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潮汕家家户户都有茶具?一篇文告诉你答案

在潮汕地区,不管是街头小店,还是每家每户,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盘,或独酌,或对饮,每天总要细细品上几轮。

一杯功夫茶,对于潮汕人来说,总能驱走一天的疲倦,舒展身心。虽然不是酒,却胜似酒。即便是在异乡打拼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身边也总会备上一套功夫茶具。

为什么潮汕家家户户都有茶具?一篇文告诉你答案

所谓功夫茶,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沏泡的方式、品饮的功夫都极为讲究。

功夫茶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当时有钱人士流行的雅玩是斗茶,大家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饮,以分高低。

为什么潮汕家家户户都有茶具?一篇文告诉你答案

这种风气逐步演变到茶农、茶商的试茶评茶。由于每日频繁品茶,大杯也就改为小杯,形成较浓的小杯茶,这便是工夫茶的雏形。潮汕是鱼米之乡,当地人喜欢饮浓茶,小杯茶便由茶商传入潮汕。而后,在茶具、冲泡技术上越来越讲究,形成了独特的“潮汕功夫茶”。

为什么潮汕家家户户都有茶具?一篇文告诉你答案

明朝中期,饮茶之风就已遍及潮汕地区,从城市到农村,从有钱人家到普通家庭,几乎每家都摆有一套工夫茶具,用于自饮、待客、拜祖祭神或是婚丧嫁娶。可见,饮茶文化早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人喝茶,亲切随意,喜爱三杯围绕,一泡冲尽,各自拿起烫手的茶杯,细细品尝。

为什么潮汕家家户户都有茶具?一篇文告诉你答案

冲泡的茶品种倒是没固定,铁观音、凤凰单丛茶、大红袍都有,即便是同种类的茶,也有着不一样的香型,值得细细去品。

为什么潮汕家家户户都有茶具?一篇文告诉你答案

但凡有客人来,主人都会热情招呼“来食茶”。而泡茶待客,这其中也是有所讲究的。

“头冲脚惜,二冲茶叶”(当地俗语),头冲的茶水是需要倒掉的,因为里边有杂质,让客人喝头冲茶会显得不尊重对方。

“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需要立即换茶,不然会显得“ 慢客”。换了茶叶之后,去掉头冲,二冲茶要让新客先喝。

“暗下逐客令”,潮汕人热情好客,但遇到饮茶时间过长或相互话不投机的客人,主人故意不换茶叶,那便是暗下了逐客令。

“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 按部就班之外,还得先敬客人后敬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司炉即冲茶者才可以饮喝。饮茶的时候主客之间的礼让更是体现在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为什么潮汕家家户户都有茶具?一篇文告诉你答案

饮工夫茶是潮汕人的习惯,并非只为了解渴,它还包涵了热爱生活的乐趣。茶浓,回甘则更甜;茶淡,亦清香淳朴。品茶总能让人心神清净,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柴米酱醋茶的生活气息。偶尔约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煮茶论表,亦是件舒展身心、颇有乐趣的事。

为什么潮汕家家户户都有茶具?一篇文告诉你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