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少了1萬元 銀行:我拿去買理財了

隨著理財產品的不斷髮展,單從收益率上看,現在再去銀行存錢已經不是個上策之選。如今去銀行辦理存款業務,更多的是看中銀行存款的安全性。然而,如今就連銀行存款,也會在儲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變成理財產品,鄭州的婁女士就吃了這個暗虧。

存款莫名少一萬

據婁女士表示,她為了提前結清自己的房貸,在6月4日的時候去銀行存款。而在打清單時候她發現,自己原本存的13萬8千多元竟然變成了12萬8千多。銀行工作人員讓她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表示只要給她打印的清單總數是13萬8就對了。

然而,單憑工作人員的一面之詞就並不能讓婁女士心安理得接受1萬元不翼而飛的事實。婁女士查詢了自己的電子銀行,發現那消失的1萬元居然處於凍結狀態!她趕忙撥打建行客服95533諮詢,客服解釋說,那1萬元被買成了理財產品。

對於婁女士遇到的情況,中國建設銀行鄭州經三路支行副行長萬曉冉表示:銀行的做法是為了回饋客戶,有更好的收益。活期賬戶按定期收益計算。婁女士的資金全部都在活期上面,不影響資金的使用。對方解釋稱,產品的起點是1萬元以上的客戶才能享受活期賬戶定期收益,並強調一般只針對房貸這樣的優質客戶才會這樣做。

存錢之前看清這些

銀行存款變理財,如果是銀行內部私下的操作那真的是防不勝防。不過作為儲戶,做到以下兩點也很重要。

1.熟知銀行存款收益,面對高息不動搖

一般來說,銀行存款在一定的時間內都有相對固定的利息,就算有浮動也不會太大。人人都希望可以能有更多的利息,但是如果利息高於正常浮動範圍就該警惕,銀行不是慈善機構,如果向你推銷高息產品,風險肯定也不小。等你去取錢的時候才發現本金拿不出來,還不一定有利息。

2.存錢前後確認存單

不管是辦理銀行存款,還是銀行理財,一定要仔細的閱讀相關合同文件,如果發現和預期的不符,還能把握反悔機會,及時地要求銀行退回錢款。同時也要保留所有相關材料證明,到相關部門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