,庄周梦蝶在对外物的深切疑虑中达到了审美忘我的境界。庄周忘却的不仅是自己,更淡泊了名利,看透了人生如梦,甚至可以说庄周超越了心灵。庄子通过对梦中自己变化为蝴蝶以及梦醒后蝴蝶又变为自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以下哲学意蕴:

第一,由迷失自我到物化忘我的超越。庄周醒了,尽管没有一句言及欢乐的言语,但是情感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正是因为他实现了对自己心灵的豪迈超越。抛开了“有待”之悲,人生如梦、迷失自我的悲剧,勇敢地证实自己,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由迷失自我到物化忘我,庄周超越世俗达到了真正的大境。

第二,对人生豁达的生死。“庄周梦蝶”是庄周追求生命的旷达,与万物自然融为一体,对生命自然地顺应,是内心面对生死的平淡和超脱。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挑战,面对生命,坦然微笑、从容才能去面对真正的人生。活在当下,这种豁达的生死观,值得每个人深思。豁达的生死观犹如一抹艳阳消散了阴霾。

庄子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庄周梦蝶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