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娃娃兒時吃的“老鴰蒜”,原來是很洋氣的東西

90後可能沒有這種記憶,不過80後之前的孩紙,早春時節去山裡玩,大約都吃到過一種叫“老鴰蒜”的植物,它開著小黃花,短短的梗,帶點卷的葉子匍匐在地面上。將它輕輕拔起,會發現它的根部呈球狀,吃起來甜甜的,還有很清新的味道。

新疆娃娃兒時吃的“老鴰蒜”,原來是很洋氣的東西

哪兒有這麼甜的蒜啊。多年以後博物菌才知道,聽起來土土的老鴰蒜,其實就是鬱金香。

當然,老鴰蒜這個鬱金香,不是荷蘭來的美豔鬱金香,而是野生鬱金香們。它們是百合科,鬱金香屬的植物,通常有3-4枚呈灰綠色的細長葉子,邊緣平展或呈波浪狀,花單朵頂生,黃色,外花被片背面紫綠色或黃綠色,地下有一個較大的鱗莖,鱗莖外面有紙質的表皮。

新疆娃娃兒時吃的“老鴰蒜”,原來是很洋氣的東西

我們所吃的老鴰蒜,就是野生鬱金香的鱗莖。不同種的鱗莖大小不一,比如阿爾泰鬱金香(Tulipa altaica)的鱗莖就比較大。

野生鬱金香的起源地在亞洲中部地區,我國有10種野生鬱金香,全部分佈在新疆,包括單花鬱金香(內蒙古也有)、阿爾泰鬱金香、伊犁鬱金香、柔毛鬱金香、異葉鬱金香、廣佈鬱金香、毛蕊鬱金香、遲花鬱金香、四葉鬱金香、新疆鬱金香

新疆娃娃兒時吃的“老鴰蒜”,原來是很洋氣的東西

其中新疆鬱金香(Tulipa sinkiangensi)是我國的獨有種,主要分佈在天山北麓及伊犁的昭蘇地區。其他9種則在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等地也有分佈。

這10個種如何分辨……大家就不必費心了,說實話,長得差不多,有時候就是個花柱花絲的區別,定種的事情交給植物學家就好。

新疆娃娃兒時吃的“老鴰蒜”,原來是很洋氣的東西

(第N次毫無科學精神的博物菌,但是這個定種對普通人來說真的沒有意義啊!相信我,您認不出的。)

話說野生鬱金香為啥叫老鴰蒜呢?我小時候聽到的傳說是它是烏鴉(老鴰)種的。這顯然不靠譜,所以還有一個傳說,說因為土裡的球莖有甜味,烏鴉常常用尖利的喙鑿開土壤,掏出地下莖塊餵養小烏鴉。

新疆娃娃兒時吃的“老鴰蒜”,原來是很洋氣的東西

這……烏鴉喜歡吃甜嗎?當然不!雖然鳥類普遍喜歡吃果子,給大家造成它們喜歡甜食的印象,但事實是,鳥類基本沒有甜味感受器,唯一能品嚐甜味的鳥類只有蜂鳥,所以烏鴉才不會去挖老鴰蒜呢。

要說原因,大約是老鴰蒜的開花時期正好跟烏鴉滿山坡覓食的時期差不多吧。烏鴉:我不吃,我沒有。

新疆娃娃兒時吃的“老鴰蒜”,原來是很洋氣的東西

話說,全世界最著名的園藝植物、美豔的栽培鬱金香(Tulipa gesneriana)的美貌完全出自人工培育,它們是歐洲人尤其是荷蘭園藝學家發揚光大的園藝種,野生鬱金香沒有長這樣的。

新疆娃娃兒時吃的“老鴰蒜”,原來是很洋氣的東西

有人說栽培鬱金香擁有老鴰蒜的血統,不過根據目前的研究,應該是沒有什麼關係。用基因測定的方法,植物學家測出了栽培鬱金香的一些野生祖先,但它們都不在中國。

文/ Eva

圖/中國植物圖像庫、暱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