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法中乡柳湾村,该村位于麻坪河的转弯处,河过柳树成荫

【类别名称】农村居民点

【标准地名】柳湾

【罗马字母拼写】Liǔwān

【所在(跨)行政区】法中乡

【地名来历及含义】

该村的地名来历及含义有两种说法,其一、柳湾村位居河道弓背,大河与东沟小河交汇处,湾南西流,河岸柳树成荫,柳树,河湾,取名柳湾。其二、因该村位于麻坪河的转弯处,河过柳树成荫,故得名“柳湾”。

沁源县法中乡柳湾村,该村位于麻坪河的转弯处,河过柳树成荫

【历史沿革】

1949年至1953年属沁源县第一区,冯村行政村。1953年至1956年属沁源县南辛庄乡,1956年至1958年属沁源县法中乡。1958年至1984年为法中公社柳湾生产大队。1984年4月25日,因政社分设,将柳湾生产大队更名为柳湾村民委员会,属沁源县法中乡辖至今。

沁源县法中乡柳湾村,该村位于麻坪河的转弯处,河过柳树成荫

【地理实体概况】

柳湾村位于法中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驻地东南5千米,东邻麻坪村,南至周家沟村,西接冯村,北靠桑凹村。国土面积为2.7平方千米,人口为295人,聚落形态块状。该村总户数109户,耕地面积300亩,主要经济产业以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为主;林地700亩,村里以山东、河南人居多。

沁源县法中乡柳湾村,该村位于麻坪河的转弯处,河过柳树成荫

【民俗风情】

闹红火,现在六七十岁的人儿时都盼着过年,但让人期盼的不仅是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还有看红火。村里那时有几位从河南逃荒上来嫁到本村的媳妇组织跑旱船、扭秧歌、骑毛驴。跑来扭去,就是图个红火。平庸简单的表演使人感到热闹红火,红火中辞旧迎新,红火中忘却烦恼,红火中增进邻里和睦,红火中畅想未来生活。

春节祭祖,祖宗是家族之根,所以祭祖仪式十分隆重。该村传统上迎接祖宗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太阳落山六点左右,这时悬挂家堂,摆放祭品、香炉,然后子孙们到祖坟上去接,由一名长者在家持香等候,接待回时长者代表全家,点燃蜡烛,燃香叩拜。从此时起,全家经声细语,不可大声喧哗。“文化大革命”前,对祖先的供奉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五的下午。“文化大革命”后就改为上坟祭祖。

沁源县法中乡柳湾村,该村位于麻坪河的转弯处,河过柳树成荫

【民间工艺】

手工挂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柳湾村有两个做手工挂面的艺人,名叫张玉兰、周全青。他们做的挂面细如米线,口感细腻,特爽口。原材料用纯天然小麦面粉。石磨加工,摘头去尾,择中三遍,意取精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