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用了15年的假關節“報廢”,看醫生如何“修理”它!

關節壞了可以換,那麼換了又壞了怎麼辦?近日,家住株洲天元區的八旬林嗲嗲遭遇了翻修關節的難題。因為自己的關節是15年前換上的,如今,自己已經80歲高齡,還能耐受再次手術嗎?

八旬老人用了15年的假關節“報廢”,看醫生如何“修理”它!

假關節用了15年壞了,3D打印技術輔助翻修成功

林嗲嗲今年80歲,2003年的時候因兩側股骨頸骨折做了左側人工全髖置換術,若干年後又做了右側人工全髖置換術。可是半年前開始,林嗲嗲的左側髖關節開始疼痛,走路還出現了跛行,最後只能靠輪椅度日。

八旬老人用了15年的假關節“報廢”,看醫生如何“修理”它!

林嗲嗲入院後完善三維CT檢查,發現他的髖臼骨質缺損明顯(Paprosky IIIa 型),原假體已經明顯鬆動移位,伴隨的是嚴重的骨量丟失。加上林嗲嗲80歲高齡,基礎疾病多,麻醉和出血的風險高,原來的股骨柄假體拔出困難等。

面對林嗲嗲的難題,劉荊陵主任多次組織關節外科專家研究討論,要想在一個骨量明顯缺失的髖臼床上進行重建,用老舊的骨水泥技術只能是暫時的,要不了多久可能又會發生鬆動。

最後,關節外科專家們想到了3D打印技術,先通過CT掃描獲得林嗲嗲髖臼缺損的三維數據,再用3D打印技術製作出和他患側髖臼一模一樣的實體模型供術前計劃參考,同時定製出適合髖臼缺損形態的鈦合金金屬墊塊聯合多孔鈦合金臼杯完成翻修。

八旬老人用了15年的假關節“報廢”,看醫生如何“修理”它!

▲3D打印的關節1:1模型

八旬老人用了15年的假關節“報廢”,看醫生如何“修理”它!

完善術前準備後,林嗲嗲被推進手術室,由劉荊陵主任主刀,其他經驗豐富的醫生協助,小心翼翼地先把鬆動假體取出,術中發現骨缺損區大小形態和3D打印的模型一模一樣,按照術前設計,安裝定製的鈦合金金屬墊塊和多孔鈦合金臼杯,最終完成關節翻修。術後半個月,林嗲嗲是走著出院回家的。

八旬老人用了15年的假關節“報廢”,看醫生如何“修理”它!

劉荊陵主任說,隨著醫學的進步,高科技關節翻修和置換產品的應用,避免了另取切口取骨植骨,從而減少了病人手術損傷,並且鈦合金墊片固定牢靠,組織相容性好,無排異反應。

人工關節如何保養延長使用週期

劉荊陵主任說,做了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還需要平時自己的保養,才能延長人工關節的使用週期,平時該怎麼注意保護好自己的人造關節呢?劉荊陵主任提醒大家記住“三要”:

  • 一要減肥,減輕體重不僅有益健康,同樣有益關節;
  • 二要預防骨質疏鬆,避免骨折;
  • 三要量力而行,避免過度勞作和劇烈運動。
八旬老人用了15年的假關節“報廢”,看醫生如何“修理”它!

如果出現手術側髖關節持續疼痛、異響和活動障礙,建議儘早到關節外科就診。

專家名片

八旬老人用了15年的假關節“報廢”,看醫生如何“修理”它!

通訊員:事業發展科 王家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