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李旦:道骨仙風,大唐王朝的一盞明燈

唐睿宗李旦:道骨仙風,大唐王朝的一盞明燈

李旦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第五位皇帝,他是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曾經兩次登上皇位,三讓天下,安心作太上皇,父親和母親是皇帝,兒子也是皇帝,並且他的兒子們很和睦,沒有為了爭奪皇位互相殘殺,大兒子(李成器)主動讓賢,他的三兒子李隆基(唐玄宗)引領大唐帝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種現象在歷史長河中絕無僅有的,唐睿宗李旦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我們一起探究下。

一、武則天強勢,他以柔克剛。

李旦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和李世民之子李治最小的兒子,武則天有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武則天一心想成為皇帝,對阻礙她登上帝位的人毫不手軟,特別是李氏皇族,她想盡辦法剷除皇族勢力的影響,包括她自己的親生兒子,因此她的長子李弘、次子李賢在她走向皇位的道路上死於非命(有史料記載是被武則天所殺),三兒子李顯(唐中宗)被武則天廢掉皇位,流放外地,四兒子李旦(唐睿宗)繼位,武則天專政,李旦成為一個傀儡皇帝,被武則天軟禁,失去人身自由。

李旦知道她母親權慾薰心,自己無法施政,而且因為皇權的問題引起各地的叛亂,武則天曾下詔還位給李旦,不再參與政事,李旦深知他母親是為了當皇帝,並不是為了退位,極力要求武則天繼續臨朝,以柔克剛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二、武則天稱帝,他艱難周旋。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廢掉李旦,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並且建立了武周王朝,李旦降為皇嗣,賜姓武氏,開始他最危險的生活,李旦退位後,成為以武則天為首的武氏勢力的攻擊對象,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誣陷李旦謀反,要求武則天廢了李旦皇嗣身份,宰相岑長倩反對變易皇嗣,被武承嗣誣以謀反之罪,在獄中被殺,幸好有鳳閣侍郎李昭德杖殺了誣陷李旦的人,又極力勸諫武則天,李旦的皇嗣身份才得以保住。

李旦的兩個妃子被小人陷害(其中有一個是李隆基的母親),誣陷她們詛咒武則天,被武則天處死,李旦假裝不知道這件事,保持冷靜,又逃過一劫。

後來又有人誣告李旦謀反,武則天派酷吏來俊臣審理此案,他手下的義士安金藏當眾剖腹自殺,證明李旦絕無謀反之心,李旦才從死難中逃脫。

就這樣李旦自退位一直堅持了十五年的時間,不但沒被害死,反而在很多人的保護下安然無恙,可見他的人格魅力很高,受人愛戴。

三、武則天被逼退位,他幾次辭讓帝位。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張諫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逼著武則天退位,武則天被迫禪讓帝位給三子李顯。早在幾年前李顯就被接回宮中,李旦曾稱病不朝,執意要他的哥哥李顯當皇太子,如今武則天退位,李顯繼位,他立刻辭去太尉之職,並且拒絕了李顯封他為“皇太弟”,不再參與朝政。李旦這種高風亮節古今罕有,別人為了爭奪皇位,骨肉相殘,他卻能抵住誘惑,避免紛爭,可謂是有聖人之風。

四、唐中宗李顯懦弱,皇權旁落韋氏,李隆基當機立斷斬殺韋后。

唐中宗李顯繼位後,昏庸無能,皇權旁落在他的皇后韋氏和外戚手中,韋皇后想學她的婆婆做皇帝,和她的同黨大肆屠殺李氏皇族,李旦的兒子李隆基當機立斷,聯合他的姑姑太平公主,於景龍四年(公元710年),瞞著李旦,發動了唐隆政變,斬殺了韋氏同黨,阻止了唐朝再次發生政變,然後迎李旦回來輔佐少帝李重茂。

李旦在眾人勸說下,再次登上帝位,封李重茂為溫王,封李成器為皇太子,李成器以“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為由,主動辭讓太子之位,將太子之位讓給李隆基,表現了博大的心懷,可見李旦對兒子們教育有方,沒有發生“玄武門之變”一樣的悲劇。

五、內退禪讓,當上太上皇,挫敗太平公主陰謀。

李旦在位期間,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日益加深,太平公主為了加強手中的權力,散佈李隆基各種謠言,並且誣告李隆基要造反奪位,勸李旦另立太子,李旦識破太平公主陰謀,為了消除矛盾,禪讓皇位給兒子李隆基,當上了太上皇,只掌握兵權,全部政務由李隆基處理。

太平公主見陰謀沒有得逞,又要剝奪唐玄宗的皇權,準備廢掉李隆基的皇位,唐玄宗搶在太平公主動手之前,於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發動先天政變,斬殺了太平公主的同黨,並賜死了太平公主。從此以後,李隆基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帝,李旦將所有權力都交給了李隆基,頤養天年,為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創造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奠定了基礎。

六、他無為而治,道法高深。

李旦一生可謂起起伏伏,逢凶化吉,最終能頤養天年,避免出現自李世民起血腥的政治局面,跟他崇尚的思想很有關係。他尊孔崇道,推崇道家思想,他曾召見天台山道士司馬承禎,向他請教陰陽術數。司馬承禎道:“所謂‘道’,就是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李旦又問:“對於個人修行來說,無為是最高的境界,那麼治理國家的最高境界又是什麼呢?”司馬承禎答道:“治理國家與個人修行是一個道理,只要順應世間萬物的自然發展,屏除私心雜念,國家便可趨於大治。”

由此可見他的行為跟中國土生土長的道家思想有很大關係,早在漢朝時期,“文景之治”良好局面的產生也是源於道家思想。

綜上所述:李旦能在唐朝那種複雜而又血腥的政治環境中得以善終,並且表現出虛懷若谷的心胸,實在令人敬佩,同時又為大唐盛世的產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更是功德無量。雖然歷史上他的名氣不如唐玄宗,但是他永遠是大唐王朝的一盞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