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的小米要上市了,還記得和董明珠的1賭局麼?

2013年,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雷軍與格力掌門人董明珠立下“10億賭約”,賭的是“小米能否在5年之內營業額超過格力”。為了證明這個“賭局”的有效性,雷軍還請全國人民為其作證。

雷軍的小米要上市了,還記得和董明珠的1賭局麼?

不過,這個“賭約”在當時很多人眼中只是雷軍為小米造勢的一個“噱頭”。因為2013年的小米才成立3年多,想叫板國內空調製造業龍頭,好比“蚍蜉撼大樹”。

但一晃5年,白駒過隙。2018年,當我們再次回到這個賭局時,敢全數押注格力的人已然不多。因為此時的小米,已從當年的手機業“小毛孩”成長為如今的互聯網“獨角獸”,誰輸誰贏現在誰也不好說。當然,雷軍也沒有忘記5年前的這個“賭約”。

5月3日,小米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正式宣佈上市。招股書中,小米公開了自己近三年所有的業績數據。正如雷軍當年所言,“請全國人民為其作證”。

對此,有業內人士稱,“2018年小米的上市或許是命中註定的,它就是為那‘10億賭局’的勝利而上市”

小米的“賭局”能否獲勝?

我們僅從“賭局”本身來看,要判定小米與格力的輸贏,關鍵在於小米的營業額能否在今年12月底之前超過格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小米還是有希望的。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小米營收達到1146.2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其中,公司2015-2016年營收增長率僅有24.3%,但在2017年的營收卻達到上年同期的1.67倍,說明成長型互聯網公司的網絡效應開始逐步生效。若保持此增速,2018年小米營收將可能達1914億元。

雷軍的小米要上市了,還記得和董明珠的1賭局麼?

相比之下,2017年格力總營收為1482.9億元,同比增長36.92%,超過此前機構對其預期。但由於目前國內空調市場總體增長趨穩,機構將格力的營收增速調整至合理的19%。以此計算,格力2018年營收預期為1765億元。

雷軍的小米要上市了,還記得和董明珠的1賭局麼?

由此可見,小米還是有望略勝一籌。但僅僅5年時間,小米便從一家營收不足500億的“小公司”成長為如今超過製造業巨頭的“獨角獸”,恐怖如斯。

這讓許多人對這家公司感到好奇,小米是一傢什麼樣的?是一家手機制造商,還是一家如他所言的“互聯網公司”?小米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是否有投資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