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在此先祝各位读者朋友们端午快乐。大家今天有看赛龙舟吗?赛龙舟作为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目前在各地都有正在火热进行的龙舟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端午假期举办的龙舟赛事多达215场。一条龙舟,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既展示了竞技的风采,也拉近了观赏者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距离。

在咱们广西师大社集团总部所处的桂林,龙舟习俗已经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这里,划龙舟一般是“五年一小划,十年一大划”,每年的端午期间,还会有民间自发组织的、小规模的龙舟活动,龙舟活动大致包括开鼓、请圣下殿、起水、唱龙船歌、竞渡、游船、走龙亲,龙上殿、祭祀等。

本期推送,我们想专门为大家介绍桂林地区的龙舟活动习俗——人们举行龙舟竞渡,唱龙船歌走龙亲,这众多的民俗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桂林龙舟民间习俗文化,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桂林画卷也由此展开。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桂林龙舟习俗

本文摘自《桂林龙舟》,标题系编者添加

南方地区江河密布,沟壑纵横。多雨季节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江河泛滥、淹没大地。面对着大自然的“神力”,古人就形成了对“龙”的崇拜。人们认为水有灵性,有水的地方就有“龙”,龙法力无边,能呼风唤雨,变桑田为沧海,主宰人间祸福。为了求得龙神庇佑,人们将独木舟、小船这一水运工具改造成龙的形状,便形成了龙舟。

龙舟竞渡是一种图腾祭祀仪式和节庆活动。端午期间,全国各地降雨量最为集中,这时候天气转热,暴雨又将毒虫驱赶出来,进入热天时就容易受五毒侵害,人们也容易因天气而生病,因此形成了在端午期间进行驱毒扫除等习俗,并通过划龙舟拜祭水神或保护神等活动,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平安安。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2008年,万人空巷看龙舟 衡建军摄

南方各地龙舟习俗各有不同。桂林划龙舟以祭祀、祈福的民俗成分较多,娱乐与竞赛兼备,龙舟活动从大年初一就开始了,一直到端午后才结束,期间有开鼓、伐木、请龙王下殿、龙王游村上座、拜庙、龙船起水、龙王下水、采青、出游、走龙亲、收兵等11道仪式,划龙舟时,通过队员们统一的着装和整齐的划桨动作,通过唱龙船歌和敬神仪式,来表达美好的祝愿,展现龙舟的魅力。

一、龙舟制品

龙舟制作技艺是一项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除竞赛船外,一般传统民俗船由龙头、船身、兵神、命桩、罗伞龙船鼓、斗旗、斗杆、桅杆、幡、船桨、舵等组成,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龙头和兵神了。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目前广西最长的龙舟,全长58米,宽1.73米,船头高56厘米,船尾高73厘米,可容纳桡丁、旗手、锣鼓手、唢呐手、舵手等150余人,龙舟上还有龙头、兵神、罗伞、桅杆、旌幡,等等。 衡建军摄

1.龙头

但凡划龙舟的村(社区)都有自己的龙头,赛船与传统民俗船的龙头又不一样。赛船的龙头向前伸展,几与水面平行,有一种正在潜水吐气往前冲刺的状态,煞是威严;传统民俗船的龙头昂首挺胸、高高挺立,立在船头威风凛凛,在龙舟民俗活动中是“龙王”,被人们供奉着。龙头有开口龙和卷鼻龙,桂林地区大部分的龙头都是开口龙,龙颈一般高约85厘米,直径约35厘米,龙颈上还绘有麟甲纹,或钉一块红布。龙头口内有牙齿数十颗,舌上含珠一粒,下颚有白须,以示龙王威严。眼睛突出朝天,后边的两耳形状如两把扇子,鼻子前方两个红球冲天,两旁用柔软的纤维当作胡须,头上一对犄角,状如鹿角。龙头因“龙亲”关系或历史渊源、五行方位而颜色不一,桂林龙舟一般有黑、黄、红、青、白等颜色。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桂林龙舟龙头雄姿 衡建军摄

2.兵神

龙王爷下殿后,兵神、雄鸡要日夜陪伴。兵神,是龙舟相关制品中最有意思的了,漓江龙舟的兵神,不管是在庙里还是在龙舟上,都始终陪伴和守护着龙王。兵神形态各异:有的双手着地呈倒立状,犹如一位正在练武的武者;有的则手持斧头,像是在开路的样子;有的一手拿斧头一手拿船桨;还有的怀抱公鸡,右手持桨或各种不同的工具。一般划龙舟的人认为兵神是指挥行船的“神”,所以桂林民间有“偷兵神”的习俗,这个庙派人到另一个庙去偷,偷的时间多是夜间或乘人不备之时,偷到手了就飞奔回本庙。据说是跑回本庙时越快越好,象征着划龙舟的速度。被偷去兵神的庙,发觉兵神为人所盗,必须集众火速追赶夺回,追夺不得者,又会乘机到另一个庙去偷兵神回本庙供奉,一来二去,饶有趣味。不过,也正因为有此习俗,所以划龙舟的时节各队伍都会派人守护兵神,偷兵神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千姿百态的兵神 衡建军摄

二、龙舟音乐

与龙舟活动有关的音乐,统称为“龙舟音乐”。桂林龙舟音乐分为“龙船调”和“非龙船调”两种,主要由号子和山歌两种体裁组成。“龙船调”是龙舟音乐的主体,有为制作龙头、船身而伐木时唱的《伐木歌》,有请龙王下殿时唱的《请神歌》,有龙舟下水后,为祈求行程顺利而采青的《采青歌》,还有走龙亲时唱的《贺歌》,以及《发兵歌》,等等。这些歌很多没有固定歌词,都是现场即兴编唱。比如贺歌就是在行走中根据当时的场面,由有经验的歌者即兴编出吉祥、有趣的歌词,可有问有答,可上天入地,可叙述历史传说、人物故事等,非常丰富。行船时唱的是号子,一人领,众人合,所用的衬词“哦”“嚯”“吔”“呀”“嗨”等都是桂林山歌、彩调、渔鼓等表演形式中常用的词,非常具有地方民俗特色。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龙舟活动,蒋俊摄

三、划龙舟仪式程序

桂林划龙舟民俗活动主要有开鼓、伐木、请龙王下殿、龙王游村上座、拜庙、龙船起水、龙王下水、采青、出游、走龙亲、收兵等11道仪式。

1.开鼓

开鼓是大划龙舟的讯号。桂林龙舟有十年一大划,五年一小划的传统,明代邝露的《赤雅》中有“桂林竞渡,舟长十余丈,左右衣白数人……十年一大会,五年一小会,遇甲戊年为之”的记载,2018年正是桂林龙舟的大划之年。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象山游龙 摄影:衡建军

开鼓一般选定在当年的大年初一或二月二,或其他吉日,开鼓仪式上村民们执手旗集聚在本村放龙头的庙宇(或祠堂)门前,烧香、打铁炮、叩拜、敲划船锣、唱龙船歌,敲锣打鼓走遍全村,彼时锣鼓喧天、歌声嘹亮、热闹非凡,队伍转回庙宇(祠堂),再叩拜,开鼓仪式结束。

2.“龙王”下殿

之后要请“龙王”下殿。龙王平时“安坐”在神台上方的阁楼上,逢戊年为出游佳期,当年农历二月二“龙王抬头”之日,村民们敦请龙王下殿,供奉在祠堂或临时搭建的庙堂上,行香化纸、鸣放鞭炮,用柚子叶或竹叶水清洗龙头,用红纸将龙眼贴上,待龙王上座后才将红纸拿下。

3.起水

起水,就是择吉日让龙头正式下水、上船,起水的仪式较为繁琐,充满了对民俗信仰的尊重与敬畏。起水前一天所有划手都集中在供奉龙头的庙宇里不得回家,并用柚子叶蘸醋汁拍打在手上、身上,当晚12点之后就不准讲话,安静睡到早上。起床后划手们一律赤脚,别上红包插上柚子叶,拿上划桨,在耆老给龙头洒上酒、盐、茶、米后,安静地将龙头抬下河,安装在龙舟上,并置兵神和雄鸡。众划手们依次上船左右坐好,“出山龙老翁”便指挥划船,将龙舟划到江中间打三个太极圈,正式请龙王下水。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龙船起水前 衡建军摄

4.走龙亲

正式下水后,龙舟就可以进行出游、走龙亲。在划龙舟的喜庆日子里,有走龙亲的习俗,在桂林地区,各村的龙头因木材选用、历史渊源等因素而有“母子”“兄弟”等龙亲关系。龙亲有水路亲戚和旱路亲戚。村与村之间先递上拜帖,互访时大家要头扎红布,捆红腰带,唱着龙船歌,载着礼品、载着情谊,相互恭贺,唱恭贺歌。有龙舟队伍来访时(称龙船进香或者龙王出游),主人放起鞭炮夹道欢迎,见面相互高喊三声“恭喜”,以表喜庆之情。

走龙亲有对歌、宴席、拜祭等活动。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走龙亲 衡建军摄

旱路走龙亲,在递过拜帖之后,龙亲队伍在耆老的带领下去走亲,快到对方村口时点亮灯笼、鸣放铁炮、敲鼓报信,以示客到。主家早已在村口等候,同样以举灯笼、放铁炮、敲锣鼓以示迎接。见面后相互问候,进村时宾主双方面对面地走,即客人正走,主人退着走。一路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对歌不停,这时所唱的都是贺歌,且都是即兴的,现编现唱,气氛热烈。就这样一直走到主家庙内,一同叩拜龙王,结束后便入席。这龙亲宴席是全村的大事,满满一排长龙桌椅,主宾齐坐,相聊甚欢,其乐融融。

水路走龙亲俗称“舀酒”,也很热闹。同样先递拜帖,到了走龙亲当天,便划着龙船盛装出发。龙船在到达前放三声铁炮报信,然后在江面上划三个太极圈后再靠码头。主宾相见时的仪式很讲究,靠岸前船上的旗手要双手举旗上下挥动,所有划手也要双手举桨致意。上岸后,还得边唱贺歌边退回到龙舟边上又上来对歌,重复两次,足见礼节隆重。行礼结束后也要举行祭拜仪式,主家耆老要到龙舟前往龙头嘴里放关蝶,还给龙头披上红绸带,并用花翎把龙角装扮起来,就像古时候新郎、状元郎一样。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落霞映龙舟 蒋俊摄

走访结束后乡亲们声声祝福,款款道别,无论是主家还是来客,他们世代居住于漓江边,漓江是他们的母亲河,他们同饮着这一江水,同浴于这一条河,而龙舟,把他们联系得更紧密。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桂林龙舟

主编:孙小良

桂林龙舟习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端午期间,人们举行龙舟竞渡,唱龙船歌走龙亲,众多的民俗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桂林龙舟民间习俗文化。

桂林划龙舟,一般是“五年一小划,十年一大划”,每年的端午期间,也会有民间自发组织的、小规模的龙舟活动。龙舟活动大致包括开鼓、请圣下殿、起水、唱龙船歌、竞渡、游船、走龙亲,龙上殿、祭祀等。

本书共由《漓江河畔话龙舟》《划龙舟的礼仪程序及规矩》《桂林龙舟音乐》《走龙亲》《龙舟的制造及相关制品》《桂林龙舟社庙》《桂林龙舟传承人》《桂林龙舟现状与传承》等八章组成,配以324幅优秀的摄影照片,以全景式角度介绍了桂林龙舟起源、流布、礼仪、制作、传承等方面,向读者展开一幅桂林民间龙舟习俗生活画卷。

互动时间

你的家乡有哪些著名的端午习俗吗?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END-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092次推送

唱龙船歌、走龙亲……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那些龙舟习俗

即可购买本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