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纵容”孩子的家长,孩子就越“无能”!规矩该立的时候就得立

为什么一些被“自由”“尊重”喂大的孩子,反而更不容易适应环境?用传统方式养大的孩子,适应性更强,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面对孩子不那么令人满意的行为,妈妈的忐忑和犹豫所带来的“不一致”为什么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李岩:父母123机构创始人,擅长从脑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的角度综合看待孩子的行为问题,并找到背后根源。《游戏力》译者,倡导用游戏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化解亲子关系中棘手的问题。同时,他也是3个孩子的父亲,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认可的育儿理念。

本期咨询妈妈

3岁女孩雯雯的妈妈。马上要上幼儿园,进入集体生活的小雯让妈妈很担心:女儿能融入其中吗?

越“纵容”孩子的家长,孩子就越“无能”!规矩该立的时候就得立

对于孩子最钟爱的玩具,尤其是具有“安慰物”性质的,不要强迫分享。可以暂时收起来,谁也不玩。

小雯妈:我看到小区上幼儿园的孩子当中,那些用新理念养大的孩子显得更难适应,适应能力更强的反而是用传统方式养大的孩子,人家的父母根本不在意所谓的“自由”“尊重”。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李岩:这确实是一种现象!当然,用传统方式养大的孩子有他的潜在问题,这个已经被讨论得太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起码在短期内,他们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的确更强。

小雯妈:是不是因为他们被控制、强迫惯了,所以在幼儿园面对规则的管控也无所谓吗?

李岩:这是一方面,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一个边界越明确的孩子,他的适应性越强。就像我们玩游戏,越是清楚游戏规则,就越知道怎么玩、怎么发挥才更容易当赢家。

我们假设有两个孩子,都快上幼儿园了。A的生活中有很多清晰的界限:把饭吃得干干净净才能被奖励糖果;和小朋友在一起时必须分享玩具;见到长辈必须打招呼。B在生活中似乎享受了更多自由:大部分时候想吃糖果,妈妈都会给买,但有时妈妈会不太情愿;霸占玩具时只要他够坚决,基本都能得逞;可以不跟爷爷奶奶打招呼,但妈妈显然又期望他能更有礼貌……

我们预测一下,这两个孩子,谁在幼儿园能过得更好呢?恐怕是A,他特别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遵守哪些行为规范,有了这些边界,他适应起来就比较快。而B恰恰相反,他貌似享受了更多自由,但行为边界却是模糊和宽泛的。仅就适应性这个问题来说,他会差一些。

越“纵容”孩子的家长,孩子就越“无能”!规矩该立的时候就得立

小雯妈:为什么“界限”和“适应性”有那么大的关系!

李岩:追求新理念的妈妈要特别警惕一个自己打着“自由、尊重”的旗号,纵容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违背一些基本的社交规范。比如孩子打人、拿别人东西时,妈妈不出手制止。长时间这样,孩子会被误导,他会以为打人、拿别人东西是行为边界以内的事情。可一旦他进入集体环境,跟小朋友交往,他就会很迷惑,他不明白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不爱跟他玩。渐渐地,这个孩子会被大家边缘化,那他待在里面就会不自在了!

小雯妈:每个家庭对于社交规范的界定不一样,会不会也给孩子带来麻烦?

李岩:肯定会有不同,但对于最基本的常识,绝大部分人应该是心中有数的。问题往往出在,如果父母把“自由”“尊重”上升到一种信仰或者说迷信的程度,觉得不给孩子最充分的自由和尊重,后果就会多么多么严重,那么这种心态就一定会让我们付出代价—丧失了对最基本社会常识的直觉和遵守。

越“纵容”孩子的家长,孩子就越“无能”!规矩该立的时候就得立

小雯妈: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们家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情。朋友的孩子来我家玩,不小心把颜料洒了一地,正当我打算赶紧把地擦干净的时候,孩子的妈妈说:“不如我们就着地上这些颜料画幅画吧!”这位妈妈为了给孩子提供“创作空间”而忽略了礼仪常识。

李岩:没错!她因为孩子而忽略了常识。除了这类对孩子过分纵容,纵容到已经越过社会规范的,其实更典型的类型是,界限模糊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妈妈心里,界限也是不清晰的。比如当孩子不肯分享玩具时,妈妈的忐忑和纠结体现为:


1、很希望孩子分享,于是不停地跟孩子讲道理:“小朋友一起玩要分享、要轮流啊,”或者“小朋友来你家做客,你是小主人应该让着他”“你大,你让给妹妹玩吧。”只是如果说教无效,妈妈也不做任何实际干涉。虽然最后孩子可能没有被强迫分享,但他一定能感受到妈妈对他的行为是不接纳的,因为讲道理给孩子传递的信息就是:我不够好,所以妈妈要告诉我更好的办法。

2、强迫孩子分享了,但内心充满着内疚,生怕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孩子。这种负面感受也一定会被孩子接收到,他虽然不能解读这负面感受到底是什么,但他能感觉道:“妈妈都觉得眼前这件事不好”,所以他没办法判断把玩具让给小朋友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如果已经强迫,与其忐忐忑忑的,不如用轻松的、肯定的、积极的态度告诉孩子:“这种情况下,你就是应该分享!”这样,孩子反而也能坦然和安心地接受这个规则。

越“纵容”孩子的家长,孩子就越“无能”!规矩该立的时候就得立

在孩子触及规范底线时,坚定地把他拉回来,然后平静而信任地安抚他的情绪。

小雯妈:妈妈纠结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李岩:孩子不知道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到底是分享还是不分享?分享吧,好像妈妈也不太心安。不分享吧,她也不高兴。更糟糕的是,他感觉到:连妈妈也不知如何是好!妈妈既不认可也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孩子不就只能靠自己多碰壁,寻找生存策略吗?所以,在适应环境时就会比别人慢。

小雯妈:如果是确定的、有边界的引导呢?

有时候,没办法预备得那么妥当,小朋友已经在身边了,比较好的办法可以是轮流玩,说好“如果想玩,那就必须轮流,每人一分钟”。这是比较通用的社交规则,如果孩子到了时间还不肯放手,那只能强行拿下来,重点是,这时候我们要安慰他。这又是一个体现“尊重”原则的时候。尊重,决不是指“允许”所有行为,而是尊重孩子还小的现状—还不能处处符合社会规范,“被规范后”心里的不高兴。

如果我们强制规范孩子的行为后,进一步表现出埋怨甚至批评的态度(“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还不懂事”),就是“不尊重”孩子的认识发展现状和犯错误的权利;相反,规范孩子的行为后,以认可和信任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的情绪,传递给他这样一些信息:“小朋友有时就是会忘记规则,遵守规则其实挺难的,也会不高兴的,爸妈陪着你,过一会儿心情就好了,而且将来你一定会越来越能干,越来越能自己遵守规则的。”

扩展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