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国传统节曰,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不仅会吃好吃的棕子,而且还会在江上举办非常好看热闹的龙舟比赛。有人要问:“为什么要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呢?”

为什么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为什么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这个时侯又有问了,为什么会在端午节这天要吃粽子和划龙舟呢?

为什么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虽然他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一天,屈原在江边遇到一个渔夫,渔夫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

为什么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人们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为什么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命清高;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为什么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屈原反对地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不愿随波逐流的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中结束了自己忧国忧民不得志的一生。

为什么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百姓们知道后,赶紧划着小船去救他。可是江水滚滚,哪里还有屈原的影儿。一伙人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老渔夫都很难受,于是他就对着江面,把竹筒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对屈原的祭奠。

为什么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划了船把竹筒盛的米撒到江中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改为竹叶,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

为什么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