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境寺的歷史

靈境寺的歷史

公元574年,北周建德三年,周武帝廢教,寺廟改作宅第,驅僧還俗,經像焚燒,五臺山佛教寺廟一毀而光,本寺也未能倖免。公元593年隋文帝(開皇十三年)重建寺廟,設齋、度僧,五臺山佛寺重新香火興旺。

靈境寺的歷史

此時古南臺隱僧結草為庵,自行苦修,感化菩薩,坐禪有智,得悟山腳有靈,下山尋之。在原名“金河寺”遺址,重建寺廟。觀辰(日義)東有光,細(日兆)似大佛,阿彌陀佛!天地造化之“仰天大佛”隱僧隨即跪拜發願,集眾籌募,擴建重修,寺廟竣工後,改名靈境寺。公元630年(唐太宗)時,佛教文化進入高潮,取經譯經,同時五臺山佛教文化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靈境寺僧眾漸多,有書坊、經壇。僧人開荒耕種循序有節,僧眾發展到200多人,當時靈境寺很有名氣,有很多高僧大德慕名而來。公元820年(唐憲宗;元和15年)日本奈良興福寺高僧靈仙三藏,從南臺入靈境寺,修道傳法,受到靈境寺眾僧歡迎,兩年後靈仙三藏於本寺圓寂,為紀念日本高僧弘法功德,為其建塔一座名;三藏舍利塔,文革期間毀壞,現已修復。

公元1458明順年間,靈境寺遭遇火劫,僧眾散單,所留無幾。公元1465明成化年間,靈境寺重修,規模縮小,把僅存的一座伽藍殿擱在寺外,到今為止。公元1833清道光12年,有續隆老和尚化緣重建靈境寺,有正殿(華嚴三聖),東西偏殿,中殿(千手觀音),天王殿,山門,僧舍等(廟內碑記)均為清代建築。西殿內供有日本送靈仙三藏坐像。明清時靈境寺成為五臺山十大青廟之一。靈境寺,歲月滄桑,興衰變幻。在文革時又遭劫難。現正在重建。阿彌陀佛!

靈境寺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