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二戰時納粹德軍分三路“閃擊”蘇聯,你認為他的戰術是對,還是錯?

觸底心涼123


德軍的三路閃擊蘇聯的計劃談不上是正確還是錯誤,但卻是最為合理的。由於蘇聯的國土十分龐大,因此對蘇戰爭就必須要求兵分多路,從而達到戰爭目的。



德軍的三個方向攻勢分別是:北線由東普魯士為集結地域,經過波羅的海三國直曲列寧格勒。中線由波蘭的華沙以東為集結地域,經佈列斯特、明斯克、斯摩稜斯克進攻莫斯科。南線先攻克烏克蘭,在進入俄羅斯大草原直到伏爾加河以及石油豐富的高加索地區。由此來看來三個方向的進攻目標是十分明確的,北線的列寧格勒是蘇聯十月革命的發起地,其佔領意義十分重大,並且可以獲得同芬蘭軍隊協同進攻的效果;中線的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和全國交通樞紐,其政治意義和戰略效果都是無以倫比的;南線的烏克蘭和高加索地區的資源是德國進行長期戰爭的必要條件,並且南線的推進可以有效保持羅馬尼亞油田和東南歐地區德國僕從國的安全。因此德軍的戰略選擇是十分合理的,從事後諸葛亮的視角看德軍的部署出現了致命問題。


德國三個集團軍的配置是:北方集團軍群包括第16、18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群共29個師,中央集團軍群包括第4、9集團軍和第2、3裝甲集群共51個師,南方集團軍群包括第6、11、17集團軍和第1裝甲集群共63個師。德國於1941年6月22日正式發動對蘇戰爭,戰爭在最初的幾周內獲得巨大突破。北方集團軍在攻克波羅的海國家後繼續朝列寧格勒推進,在1941年8月進攻至列寧格勒的南方市郊。中央集團軍群先後取得了明斯克戰役和斯摩稜斯克戰役的勝利,分別損失50萬和35萬軍隊,蘇聯在中線的防禦雖然在不斷崩潰,但是有力的增援使得蘇軍可以有一定力量抵抗中央集團軍群的進攻。南方集團軍群在烏曼戰役取得殲敵20萬人的戰果後,逼近烏克蘭首府基輔。此時的德軍取得了空前的勝利。


在斯摩稜斯克戰役後,德軍陷入了一個二難的戰略抉擇,一是中央集團軍群繼續向莫斯科進攻,二使南下協助南方集團軍群的攻勢。在希特勒的力排眾議下,中央集團軍群的第二裝甲集群南下圍殲基輔的蘇軍,不出所料在德軍的強大攻勢下,蘇軍在基輔地區全軍覆沒近60萬人被俘。但是德軍對於戰爭變化是始料未及的,蘇聯的軍隊雖然屢次遭受重大損失,但是在德軍的前方仍然可以集結起似乎消滅不完的軍隊,隨著德軍的深入也使德軍後勤壓力劇增。

正是在基輔戰役後德軍的部署出現了重大問題,此時的德軍最明智的選擇是停止攻勢,穩定戰線。在中線和南線在以打擊蘇軍有生力量的前提下發動有限進攻,放緩對於莫斯科的進攻,因為如果德軍繼續深入蘇聯腹地後勤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歷史中的德軍在對於莫斯科的攻擊過程中雖然也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是後勤的拖累使德軍最後戰敗於莫斯科城下。


生存者zyx


當然是錯,因為兵分三路的進攻方式已經失敗,被歷史判了死刑。

但是,集中兵力直搗莫斯科就一定正確嗎?未必。

希特勒在蘇德戰爭期間,之所以兵分三路而不是單刀直入,絕不是因為多達550萬的軍隊人數太多安排不過來,而是因為希特勒在蘇德戰爭前,對蘇聯的國情進行了相當的瞭解。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自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逐漸走上共產主義道路,除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改革,還將共產主義特徵延伸到蘇聯社會的各個方面,比如將聖彼得堡改為列寧格勒,將伏爾加格勒改為斯大林格勒。

二戰前夕,列寧格勒作為十月革命的發祥地,是俄羅斯的北方政治經濟中心;地處伏爾加河下游的斯大林格勒,鄰近烏克蘭黑土地和裡海石油產區,是蘇聯的經濟重心;而地處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之間的莫斯科,這是整個蘇聯的政治中心和交通樞紐。

而蘇聯這三個中心,是德國必須要拿下的。而已經橫掃西歐,並充分完成戰前動員的德國,選擇了面面俱到的方式,即從三個方向同時對蘇聯的三個中心猛烈進攻。

雖然這種方式被歷史證明並不成功,但對於當時的德國而言,卻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因為雖然列寧格勒、莫斯科以及斯大林格勒相隔千里,且與德國的空間距離不同,但蘇聯西部發達的鐵路系統將三個中心牢牢連接在一起。

這意味著如果德國只選擇猛攻其中一路,而沒有在其他方面對蘇軍進行有效牽制,其他不受德軍威脅的兩個中心可以依靠發達的鐵路系統對受進攻一方進行有力支援。

相比於落後的公路運輸,重工業優先的蘇聯鐵路系統發展相當完善,這是各大城市相互之間的轉移和運輸成為可能。

當然更重要的還不止這些,縱然蘇聯可以依靠鐵路系統集中力量對德軍進行阻擊,但蘇聯的三個中心畢竟相隔千里,如果德軍孤注一擲,對其中一箇中心,例如列寧格勒發起猛烈的閃擊,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希特勒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而之所以沒有采取這種看似穩妥的方式,實在是因為當時的蘇德雙方形勢不允許這樣做。

雖然在30年代蘇聯自毀長城般的大清洗運動中,大量優秀將領被清洗,導致蘇軍戰鬥力一落千丈。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很多一線連級指戰員學歷只有初中水平,對現代戰爭一無所知,更沒有組織協調能力。這一點希特勒是心知肚明的,特別是有了1939年11月蘇芬戰爭中蘇軍的狼狽相,更堅定了希特勒進攻蘇聯的想法。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大清洗運動在客觀上極大增強了斯大林的權威,其個人威望達到空前高度,這也在客觀上增強了蘇軍的凝聚力。

而在希特勒迅速膨脹時,斯大林也沒有閒著。在1939年8月23日與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協定》後,沒有東線後顧之憂的希特勒密謀橫掃西歐,而斯大林在東歐則風風火火地行動了起來。

除1939年9月17日出兵波蘭東部,將國界推進到一戰前的寇松線,蘇聯還在1939年11月發動蘇芬戰爭,奪取卡累利阿地峽地區;1940年3月又強行吞併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6月奪取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地區。

斯大林的咄咄逼人讓希特勒意識到了蘇聯的極端危險,雖然蘇軍戰鬥力不一定高過德軍,但不代表蘇聯在西線沒有準備。

除陳兵百萬,蘇聯還在波蘭東部修建了比斯大林防線更堅固的巴甫洛夫防線。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希特勒單刀直入,即使蘇軍猝不及防,也能夠在重大損失後迅速明白德軍意圖。相比之下德軍只有兵分三路,才能使蘇聯在長時間內無法判斷德軍目的所在。

事實上這樣的進攻確實收到了奇效,蘇軍在開戰前的四個月受到德軍的毀滅性打擊,軍隊損失300多萬,領土喪失15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淪陷超過1/4......

但蘇聯相比於其他西歐國家而言,體量實在太大,大到只靠縱深也能夠完全拖垮德國的數百萬大軍,這導致即使德軍戰略足夠精妙,進攻足夠突然,攻勢足夠凌厲,但仍不能徹底吃掉蘇聯。

閃電戰幫助德國贏得了先手,但沒有擊垮蘇聯,蘇德戰爭最後仍然是綜合國力的較量,在這一點上德國是註定失敗的。

對自身太過自信的希特勒,出於對斯拉夫人一貫的鄙視,雖然在蘇德戰爭前進行了足夠的情報準備,但仍然沒有找到蘇聯的要害所在。

如果德軍能夠在精妙的戰略配合下,一舉吃掉莫斯科,而不是尋求大量殲滅蘇聯有生力量,特別是基輔會戰耽誤了中路軍閃擊莫斯科,則蘇聯不僅因莫斯科的陷落而意志渙散,更會因蘇聯精神支柱斯大林的隕落而分崩離析。

所以德軍分三路閃擊蘇聯的戰術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出在德國和蘇聯巨大的國力差距上。再加上希特勒只求消滅蘇軍的短視思維,註定了德國在蘇德戰爭中的一敗塗地。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德國分三路進攻蘇聯是正確的,少一路都會導致其長長的側翼暴露,反而需要更多的兵力來進行掩護。但是德軍不應採用將兵力平均分配給三個集團軍群的做法,尤其是對最關鍵的裝甲部隊的分散。除了中央集團軍群的兩個裝甲集群有效發揮了鉗形攻勢的優勢外,其他兩個集團軍群只有一個裝甲集群並沒能圍殲大量蘇軍,它的實力太弱了。這種分散使用裝甲部隊的做法顯然是違背了閃擊戰的中心思想,即古德里安所說的“要集中,不要分散”。


戰後以古德里安為代表的一批年輕將領批評了陸軍總司令部擬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存在的錯誤,不應該將有限的但又起決定性作用的裝甲部隊分散到三個集團軍群中去,他們主張應當集中全部的裝甲部隊到中央方向上全速向莫斯科猛衝,於此同時步兵集團軍跟隨在後方擔任側翼的掩護,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莫斯科,然後再回過頭來對付波羅的海地區或者烏克蘭地區的蘇軍部隊。也就是說和原計劃由數個階段性的合圍戰不同,古德里安的計劃直接以一個大型的包圍戰來打垮蘇軍。突入的最遠目標最好是莫斯科,至少也要在第聶伯河一線。


這個計劃雖然大膽並冒險,但也是最有可能在1941年就可以打敗蘇聯的方案。它符合“閃電戰”的中心思想,即對敵方最致命的”心臟地帶”發起快速的決定性的一擊。不過就算不採用這個大膽的方案,仍舊採用原有方案時,也要必須分清戰略目標的先後順序,德軍的實力不可能做到在冬季之前佔領列寧格勒、莫斯科和羅斯托夫,為了避免兵力上回來調動的時間消耗,最好是將目標定為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即中央集團軍群目標一直放在莫斯科方向上,不轉向其他方向,而北方集團軍群則在拿下列寧格勒後從北面加入對莫斯科的進攻,南方集團軍群則儘可能的向東推進,掩護中央集團軍群的側翼即可。


戰略論


“巴巴羅薩”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他被認為是中世紀德國最成功的統治者之一,在其執政期間,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力達到頂峰,成為全歐最強的國家。

納粹德國以“德意志第三帝國”自稱,自詡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者,而以“巴巴羅薩”命名此次行動,希特勒的野心可謂一清二白。

計劃的倡導者是希特勒,起草者卻是保盧斯元帥(就是斯大林格勒投降那位),德軍計劃兵分三路:

南方集團軍群(由龍德施泰特元帥指揮)目標為基輔和頓巴斯,這裡不僅有蘇軍主力西南方面軍,還是蘇聯的糧食主產區和最大的石油出產地。

北方集團軍群(由威廉·裡特爾·馮·勒布元帥指揮)目標為列寧格勒,列寧格勒就是今天聖彼得堡,是俄羅斯西部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也是交通樞紐。

中央集團軍群(由費多爾·馮·博克元帥指揮),直指蘇聯首都莫斯科。

一體兩翼,無論是兵力還是裝備都佔據一定優勢,就三路進兵這一方案而言是沒有問題的,且通過南方集團軍群對基輔和頓巴斯的佔領,可以獲取大量資源,為後續作戰做準備。而列寧格勒一旦被攻破,莫斯科北部將門戶大開,形成被包夾的局面,莫斯科一旦失手,不僅蘇軍士氣將被摧毀,蘇聯西部最發達的地區將全部為德國佔領,即使不會投降,也很難翻身。

“巴巴羅薩”計劃真正的問題在於,低估了蘇軍的戰鬥力和動員能力,過於樂觀的估計了作戰時間,而後勤補給的失誤,讓陷入冬季作戰的德軍徹底失敗。

蘇芬戰爭的慘敗,讓德國對蘇聯戰鬥力大大低估,而西線做大的巨大成功,也極大影響了德國上層對東線作戰的看法,希特勒認為,一旦蘇聯西線主力部隊被德軍的閃電戰摧毀,蘇聯短時間內將無法組織像樣的兵力,而德軍攻克莫斯科後,蘇聯將會臣服。正是基於以上樂觀估計,希特勒喊出回家過聖誕節的口號。

低估蘇軍戰鬥力是希特勒犯的第一個錯誤,延遲進攻是他犯的第二個錯誤。“巴巴羅薩”計劃原定五月開始,後來卻推遲到了六月,關於這次推遲有兩個說法,一個是希特勒分兵佔領希臘導致推遲,還有種說法認為1941年雨水較多,影響了計劃準備工作,無論哪種原因,本就基於樂觀估計制定的作戰計劃更加時間不足。

希特勒的第三個錯誤是對蘇軍動員能力估計不足,戰前德軍參謀部認為蘇軍總量約為200個師,開戰後發現蘇軍番號就有360個師,而到1941年底,蘇聯重建和擴張了等同825個師級單位數量,蘇聯強大的動員能力和人口儲備保障了源源不斷的兵力投入戰場,尤其是東部日本危機解除以後,大量西伯利亞步兵被補充到西線,極大緩解了兵力損失過快的局面。

第四個錯誤在於後勤準備不足。1941年的冬季並不算特別寒冷(12月蘇軍反擊後溫度下降),但德軍樂觀估計了戰爭結束時間,對蘇聯的冬天準備不足,士兵缺乏過冬衣物,槍炮和車輛缺乏防凍油。而德國後勤補給部門對蘇聯的交通狀況缺乏瞭解,雙方鐵路軌道寬度不同,德國火車無法直達前線,蘇聯境內公路質量更是參差不齊,汽車運輸無法滿足一線作戰部隊要求,對戰役走向影響很大。

第五個錯誤是沒有提早進攻莫斯科。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受困列寧格勒,但南方集團軍群卻出奇的順利,在烏克蘭包圍了蘇聯西南方面軍,希特勒為了徹底消滅蘇軍有生力量,不惜延遲對莫斯科的進攻,導致錯過了進攻的最佳時機,等到蘇聯冬季來臨,莫斯科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平心而論,德國雖然技術領先,士兵訓練和裝備水平也優於蘇軍,但綜合國力與蘇聯相差太大,想一口吞併蘇聯是十分困難的。希特勒的計劃又過於激進,稍有停滯就給了蘇聯反擊的機會。

蘇聯雖然在衛國戰爭前期準備不足損失慘重,但早在戰爭開始前,就已經把大量工廠設備東遷,保留了巨大的戰爭潛力,而蘇聯遼闊的國土縱深,豐厚的人力儲備都在戰爭開始後被激發出來,這是德國所無法比擬的。

而巴巴羅薩計劃以後,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更是遭到慘敗,雖然蘇軍同樣損失慘重,但兵力很快得到補充,自此,德國再無勝算。



日慕鄉關


“閃擊”戰的特點是快速,出奇,集中,應具備的基礎是有一支強大的機械化部隊,前提要擁有制空權,強調空,坦,步的協同作戰,戰役的階段可分為,集結,展開,突破,穿插,擊虛,包抄以及席捲,取勝的形式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全面進攻,震懾敵人,其中震懾,恐嚇是“閃擊”戰要達到的最佳效果,這樣就可簽下城下之盟,達到發動戰爭的目的。

希特勒即使不是“閃擊”戰的發明者,也是將“閃擊”戰運用到出神入化的一個,在世界各國還沉浸在陣地戰,防禦戰,消耗戰的時候,希特勒和古德里安等將領己在具體地佈署和實施了,為了檢驗“閃擊”戰的效果,波蘭便成了試金石,1939年9月1日,德軍突擊波蘭,取得了輝煌戰果,僅僅27天就征服了波蘭,成了德軍的開山之作,於是用同樣後戰術,1天征服丹麥,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蘭,18天征服比利時,39天征服了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信心滿滿地開始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希望用同樣的戰術一舉擊垮蘇聯,但也就在這次行動中,“閃擊”戰的致命弱點暴露了出來,控制與補給是“閃擊”戰的最大弱點,面對蘇聯巨大的縱深,糟糕的路況,惡劣的天氣,德軍無法做到有效的控制,後勤也無法得到保障,致使德軍陷入戰爭的泥淖無法抽身,最後直到被消滅,但德軍的先期進攻的戰況還是不錯的,10天內突進了蘇聯境內600公里,北方戰線穿越白俄羅斯,佔領列寧格勒,中部戰線直達莫斯科,南方戰線攻下基輔,攻入俄大草原,直到伏爾加河以及石油豐富的高加索地區,蘇聯毫無防備,一時沒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斯大林一時被打蒙了,直到一週後方才大夢初醒。


就當時軍事實力而言,德軍是不如蘇聯紅軍的,德總兵力300萬,蘇有537萬,而且人口比德國多,增兵能力也比德國強,德戰機1萬架,蘇有1.9萬架,德坦克4200輛,而蘇有1.4萬輛,蘇的工業生產能力也比德強,在這種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希特勒也只有用“閃擊”戰來贏得戰爭的勝利,他的出發點是沒錯的,但是過於自信了,狂言三個月滅亡蘇聯,基於這一點,所以發動了夏季攻勢,如果小心謹慎些,在冬季發動,雖然戰果上會打折扣,但隨著天氣轉暖,對後勤的依賴也會減少,更利於戰爭的勝利,同時,對蘇聯人民頑強反抗侵略的決心估計不足,還以為會像法國一樣,繞過馬其諾防線,抵抗意志就消失了,所以三路大軍全面進攻,希望蘇聯就像法國一樣在蘇聯再成立一個蘇聯的“維希政府”,這些都是希特勒的如意算盤,結果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在龐大的蘇聯面前,“閃擊”戰是徹底地失效了。


謝謝您的閱讀,不對的地方還請批評指正。


雪上長留馬行處


納粹德軍兵分三路去“閃擊”蘇聯,肯定是個錯誤。這個分散兵力的決策錯誤,是如此的明顯,以至於一開始就受到質疑,可真正問題是:無人敢公開質疑希特勒的決定。

無人敢公開質疑的原因,是因為在戰爭前期,希特勒的運氣實在太好了,好到讓納粹上下的官員都覺得,元首可能做什麼都是對的。可真實的希特勒只是個政治家,而不是軍事家,當然,在戰爭期間,希特勒還認為自己不僅懂軍事,還懂得軍事經濟學。

面對國土廣闊的俄國,拿破崙的主力大軍,是越打越集中,同時具有明確的進攻主線。而德軍卻佈置了三條關聯程度很低的進攻路線,同時,貌似作為主力的中央集團軍群兵力配置,其優勢也並不十分突出。當然了,幾百萬德國大軍,不可能只沿一條路線進攻,如果完全集中到一路的話,蘇聯紅軍可以很快判明德軍意圖,同時紅軍也能集中主力,跟德軍在自己預設的戰場上去死磕,反而不利於德軍的前期進攻。

德軍最佳的兵力配置,應該像是法國戰役時期一樣,分為兩路為佳,做到更加集中,更加合理。

在戰爭初期,德軍的戰果是輝煌的。蘇軍在西線佈置的150大軍遭受重創,元氣大傷。其中烏克蘭方面軍損失約六十萬,列寧格勒方向損失約四十萬,超過一百多萬紅軍部隊,在戰爭初期的前幾個月時間裡,就灰飛煙滅。

而紅軍統帥部及時動員和補充的軍隊,不僅大多是缺槍少炮,就連士兵的定員也大打折扣。 若不是蘇聯的國土縱深極大,早就亡國了。此時在德國方面,希特勒等一干人,也大大低估了蘇聯的戰鬥意志,仍然沒有集中相當優勢的部隊,實施中路突破。以至於在莫斯科城下,紅軍能打贏了德軍,獲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

德國人在前期贏得太容易,以至於在對蘇聯作戰時,希特勒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對手的決心和意志。


圓窗觀點


激戰:蘇德大戰

“巴巴羅薩”計劃,讓全世界震驚一一

惡魔的眼睛轉向東方。

▲日本關於德國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的海報

進攻蘇聯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首先用突然襲擊的方法消滅蘇聯西部軍區的軍隊,然後在空軍的掩護下,以坦克部隊為先導,長驅直入,向蘇聯腹地進攻。進攻路線分南、北、中三路。北方集團軍群共29個師,在100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由東普魯士出發,經德文斯克、奧斯特洛夫,直取列寧格勒;中央集團軍群共51個師,在1600架飛機的掩護下,由華沙以東出發,經佈列斯特、明斯克、斯摩稜斯克,向莫斯科進攻;南方集團軍群共63個師,在1400架飛機的掩護下,在盧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區展開,向基輔進攻,然後向頓巴斯進擊。在包圍並殲滅這三個城市的蘇軍後,分別佔領莫斯科、列寧格勒和頓巴斯。第二個階段,進攻蘇聯的後備軍,佔領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和阿斯特拉罕。這就是希特勒的宏偉計劃。

斯大林不相信蘇聯會遭進攻

▲斯大林坐像

戰爭爆發

▲德軍入侵蘇聯。藉助裝甲部隊的來回穿插,德軍在戰爭開始階段得以長驅直入。

蘇聯初戰失利

激戰格羅德諾

▲德軍進入明斯克後,對城內的百姓進行了野蠻的屠殺。

浴血斯摩稜斯克

▲蘇軍在斯摩稜斯克會戰中首次使用了火箭炮,這種火箭炮射程遠,威力大,對以裝甲戰車為主的德軍造成很大的殺傷力。

希特勒發動“颱風”攻勢

▲希特勒在聽取將領的作戰部署

軍事總動員

▲誓死保衛莫斯科的宣傳海報

莫斯科城下大決戰一一上帝再次拯救了這片土地。

▲蘇軍在冰雪中作戰,嚴寒成了抵擋希特勒大軍的最堅實的屏障。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蘇聯紅軍的士氣。一一《二戰全史》











紅爐一點雪559


看過所有答案,就沒一個擊中要害的。德國最大的瓶頸是石油,煤化油加上羅馬尼亞油田一年產量1000萬噸,維持第三帝國需要2000萬噸。戰前還可以進口,戰後海上進口斷絕,蘇德短暫和平時期靠蘇聯出口擺平。

戰爭爆發蘇聯石油也不供應了,德國應該全力撲向高加索,順路拿下烏克蘭工農業區,南線最漫長但是氣候最溫暖,痛恨斯大林的少數民族最多,這都極大降低了進軍難度。

德軍加上僕從國550萬軍隊,表面看來很多,但這麼長的地段需要分兵佔領,保護南北側翼,能到達高加索油田的估計100萬而已。

不過四個裝甲集團總算可以集中一個方向突擊,符合古德里安的戰術思想。


鳩磨空


我認為這個戰術是對的,戰役都有一個終極目的,為達到這個目可以有很多種方。

最高統帥部制定的這套方案終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所以不用懷疑它的正確性。

這個計劃每條線路相互之間不僅可以互相掩護還能互相支援,如果集中一點進攻莫斯科或者其它某一個地方,怎麼去保證側翼的安全?當時的軍力對比蘇聯是佔很大優勢的,如果不三路進軍分散蘇聯的兵力,使他們都集中在了一個點上硬碰硬的話當時能不能推進到莫斯科城郊都是個未知數。

計劃中也說了是用德軍先進的技術裝備閃擊蘇聯,因為蘇聯當時的現代化程度落後德國很多,分三路進軍消滅蘇聯的有生力量是最好的選擇,戰爭初期也證實了這一點。雖然說蘇聯基礎設施建設很落後導致部隊集結速度慢,通信差,各個部隊之間溝通很差。但是如果有生力量還在早晚會集結起來,失敗是不存在的。

戰爭是以人為本,如果只是為了佔領土地而忽略了消滅有生力量的重要性那最終還是會失敗。


芒泰貝洛公爵


從今天來看,當年德軍三路進攻蘇聯,有兵力分散之嫌。

如果當年德軍分二路進攻,一路攻基輔,一路攻莫斯科,一實一虛,虛實結合,兵力相對集中,也許效果更好一些。所謂一實一虛,虛實結合,意為以莫斯科為主攻目標,但表面上重點為基輔,調動蘇軍兵力於南線,乘虛而集中兵力奪佔莫斯科。倘實現,則意義重大。倘蘇軍識破此計,重兵於莫斯科,則變基輔一路為實,集中兵力從南方進擊,掃平南方,之後合圍莫斯科。如此,則勝算較大。

事後諸葛,徒貽一笑。

歡迎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