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時領土比明朝兩倍都大,為何還總被罵?

由於近代中國遭遇了列強的侵略,成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於是很多人都罵清朝,認為清朝一無是處,軟弱無能才使得中國陷入近代黑暗期。然而學過歷史的都知道,清朝滅亡時留下的領土達到近1140萬平方公里左右,這可比明朝的500萬平方公里大了兩倍還多,明朝可是常年守在長城邊上,可見清朝也是個開疆拓土的朝代,那麼為何現在很多人都在罵它呢?

清朝滅亡時領土比明朝兩倍都大,為何還總被罵?

其實現代人罵清朝,不是因為清朝戰敗,而是清朝沒骨氣,尤其是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敗後,慈禧詔書中寫道“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可見已經沒骨氣到了獻媚的程度。

清朝滅亡時領土比明朝兩倍都大,為何還總被罵?

而從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咸豐逃亡承德就已經顯示出清朝的軟弱。要知道明朝皇帝可沒有一個離開首都的,崇禎帝也是以死殉國。而清朝更加讓人可恨的就是北方丟失的144萬平方公里土地其實並不是因為戰敗,只是因為沙俄的恐嚇,連戰爭都沒有打響,就在1858年簽訂《璦琿條約》、1960年簽訂《北京條約》、19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這三個條約不僅讓中國失去了第一大湖巴爾喀什湖,還是去了日本海出海口,讓偌大的東北最近處離海邊只有兩公里,卻無法見到大海。

清朝滅亡時領土比明朝兩倍都大,為何還總被罵?

可以說從19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起,清朝就被沒了骨氣,而且當時正值太平天國起義,隨意更加堅定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決心,因此只要洋人需要,就滿足其要求,最終讓領先世界千年的中國在近代陷入了任人宰割的境地,要不然中國也是近代列強之一。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