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 艾香 “愛”生活

艾(《詩經》),又名:冰臺(《爾稚》),艾蒿(《爾雅》郭璞注),醫草(《別錄》),灸草(《埤雅》),蘄艾《蘄艾傳》),黃草(《綱目》),家艾(《醫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艾葉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乾燥葉。中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以湖北蘄州(李時珍的家鄉)產者為佳,稱“蘄艾”,因其得土氣之宜,葉厚而絨多,用作灸治的材料,功力最大。夏季花未開時採摘,除去雜質,曬乾或陰乾。艾葉味辛、苦,性溫,有小毒,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安胎、降溼殺蟲的功效。

產地:主產於湖北、安徽、山東、河北。

艾葉 艾香 “愛”生活

【成品性狀】

生艾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表麵灰綠色或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白色腺點,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醋艾葉呈灰黑色,清香氣淡,略有醋氣。艾葉炭為焦黑色,多捲曲,破碎。醋艾葉炭,形如艾葉炭,略有醋氣。


艾葉 艾香 “愛”生活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45~120釐米。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單葉,互生;莖下部的葉在開花時即枯萎;中部葉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上面暗綠色,稀被白色軟毛,並密佈腺點,下面灰綠色,密被灰白色絨毛;近莖頂端的葉無柄,葉片有時全緣完全不分裂,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花序總狀,頂生,由多數頭狀花序集合而成;總苞苞片4~5層,外層較小,卵狀披針形,中層及內層較大,廣橢圓形,邊緣膜質,密被綿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兩性花10餘朵;雌花不甚發育,長約1釐米,無明顯的花冠;兩性花與雌花等長,花冠筒狀,紅色,頂端5裂;雄蕊5枚,聚藥,花絲短,著生於花冠基部;花柱細長,頂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瘦果長圓形。花期7~10月。


中藥屬性

入藥部位

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

性味歸經

【性味】辛、苦,溫;有小毒。

【歸經】歸肝經、脾經、腎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或搗汁。

外用:適量,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燻灸;或搗敷;或煎水燻洗;或炒熱溫熨。

禁/宜人群

1.陰虛血熱者及宿有失血病者慎用。

2.《綱目》:苦酒、香附為之使。

炮製方法

醋艾炭(艾葉炭):取淨艾葉,在鍋內炒至大部分成焦黑色,噴米醋,拌勻後取出稍篩;也可噴灑清水撲滅火星,取出晾乾,防止復燃。每100kg艾葉,用醋15kg。

地理分佈

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地。


功效及主治

功效: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溼止癢。

主治:用於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


其他功效: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地去除體內虛火。方法是: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後泡腳或用純艾葉做成的清艾條取1/4,撕碎後放入泡腳桶裡,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後再兌入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一般連泡數次,約2~3天后即可有效。同時要多喝溫開水,不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堅持一段時間後,由體內虛火引起的黑眼圈就會明顯好轉。需要注意的是,用艾葉水泡腳時,必須停吃寒涼的食物。還可在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喝一杯生薑紅棗水

想要效果更快,還可以用艾條或艾絨,灸肝腧、膈腧、三陰交穴,這三個穴位都是滋補肝腎的穴位。每天在這三處按摩、艾灸各5分鐘即可,10天為一個療程,中午11時灸效果最佳。此外,日常生活中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多吃魚、瘦肉、蛋類、豆製品、花生米、核桃、水果、蔬菜等。

艾葉 艾香 “愛”生活

艾葉 艾香 “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