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投女王徐新:當市場上第一和第二在打架的時候,第三就先死了

風投女王徐新:當第一和第二在打架的時候,第三就先死了

風投女王徐新:當市場上第一和第二在打架的時候,第三就先死了

移動互聯網颱風來了,連豬都在飛

抓住90後,他們喜歡宅又都是吃貨

首先,這些人願意宅在家裡。為什麼他們願意宅家裡?因為他們是家裡唯一的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兄弟姐妹,爸爸媽媽都在外面賺錢,他們就自己在家裡。第二,他們花很多時間在QQ上,他們從小就是伴隨著QQ長大的,他們平均有7.5年的網齡,每天花5個小時在網上待著。他們習慣著對著電腦,50%的採購都在網上。所以京東可以賺到這麼多錢。

第三個是追求個性,他們要與眾不同,他們喜歡自推自薦。90後長大之後,夜總會的小姐都是特別古老的行業,她們都快失業了,因為90後要求免費。90後真的是非常不同的一代,他們非常願意表達;我們60後對什麼不滿意就算了,90後不滿意的話一定要寫很多的評論,要寫很多的感受,如果你不管他,你就失去他了。粉絲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所以你看到小米的成功,包括三隻松鼠。2013年三隻松鼠第一年做,就做到了3.3億的收入,今年10億、明年25億,他在經營自己的粉絲,粉絲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第四個,這些人都是吃貨。但是他們不願意做飯,也不會做。他們最大的特點是不想把自己的廚房搞髒了。萬科做了分析,以後的房子會做的非常小,把多出的空間做成一個大餐廳。所以他們帶來一個趨勢就是快餐,因為這些人不願意做飯。我們投資的翠華和避風塘都是這樣的。最近,他們連出門都懶了,外賣也發展的非常好。

第五個,這些人的消費升級。你不要看他一個月只有5000元的收入,他們的日子過的很瀟灑,因為父母已經把房子買好了:一般是男方出房子,女方出家具和車。在三線城市,把這些買好之後,他們的壓力不是很大的。5000塊錢花在哪裡呢?一般來說他們會在孩子身上花很多錢。還有1000塊錢在日常生活:經常是中午在單位吃,晚上在家裡吃,他們1000塊錢就搞定了。還有2000塊錢存起來要去旅行,另外2000塊錢是買東西。

現在都不吃花生瓜子了,要吃堅果,吃進口的

平時在網上消費,週末帶孩子到大賣場去購物。他們的購物願望是非常強烈的並且喜歡吃零食。當初恰恰很牛,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消費升級了,他們不吃瓜子花生了,人家要吃堅果,要吃碧根果,要吃進口的,70塊錢一斤。

還有食品,食品要盯著中高端,消費者升級慾望非常強烈,如果說沒有與時俱進就會非常的糟糕。我們去訪談三四線城市,鞋子買什麼品牌?阿迪達斯、耐克買不起,那就買安踏、李寧。安踏、李寧不好過是因為他們的鞋子都放在櫃子裡,都是嶄新的,有點賣不動了。所以定位稍微中高檔一點,他就會跟著你走。

手機太小不方便比價,搶佔先機是關鍵

第二是用戶習慣變化了。大家都在互聯網上下過單買東西:在PC互聯網的時候是打關鍵詞搜索,而移動互聯網則是天天刷屏。以前是想買東西去京東,現在變成了瞎逛了。理性消費變成衝動性消費,而且頻次非常高。移動互聯網上時間變得非常的碎片化,你可以隨時隨地做交易。也就是說O2O上門服務變成了可能。以前我們說做美甲怎麼可能上門呢?但是現在已經可以了,是非常簡單的。互聯網讓很多東西變成了可能。

在PC時代,用戶是海量的,你要花錢買新浪、網易、搜狐的廣告,才可以抓住海量用戶。網絡運營基本上是免費模式,靠廣告賺錢。而移動互聯網不是的,大家習慣的是交錢。騰訊給大家培養了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就是玩遊戲也要交錢。而且不需要海量,我100萬用戶就可以活的很好,因為這些用戶是你最精準的用戶。

第三,移動互聯網不方便比價。PC互聯網屏幕大,容易比,但是移動互聯網是要下載客戶端才可以的;而且屏幕那麼小,也看不清楚,不太願意比價。所以移動互聯網的閉環是非常有殺傷力的,一個用戶只下一兩個APP,如果你沒有佔領他的客戶端,你的競爭對手佔領了,改變客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先行者的優勢是非常大的,因為消費者用了你的APP就成了你的閉環的用戶。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必須要跑的非常快。

我們訪談了三隻松鼠的80多個客戶,每一個電話都是一個小時。他們首先是看用戶點評,第二是看銷量排名,第三個是看網站。首先三隻松鼠名字好記,第二是它的客戶評價非常好,一旦有差評,就趕緊搞定。因此你的反應要非常快,有不好的東西就容易被傳播了。另外小公司很容易成長,只要有一個很好的創意,一下就可以火了。

風投女王徐新:當市場上第一和第二在打架的時候,第三就先死了

生鮮都被老頭老太太搶走了,年輕人再不去大賣場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一定要專注,在移動互聯網上產品要做到極致要讓人尖叫。三隻松鼠消費者拿到之後就很開心,小恩小惠很多:打開之後包裝是兩層的,三隻松鼠會給你一些小夾子,一個小的紙巾。現在85後、90後又非常喜歡分享,這樣一分享之後就傳播開了,所以獲取用戶口碑傳播是非常好的。

還有渠道變了。我們投的是細分的渠道,細分的市場,細分公司。我們看到百貨商店老店同比是在下降的,日子是不好過的。比如說百麗,他做品牌非常有感覺,但是他跟著百貨公司,百貨公司下降他也會下降。還有大賣場,像沃爾瑪、家樂福,他們有20年的輝煌,但今天已經輝煌不再了,因為他們的模式不行了。

大賣場生鮮是抓眼球的,乾貨是抓毛利的。一手抓流量,一手抓毛利,多餘的空間給肯德基、麥當勞收房租。互聯網來了之後,把他毛利部分去掉很多,被京東、蘇寧、一號店搶到。高毛利的東西沒有了,只剩下生鮮了,而且特別多的老頭老太太,一大早去把好的生鮮都搶走了,結果晚上年輕人去了一看下次就再不去了。肯德基、麥當勞不願意了,他們要求降低房租,所以大賣場他們就不敢開店了。我們品牌要是跟著他們走的話,最近幾年都是增長非常慢的。

還有街邊店模式的,比如說都市麗人、良品鋪子、益豐大藥房都做的很好。因為他們都是在三四線城市,基本上就是一個老街,所有的商店都在那裡。如果說你的品牌在那裡開一個旗艦店,再開四五個店就會變成當地的人口的第一品牌,很快會把周邊的競爭對手擊跨;而且你的房租便宜,可以掙很多錢。

還有是購物中心最近正在蓬勃發展,要跟人氣旺的,要跟四菜一湯標配的,比如說避風塘、真功夫都做的很好。另外互聯網,每年成長50%左右,GDP佔比7-8%,颱風豬大有空間。像京東他們還是增長的很好的,所以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風投女王徐新:當市場上第一和第二在打架的時候,第三就先死了

員工是要綻放的,客服是要賣萌的

再一個改變是團隊變了。現在80後變成了主力員工了,他們30歲了,是錢的主人,不是奴隸。一生下來就有房子,一不小心就三套房子了,他們的安全感非常強。這個時候錢不能激勵他們,靠什麼激勵他們呢?他們要什麼呢?我在良品鋪子那裡學到一個詞叫綻放,他們的老闆很會激勵他們的員工。

我想說激情是不持續的,但是持續的激情就會轉化為力量。比如說良品鋪子有掌櫃承保責任制,給你的激勵是上不封頂。我說零售核心是位置好,產品好,店長有能動性,但是有多少作用呢?我們找了100個店長來做了試點。結果過了一年之後,我們來看,到底這個有多少的效果。我們發現沒有做掌櫃承保的老店同比增長5%,做了的增長了26%,也就是說帶來了21%的增長。

有的人說,我也給了錢了,為什麼不行。你給錢還不夠,還要綻放。你要戴大紅花,要讓以前掙3000塊錢了店長,現在掙1萬塊,讓他們到臺上去演講,讓他們覺得很光榮。要把員工作為用戶來經營,把他們搞的非常的開心。良品鋪子很會搞,搞的這些85後、90後天天很high,告訴你有可以進行創新。

三隻松鼠就更有意思了,三隻松鼠除了老闆是70後,其他都是85後,全部都是子弟兵,從來沒有空降兵。而且在蕪湖一樣做的很好,為什麼呢?因為85後很有創意,他們說客服是賣萌的,他們叫客戶叫主人,這些話我們是叫不出來的,所以一定要大膽用85後。

風投女王徐新:當市場上第一和第二在打架的時候,第三就先死了

在淘寶買100次衣服,一次不好就跑去唯品會

我們一直堅信品牌的力量,我們覺得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現在移動互聯網給你帶來一個全新的品類,所有的東西都會重新洗牌,我們非常開心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跟上移動互聯網的颱風我們有一個信念,如果說一個行業品類的機會來了的時候,你一定要捨命狂奔,一定要做到品類第一,你一定要做到30%的市場佔有率,而且比第二名大兩倍,這樣你就安全了。

我們希望我們投的企業可以行業第一,使勁向前跑,給他很多錢。一旦你佔領了消費者的心智,可以做到30%五的市場佔有率,比第二名大兩倍,其他人是很難超越的。那麼怎麼抓到機會呢?

首先是要抓痛點。淘寶非常的牛,但是他的痛點很多,淘寶最大的痛點就是消費者無法迅速到他想要的東西,要花很多的時間去看;而且點評灌水很厲害,同樣的東西價格差很遠。他可能買了100次衣服,有一次不好,他就馬上不買了,就去了唯品會去了。當然淘寶的客戶也分的,一部分是價格敏感,一部分是品質敏感的,但是你不要忘了,他們的收入增長是很快的。

另外淘寶也造就了美麗說、蘑菇街,微店最近發展的也很快。我有一個表姐,一級批發一個月可以賺1萬塊錢,很多人都在搞,現在開始全民經商了。你看世界上偉大的第一品牌都是先做的,不是抄襲的。手機的屏幕很小,一共能裝多少個APP呢,同一類的APP也就是裝幾個,一旦對手佔領了用戶的客戶端,轉化成本是非常高的。一旦你找到了產品的痛點,你一定捨命狂奔,做到安全邊際。如果說你沒有互聯網的佈局,一定要下手早,行動快。

還有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在傳統企業,我們幫助他們把互聯網做起來,以前良品鋪子從來不做互聯網的,他們開店開的很high,我們發現良品鋪子春節的時候生意一下子好了很多,因為春節的時候物流不送了,說明他們很多用戶是在互聯網上買的好高興的。這樣的話,我們不如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己來做互聯網。但是你一定要用不同的團隊,而且大膽的起用85後。後來良品鋪子做了,去年第一次做7000萬,今年4億,明年10億。所以互聯網的颱風來了。

做品牌可以線上線下都賣的,三個引擎同時發動;你的定位要準,品質要好,要讓用戶滿意。有人問到底是做淘寶賣貨還是做自己的APP呢?這要看你的產品數量和品質。如果說你只有幾個產品肯定是不適合做APP的。

投京東就是劉強東這個人選對了

做零售的企業核心,就是產品要極大豐富、價格要實惠,消費體驗要好,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是一樣的。我們在06年投京東的時候,他只有50多個員工。當時我問他要多少錢?他說要200萬美金,我說200萬美金哪裡夠,我給了他1000萬美金。然後我告訴他你要拼命奔跑。頭四年只做增長,第五年才看利潤,因此我們拿出了18%的期權出來促進他的增長,結果他成長了200%。

後來我們用這18%的期權來激勵員工,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小企業缺的不是錢而是人才,你怎麼吸引人才,要靠分享財富,靠期權。所以我們給了他很多錢,以發展為硬道理,最後給期權,打價格戰,打到後來,我們錢用光了用過橋貸款打價格戰。一定要在早期把它扼殺在萌芽狀態。你打價格戰我就打價格戰,這樣他很快就會偃旗息鼓,他就不再打了。

我覺得我們在京東做的最對的就是劉強東這個人選對了。他的兩個戰略做對了,第一個是他拿到我們第一筆錢的時候就開始擴品類了。因為之前他大部分做的是DIY的IT產品,他拿了錢之後就加了手機、數碼、大家電、小家電。互聯網獲取用戶成本是非常高的,那麼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你只能讓新用戶變成老用戶,不斷的來。他不斷的來不是因為他便宜,因為你再便宜他電腦也只需要一個。他老來的原因就是你的產品夠豐富。第二個原因是價格要夠實惠,所以他拿了我們的錢之後開始擴品類。我們一開始客單價是800塊錢,很多用戶天天逛淘寶,知道京東也不來。那麼什麼時候他來的呢?

是賣書。因為賣書的客單價只有80塊錢,這樣降低了用戶的門檻,這個很關鍵,他們用戶很快就起來了。擴品類是老劉的戰略眼光,這是非常對的。你看噹噹和卓越,兩個人並駕齊驅,就一直守著自己的貨品。另外是投了倉儲,因為他發現65%的客戶不滿意都是來自於倉儲。老劉決定自己建,因為開始做這個的時候成本是非常高的。當時一天只有20個件,到2000個的時候才會打平。

這個過程當中是虧了很多錢的,但是這個做出來之後,用戶滿意度是非常高的。我們當天給的政策是11點之前下單晚上就可以收到,晚上11點前下單,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到。當時馬雲[微博]說我們不搞資產很重東西,就給了京東三年的時間,就開始做這個東西。現在來看,這是非常正確的選擇。所以選對人是非常重要的。

風投女王徐新:當市場上第一和第二在打架的時候,第三就先死了

一個free mail,馬化騰提了120個細節建議

垂直電商還有沒有機會呢?如果說你把商業放到大的框架,最大的品類是生鮮,第二是服裝,這是一個長尾,要用平臺來做的。平臺淘寶已經佔領了,對淘寶不滿的已經到唯品會去了,這個就不要去了。家電方面,京東已經佔領了,現在京東又殺出一條路就是母嬰,他做的是非常好的。只要是標準化的產品,京東都做的非常好。

為什麼他便宜,因為效率高,因為倉儲物流是集約化的。中國的物流成本佔GDP的17%,是非常沒有效率的,要搬很多次。而京東只有一次。從品牌商家放到京東大倉然後到用戶。賣標準化的產品,你就很難和京東競爭了,所以你要賣個性化的東西,長尾東西。第四是家居,這個我們也很看好。

但是這個東西能不能成關鍵是頻次,你來的次數一定要多,最好一年來七八次才好,如果說頻次不高的話,那你就不行了。比如說ZAPPOS,他服務是好到極致的,但是這樣的公司最後還是賣給了亞馬遜,因為他只有鞋。唯品會當初我們定價是200元的客單,總是不溫不火的。但是後來降到100之後,馬上就達到了淘寶的客戶群,一下子就火起來了。

成長這麼快,企業家都有成長的痛苦。企業家很善於學習,他們把時間放在哪裡呢?首先是創始人要聚焦用戶洞察,聚焦產品體驗。馬化騰什麼都不管,就管用戶體驗。每天上網8個小時,一個free email的新產品,本人提出了120個細節建議,創始人決定了企業文化。而且馬化騰這個人非常的勤奮,所以你怎麼做得過他呢?

風投女王徐新:當市場上第一和第二在打架的時候,第三就先死了

當第一和第二在打的時候,第三就先死了

你把這張圖搞懂了,其實你的HR有搞懂了。他把員工分為業績和價值觀兩個方向,最好的是業績和價值觀都高的那就是明星,如果說價值觀和業績都不好的話那就是狗,那就炒掉。還有一類是野狗,就是業績好,大家價值觀不高的話,你這個一定要管好。還有一類是小白兔,就是他勤勤懇懇的跟你幹了很多年,但是業績不是很好,這類員工是非常麻煩的,如果說你不炒掉的話,他後來就會做成大白兔。

而且大部分的員工是牛,他會看的,如果說他看到的是明星的成長,他會嚮明星方向發展,但是如果說他看到的都是大白兔的話一,他自己也會變成小白兔的,這個企業要沒有成長瓶頸的話,一定要把小白兔拿下,要讓人家上來,只要老闆可以做上來,這個公司沒有瓶頸,如果說老闆沒有這樣的能力的話,他一定會遇到瓶頸。所以我們有一個口號叫拿下小白兔。你也不用擔心說,員工動盪,凝聚力什麼的,只要總是打勝仗就有凝聚力。

關於融資,融資要快,金額要大。你要有更多的錢讓你的對手望塵莫及。不要太在乎股權稀釋,控制董事會就好了,馬雲佔的股份也不是很大,關鍵是他成功了。充足的資本也是迅速作大的門檻,要找到認同你理念的長期投資者。

我們今天看京東,互聯網什麼都好,就是太殘忍了。互聯網沒有神的概念,一開始就是全國的,你要投資你要做大,要投錢,不做大就會被淘汰。競爭,價格戰不可避免,間諜戰防不勝防,這個競爭是非常激烈的,這些小孩早上起來去校園做地推,弄一個張貼畫在那裡講,競爭對手10點來了之後就給你的畫給蓋了,扯一個橫幅被人扯下來。晚上去發傳單,競爭對手的人過去說,發錯了我再給你收回來。這種做法基本上不打架不解心頭之恨了。競爭真的是很激烈。

後來我在想,怎麼樣才可以贏呢?比如說京東和阿里打,比如說趕集和58打,本來是趕集要趕超了,結果錢不夠了58又上去了。點評和美團也是這樣的,就是拉鋸戰。我覺得做品牌很好,品牌是細分市場可以百花齊放的,你說我做避風塘和誰打?我就是代表了港式點心,真功夫代表營養快餐,我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相對細分的市場。但是平臺不一樣,平臺到最後就是剩下一兩家。

我們看過美國的數據,什麼時候競爭會停下來呢?只要有第三就會打,當第一和第二打的時候,通常第三就先死了。第四第五都不知道哪裡去了。最後要成功,創業的內心一定要強大,身體也要好。大家都很強大,我們覺得是短兵相接勇者勝,基業常青身體棒。

打造行業第一品牌。我們覺得首先一個偉大的公司要從好名字開始。,打品牌要捨得花錢,要持續投放。品牌的三個一,一句話、一幅畫,一個15秒的廣告。現在是一個視頻的世界,你要投視頻的廣告,要抓緊

風投女王徐新:當市場上第一和第二在打架的時候,第三就先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